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能多丧心病狂?推行“人种改良”计划,让女人“借种”改基因

文|啾啾鹿鸣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大家都知道日本人的身高普遍都比较矮小,为了解决身高问题,其实日本人也是用尽了一切办法,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一百多年前,日本人曾为解决国民身高问题,开展了一场长达近百年的“基因豪赌”。

他们耗费巨大资源推行跨国通婚,甚至牺牲大量女性和儿童,妄图通过人种改良来增高,但是这场豪赌,日本赌赢了吗?

豪赌国运,“杂婚”狂想

起初这种矮小的身材只是历史记载中的一个特征。古老的中国典籍里,称他们为“倭人”。就连战国时期被尊为“巨人”的名将织田信长,身高也仅一米六六。更不必说权倾一时的丰臣秀吉,竟只有一米四左右。

这种身高限制,部分源于地理闭塞,部分来自皇室近亲通婚的遗风。它不仅限制了人口,甚至让部分村落的畸形儿出生率一度高达15%。当高大的西方人突然出现,这种身体上的劣势被瞬间无限放大。

1882年东京医学院一份解剖数据,更是给这份自卑添上了“科学”注脚。数据显示日本人的脑容量比欧美人平均少几十毫升。

这些冰冷数字如同火星一般瞬间点燃了危险的“科学种族主义”思潮,也预示着一场狂热的“人种改良”运动即将爆发。

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高呼“脱亚入欧”,为这场狂潮定了调。他不仅支持更亲自为一本名为《日本人种改良论》的书作序。

这本书在1884年由记者高桥义雄推出,甫一问世便售出十二万册。书中提出的核心方案简单粗暴:与优等民族“杂婚”。

高桥义雄甚至声称通过与欧美人通婚,下一代的平均身高可增长近十厘米。这套理论并非明治时期的首创,早在北宋时期就有日本贵族女子搭乘商船。她们漂流至中国沿海,主动寻找宋朝男子“借种”,以期改良后代基因。

但那终究是零星的民间行为,影响力微乎其微。而到了1884年之后,它却升级为一场由上至下的国家行动。

当时的日本政府迅速出台配套政策,鼓励跨国婚姻。政府不仅提供相当于半个月工薪的住房补贴,每生育一个混血儿,还额外奖励五日元,那时候的五日元可是不少人半个月的工资还多。

到了1898年修订的户籍法更规定,混血儿可优先入读公立学校。报纸上混血儿的照片被冠以“国之栋梁”的标题。

横滨、神户等洋人聚集地,嫁给外国人一度成为女性“为国贡献”的荣耀。可是杂婚真的能够改变日本人的基因吗?

狂热延续下的残酷真相

这场“基因赌局”甚至延伸到了殖民地。伪满洲国建立后,所谓的“日满通婚”计划,直接催生了一万两千名混血儿。

二战结束后日本战败,面对满目疮痍和人口锐减,这种改良的执念再次抬头。官方预测引入欧美基因可使下一代身高增长数厘米。

为此“特殊慰安设施协会”应运而生。他们或强制或利诱,招募了大量年轻女性为驻日美军“服务”。

这种做法的背后正是那份从未消散的、荒谬的“人种改良”幻想。然而这场持续了近一个世纪的宏大实验,换来的却是一连串冰冷而讽刺的结果。

1900至1920年间,政府大力推动的跨国婚姻仅有327例,不足预期的百分之一。而且那些被寄予厚望的混血后代,并未成为理想中的“优等样本”。1905年的解剖数据显示,混血儿的脑容量增幅不足3%。

但是佝偻病的发病率却飙升了37%。战后出生的十五至二十万孩子被称为“GI婴儿”,平均身高仅比普通日本儿童高1.2厘米,夭折率却高出近一倍。

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手持没有日本国籍的户口,在学校被同学欺凌为“野种”,踏入社会又因外貌被雇主拒之门外。

被卷入“日满通婚”的孩子们命运同样凄惨。超过六成的孩子因疾病夭折,幸存者则被送入“皇民化”学校,强制接受文化清洗,甚至被禁止使用母语。

但是他们的身高依旧没有出现显著增长,患上基础疾病的风险却大大增加。这些被当成“基因容器”的女性和被视为“改良样本”的孩子,成了这场闹剧中最大的牺牲品。

日本的国际处境也并没有因此改变。他们在国内搞人体展览,将台湾原住民塑造成“优等黄种人”来自我安慰,同时又在国际上竭力摆脱亚洲身份。

可是在西方世界眼中,军事上的胜利只会催生“黄祸论”的恐惧,而文化上的模仿,也改变不了他们是“亚洲人”的事实。

当裕仁天皇发布“人间宣言”,否定自身神格时,支撑着日本人种优越感的最后一根精神支柱也随之崩塌。

不过很快极具戏剧性的一幕都发生了,日本人费尽心机、不惜代价追求的身高问题,最终被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解决了。

一场朴素的民生胜利

他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进行杂婚,想要进行“基因改良”可最终收效甚微,可让人没想到的事,仅仅通过改善饮食,东京学生的身高就在二十年里增长了4.3厘米。

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1954年。日本政府实施《学校给食法》,强制要求所有小学生每日饮用200毫升牛奶。这一简单的举措使蛋白质摄入量大幅提升,效果立竿见影。

据说战后四十年日本国民的平均身高足足增长了9厘米,一度超越邻国。可到了现代2020年的数据显示,日本男性平均身高反而比1995年略有下降。

这又被专家归因于新一代年轻人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的大压力生活。事实证明民生的进步远比基因的改造更为有效。

其实从日本这一番折腾我们就能看出,所谓的“借种”改良基因那真是一点也不靠谱,搞那么多手段不如改善自己百姓的生活,生活质量提升上去了,才是一切的基础。

不过看一个国家究竟是否强大,和身高或者身份血统什么的无关,而是看他们的精神是否强大,是否能撑起国家的脊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2

标签:历史   丧心病狂   人种   日本   基因   计划   女人   身高   日本人   混血儿   平均   孩子   数据   东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