担心文案全是AI味儿没人看?
2025年搞创作的朋友都在用工具省时间,但得加点"人味儿"才真有效。通勤路上语音记想法,午休扒点素材,周末让AI整初稿,效率确实顶。可别忘了塞进你的口头禅和真事儿——读者认的是你这人,不是机器复读机。
见过太多翻车案例了。有人纯靠AI洗稿,结果评论区全在骂"冷冰冰"。反过来,专注拍手机的博主老张,每篇都讲自己修片翻车的糗事,攒够两万粉后开99元课,一天卖爆。工具生成的东西是半成品,得像腌肉那样泡进你的经历里才入味。
创作不是造原子弹。书上理论混搭你实操的案例,老配方也能调出新味道。开头用"2亿奖金零缴税"这种反差钩子,正文少用"首先其次"这种八股词,直接甩痛点给解法。时间挤挤总有,关键是别把AI当主角。你才是掌勺的,工具只管切菜。
坚持一个月试试。每天加两句你的招牌吐槽,或者上次失败的教训。慢慢就能摸着门道了。信任攒够了,卖课接广子自然水到渠成。机器写的文案再溜,也比不上活人带温度的故事。记住啊,读者要的是蹲路边撸串时聊天的真实感,不是新闻联播腔。
更新时间:2025-07-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