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宝妈黄菲:从体重超标到14天3冠,狂揽57万!

清晨五点,湖南的天空还未完全苏醒,黄菲已经系好跑鞋鞋带,轻轻带上家门,开始了她一天的训练。这时孩子还在熟睡,丈夫也未醒来,这是完全属于她自己的时刻。

一位曾经体重超标、体检报告布满红色警告的普通宝妈,通过三年的坚持与努力,如今在马拉松赛场上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壮举——14天内连夺三个马拉松赛事女子组冠军,收获总奖金57万元。

三年前,黄菲是一位毫无运动基础的职场女性。如今,38岁的她站在起跑线上,眼神坚定,准备迎接又一场挑战。

黄菲的马拉松故事始于三年前,当时她还是一位体重超标的职场女性。与许多运动员从小就开始训练不同,黄菲的起点更为平凡——她的转变始于体检报告上的一连串红色警告。

“三年前,我还是一个体重超标的职场女性,因为体检报告上的一连串红色警告,我决定开始跑步。没想到,这一跑就改变了我的人生。”黄菲在社交媒体上这样分享她的起点。

起初,黄菲连一公里都难以完成。但她没有放弃,从快走到慢跑,再到长距离跑,她一步步挑战自己的极限。

三年的坚持中,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训练节奏——每周跑步5-6次,辅以1-2次力量训练,同时保证充足的拉伸和恢复。

2025年,黄菲迎来了她职业生涯的爆发期。在短短的14天内,她连续夺得了克拉玛依马拉松、天门马拉松和西安马拉松三个赛事的女子组冠军,总奖金高达57万元人民币。

在西安马拉松中,她更是以惊人的成绩击败了众多专业选手,夺得冠军。

黄菲的马拉松之路与众多专业选手截然不同。2025年上半年,她一共跑了13场全马,其中11场是在3-5月间完成的,基本保持着一周一赛的频率。

这样的高强度参赛节奏,在马拉松界并不常见。

对于这种“一周一赛”的频率,黄菲有自己的理解:“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这样的参赛模式,就是她本人的舒适区。

她并非职业跑者,30岁时才真正穿上跑鞋,甚至起初并非源自热爱。

“我最开始跑步的时候,根本没有系统训练的条件。那时候,我一周工作六天,平时完全没时间去练强度、练配速。所以,我就用比赛来代替——只要湖南省内有赛事,我每周都去跑。”黄菲回忆道。

这种“以赛代练”的方式,让她从一个完全没有体育基础的人,一路跑到了2020年的2小时44分。

她习惯了比赛带给她的状态:“训练时一个人跑,往往跑不出速度,还觉得累;但一到比赛,我就能用比平时训练更快的配速,跑得还更轻松。”

2025年4月6日,在岳阳楼杯2025岳阳马拉松上,黄菲以2小时37分31秒的成绩夺冠,并成功打破赛会记录。

冲过终点后,她难掩激动之情,面向现场观众深深鞠躬。对于此次比赛成绩,黄菲表示十分满意,她比自己原来的成绩提速了2分多钟。

尽管黄菲以“以赛代练”著称,但她同样重视系统训练的重要性。2023年夏天,她第一次前往云南会泽进行高原训练。

高原训练对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每月不到300公里的跑量,直接跳到了800公里,而且力量课也特别密集。

“第一周腿部训练后连楼梯都下不了,整个人处于疼痛和疲劳中,浑身哪儿都疼。”黄菲回忆起初次高原训练的经历。

但这种痛苦带来了回报:“那一个月,效果真的立竿见影。”从会泽回来后,她休整了二十多天,就在衡水马拉松跑进了240(2小时40分),最后冲刺的时候还把配速轻松提到了3分08。

那一刻她有种“被训练激活”的实感。

至今,黄菲已经四次前往会泽进行高原训练。在会泽的生活非常有规律——一周大概四堂大课,分别是周一混氧、周三跑坡、周五长距离、周六冲坡。

每堂大课之后还会加一组力量练习,比如深蹲、蛙跳、核心肌群等。

黄菲特别重视恢复,她认为“恢复甚至比训练还重要”。她特别重视按摩放松,每周至少一次,通常是比赛后的周二或周四。

黄菲不仅是一位马拉松跑者,还是一位宝妈和职场女性。平衡家庭与梦想是她日常生活的重要课题。

作为一位宝妈,黄菲需要在照顾家庭和追求马拉松梦想之间找到平衡。她通常会在清晨孩子醒来前就完成训练,或者在晚上孩子入睡后进行恢复性训练。

“我的丈夫和孩子都非常支持我的跑步事业,他们是我最坚实的后盾。”黄菲说道。

今年五月,黄菲做出了生活上的调整:工作上转为兼职,时间变得更宽裕一些,既能陪家人,也能安排训练和比赛。

孩子今年上高二,开始走读,她也正式进入“陪读”模式,给他做一日三餐。

“有时候我说:‘这个周末要不要在家陪你?’他反倒说:‘不用,你快去跑赛吧!’”黄菲分享着孩子对她的支持。

对于是否要全职跑步,黄菲有着清醒的认识:“我不希望跑步成为我生活中唯一的主轴。如果全职做这个,似乎一天到晚除了跑步还是跑步,我觉得还挺枯燥的。”

保留一份跑圈以外的工作,也是和社会接轨的一种方式,她不想把工作和爱好完全混为一谈,也希望自己的人际关系、话题圈子和思维方式能够更多元、更开放。

在马拉松这项极限运动中,心态往往决定了一个选手能走多远。黄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她积极而平和的心态。

“我不会总是给自己很大压力。我会把每场马拉松当成一次30公里的拉练,先跑到30公里,再看状态:状态好就继续冲一冲,不好就放慢点跑完。”黄菲分享着她的比赛策略。

这样一来,她平时训练强度反而不高,每天慢跑、轻松跑,周末一场比赛,就像只有一个长距离而已,所以心态也轻松很多。

2025年3月的重庆马拉松,黄菲跑出了2小时31分的个人最好成绩。跑完重庆之后,她还在武汉尝试继续冲个人最好成绩,但武汉的赛道起伏太大,她的前半程配速也过快,到了十几公里就知道坚持不下去了。

面对这种情况,她只能逐步下调目标。这种随机应变的能力,正是她能够保持高频参赛而不受伤的重要原因。

黄菲的平常心也体现在她的营养计划上——在这么高频率参赛的节奏中,她没有特别复杂的营养计划,就是跟小孩一起正常吃饭,三餐规律,不挑食,蛋白质多一点,也不太吃营养品。

对于未来,黄菲有着明确的目标。在岳阳马拉松夺冠后,她眼神坚定地表示,下半年想挑战突破2小时30分钟。

目前,黄菲已经接近了这个目标——2025年3月的重庆马拉松,她跑出了2小时31分的成绩。

黄菲并不讳言自己的天赋。但更重要的是,她依此打破了外界的设限,也让更多女性跑者,在一个看似“不该再梦想”的年龄,看到了突破自己、超越限界的可能性。

“我想告诉所有的宝妈们,即使我们有了孩子,也不能放弃自己的梦想和健康。只要有决心,有毅力,我们可以在照顾家庭的同时,追求自己的热爱,成为更好的自己。”黄菲说道。

运动专家表示,黄菲的案例非常具有启发性。“从一个没有运动基础的普通人到马拉松冠军,黄菲的故事证明了坚持和科学训练的重要性。她的经历可以激励更多人参与到跑步这项运动中来,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今年38岁的黄菲,依然在跑道上书写着她的故事。当她穿梭在各个城市之间,站在起跑线上时,人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马拉松选手,更是一位懂得平衡生活的女性。

她的日常训练依然简单而规律——每周跑步5-6次,进行1-2次力量训练,保证充足的拉伸和恢复。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8

标签:体育   湖南   体重   黄菲   马拉松   会泽   成绩   孩子   小时   女性   高原   重庆   选手   岳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