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芯片高管:美国制裁基本无效 ,中国几乎统治20+nm芯片

芯片这行当,越来越像国际大戏,美国那边一出手制裁,中国这边就稳扎稳打往前冲。德国英飞凌的掌门人乔根·哈内贝克直言不讳,说美国那些出口管制对20纳米以上的成熟制程基本没啥效果,中国已经在这一块儿占了大头。

英飞凌主打功率半导体和汽车芯片,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他的话分量不轻。简单说,美国从2022年开始卡先进光刻机,本想掐住中国高端脖子,谁知成熟制程这边,中国企业玩起了规模化,产能蹭蹭往上窜。

结果呢?美国自家产品里,好多汽车、家电都塞着中国产的28纳米芯片,占了六成以上。这不尴尬了?哈内贝克在采访中点明,制裁漏了这个口子,中国直接把价格打下来,欧洲供应商的日子都不好过。

过去两年,同类晶圆价跌了三成多,订单全跑了。话说回来,这事儿得从头捋捋,英飞凌的底子厚实,但也得面对现实。中国这边,政策一推,投资一砸,成熟制程从设计到封装全链条都齐活了。市场数据摆在那儿,到2027年,中国大陆这一块儿产能预计占全球39%,谁还敢小瞧?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3月11日开听证会,想加关税护航,可中国产能已经够缓冲了,出口量还涨了15%。这局面,制裁像挠痒痒,中国稳稳地往前走。哈内贝克的表态,戳中了行业痛点,大家都得重新盘算怎么合作下去。

哈内贝克的芯片路:从工程师到直面地缘风暴

乔根·哈内贝克这人,1968年生在德国工业重镇,早年就钻研电子,亚琛工业大学毕业后直奔西门子半导体部门。那时候行业正热火朝天,他从基层干起,专攻功率器件和汽车电子。1999年西门子拆分出英飞凌,他跟着团队转战新公司,逐步爬到管理层。

2012年当上工业与多市场部门总裁,管着五百多人,盯着全球市场波动。2016年进董事会,主管销售,经常飞亚洲谈合作。2022年9月,他接棒英飞凌CEO,任期到2027年3月。这几年,地缘政治风波不断,他得一边推可持续能源芯片,一边应对供应链断裂。

英飞凌在中国布局早,工厂遍地开花,2025年销售收入里,中国市场稳占20%以上。哈内贝克的风格务实,爱用数据说话,不爱空谈。在特朗普胜选后,他和意法、恩智浦的CEO们一起发声,担心民族主义政策搅局芯片贸易。

这位高管不是墙头草,他清楚中国市场的份量,英飞凌甚至计划在大陆建晶圆厂本地化生产。为什么?因为供应链全球化,本地化是大势,美国关税一加,大家都得找新路子。哈内贝克在日经采访中直说,半导体成各国战略目标,碎片化不可避免,但合作才是王道。

中国这边,成熟制程投资超千亿欧元,他去工厂转悠过,亲眼见生产线效率高,良率稳。英飞凌的日子也不易,2024年对英诺赛科提专利诉讼,护自家氮化镓技术,但这不影响整体观望中国产能。

哈内贝克的职业轨迹,映出欧洲芯片业的尴尬:技术牛,但市场得看亚洲脸色。到2025年,他推动与中国伙伴联手开发汽车功率模块,订单稳中有升。

制裁的漏网之鱼:成熟制程为何成中国主场

美国制裁芯片这事儿,从2022年10月先进光刻机管制开始,本意封7纳米以下高端,谁知20纳米以上成熟制程成了漏子。中国企业聪明,转头搞本土设备和工艺迭代,产能像开了挂。哈内贝克点破,美国产品依赖中国基础芯片,汽车、洗衣机、电网这些日常货,六成用中国28纳米货。

去年美国报告就承认,三分之二产品里有中国传统芯片。制裁对高端有咬合力,但成熟制程应用广,封不住。过去两年,中国厂商规模效应猛,晶圆价从150欧元砸到100以下,欧洲供应商利润薄如纸。哈内贝克在会议上用图表戳,英飞凌订单丢15%,库存堆三个月。

为什么中国行?政策扶一把,投资砸下去,中芯国际、华虹这些,2025年上半年月产能超50万片8英寸当量,全球第一。成熟制程占大头,28纳米线投产快,八个月从动工到出片。哈内贝克观察,中国生态全,设计封装一龙。

制裁像筛子,只卡高端,基础层中国蚕食干净。到2025年2月,哈内贝克的报告显示,中国份额28%,2027年冲39%。欧洲三大芯片商集体忧,特朗普关税一上,补贴不确定,《芯片法案》资金缺80亿,台积电在美国建厂成本翻倍。

哈内贝克不慌,英飞凌中国份额稳,他推联合封装,避开碎片化。这制裁无效,不是中国运气,是实打实产能堆出来的。全球分工变,成熟制程中国领跑,美国自家车企还得买中国货。

产能狂飙的背后:价格战如何重塑全球链条

中国成熟制程产能这波涨势,话说真叫人眼热。2023年已占全球29%,稳坐头把交椅。TrendForce预测,2027年39%,年复合增长20%,远超全球10%。

为什么这么猛?本土化政策推,经济虽缓,但芯片投资不手软。IDC分析师说,市场过剩几类成熟芯片,但中国厂商不怕,砸钱扩线。哈内贝克直言,过去两年价跌30%,低到三分之一,外国企业重组,低质货也冒头。

但中国不光压价,效率高,自动化强,叉车仓库跑两倍速。英飞凌见状,调整策略,4月哈内贝克飞上海签协议,投无锡封装厂。话说,这合作接地气,避关税坑。哈内贝克在慕尼黑展上说,碎片化加速,合作出路。

英飞凌在6月推“在中国,为中国”策略,入华30周年,加大AI机器人投入。成都工厂转,样片焊点匀。话说,这产能爆发,意味着啥?汽车电子首当,价格白菜化,美国想卡,卡不住。中国全链条齐,设备制造设计封装测试,差距小了。

ASML CEO说,中国落后15年,但成熟制程不靠EUV,光刻机管制不管用。哈内贝克的英飞凌,销售涨8%,中国订单功劳大。全球晶圆厂从42座刹到18座,中国泛成熟强势,2030年更猛。

这价格战,重塑链条,欧洲学着本地化,美国补贴乱,中国稳赢一局。欧洲芯片业,得学着适应这新格局。全球分工变,谁灵活谁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财经   芯片   德国   美国   中国   贝克   成熟   产能   欧洲   全球   纳米   光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