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发起绝地反击,俄欧能源命脉被炸,惹得特朗普大发雷霆

8月下旬,国际能源市场再次被乌克兰的极端举动搅动。就在欧盟能源危机逐步缓解、俄乌谈判看似出现新转机之际,乌克兰无人机连续两次袭击俄罗斯“友谊”输油管道。

这一举动不仅让匈牙利、斯洛伐克等中东欧国家能源供应骤然告急,更直接让特朗普怒火中烧。多家国际权威媒体,包括路透社、彭博社、欧盟能源委员会等,已在24小时内密集发布分析报告,警告欧亚能源格局或将由此迎来新一轮震荡。

能源命脉遇袭,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

国际能源署最新报告数据显示,8月21日至22日,欧洲现货石油价格一度跳涨6.3%,天然气期货盘中涨幅更高达11%。这一切的导火索是乌克兰无人机突袭俄罗斯“友谊”管道泵站。

该管道不仅是世界最长原油通道之一,每年输往欧盟的石油量高达5000万吨,占中东欧多国石油进口总量的近四成。乌军的两轮袭击导致管道短暂停运,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下游供油几乎中断。

匈牙利能源部22日发布紧急预警公告,正式启动石油储备调配机制。斯洛伐克总理则在新闻发布会上直接呼吁欧盟紧急介入,称“能源安全一夜之间被推向悬崖”。

特朗普态度突变,俄乌欧三方关系骤然紧张

8月22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公开了一封特朗普的回信,成为当天全球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信中措辞异常严厉,特朗普强调对乌克兰炸毁管道“倍感愤怒”,并要求欧尔班将这一立场转达给斯洛伐克。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三天前,特朗普刚刚在其社交平台发布言论,抨击拜登的“防守政策”软弱无力,鼓励乌克兰“如果想赢就要主动出击”。谁也没料到,乌克兰的实际行动竟然会让他如此激烈反应。

美国智库CSIS能源与地缘政治项目组本周发布的分析认为,特朗普的愤怒背后,除了担忧俄乌新一轮冲突升级,更有对欧盟能源格局变动的深层考量。在其看来,乌克兰袭击“友谊”管道直接损害了匈牙利、斯洛伐克等美国传统盟友的核心利益,同时也令美国主导下的俄乌谈判进程骤然复杂。

欧盟陷入能源分歧,乌克兰入盟再生变数

乌克兰为何在此时选择对“友谊”管道下手?多家欧洲主流媒体分析,将这一举动与乌克兰加入欧盟的艰难进展紧密关联。自2013年乌克兰危机以来,乌方始终将入欧作为国家战略目标,但因匈牙利一票否决权屡屡受挫。今年7月,欧盟对乌克兰入盟议题投票,27个成员国中只有匈牙利投了反对票,致使入盟谈判被迫搁浅。

管道袭击发生后,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两国外长联名致信欧盟委员会,要求其“立即采取行动”,并直言“没有这条管道,国家能源安全根本无法实现”。

欧盟能源事务专员蒂默曼斯23日接受德国《商报》采访时坦言,管道安全事件极大加剧了欧盟内部的裂痕,匈牙利与乌克兰的矛盾已演变为欧盟政策的最大障碍之一。

美俄欧多方利益胶着,乌克兰战略意图引争议

从拜登政府到特朗普再度登场,美国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与策略变化始终备受关注。上半年,特朗普团队多次通过外交渠道向欧尔班施压,敦促其为乌克兰开放入欧大门,用以换取乌方在安全议题上的妥协。

但欧尔班8月21日公开表示,匈牙利绝不会把乌克兰入欧问题与任何安全保障捆绑,认为这“既无助于区域安全,也极其危险”。

乌克兰方面显然深谙欧盟政治博弈。今年以来,乌方多次通过能源要挟加大对欧盟核心成员国的压力。此次连续对“友谊”管道发起突袭,正是希望在欧盟入盟话题上获得突破。

乌军方新闻发言人近日在乌克兰国家电视台直播节目中公开表示,乌克兰“有能力对所有威胁本国利益的能源设施采取反制措施”。此话一出,国际社会哗然,欧盟多国舆论场上有关“能源绑架”的讨论迅速升温。

能源为武,欧洲再陷两难

俄乌冲突已进入第四年,谈判桌上的进展屡屡受阻。8月最新一轮白宫高层安全会议纪要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尝试以“入欧盟补偿无法加入北约”的新方案,促成俄乌停火协议。但随着“友谊”管道事件发酵,普京方面随即以“安全局势恶化”为由,推迟原定于8月25日举行的俄乌高层会晤。

彭博社24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坚决否认俄方有意放行乌克兰入欧,称“任何将入盟与和平谈判挂钩的企图都是不现实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布鲁塞尔新闻会上直言:“一旦能源成为地缘博弈筹码,欧盟的团结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能源市场动荡,美欧能源竞争加剧

欧洲能源危机再起的背景下,美国能源企业成为最大受益方。8月23日,路透社发布最新统计,8月美国对欧石油出口量同比增长28%,液化天然气出口创下历史新高。摩根士丹利能源分析师团队指出,欧洲市场对美国产品的依赖度已接近2019年以来顶点。

不少舆论认为,特朗普对于乌克兰袭击管道一事的怒火,实则也掺杂着对美欧能源新利益分配的盘算。毕竟,俄欧能源通道一旦受阻,美国的能源出口商正好趁机扩大市场份额。

对此,欧盟委员会发言人23日声明,欧洲必须警惕任何“利用危机渔利的外部势力”,直接点名美国能源企业在近期市场波动中“获利显著”。

乌克兰能否借能源施压撬开欧盟大门?

乌克兰此次行动无疑是对欧盟内部反对势力的强势回应。专家普遍认为,能源安全已经成为欧盟对乌政策的核心变量。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在最新报告中提示,若“友谊”管道长时间瘫痪,欧盟单靠替代能源难以完全覆盖供应缺口,欧洲能源价格还将继续高企。

即便如此,匈牙利仍未松口。欧尔班23日在布达佩斯接受媒体采访时再次强调,匈牙利将坚决捍卫“国家能源自主权”,不会接受“任何来自外部的胁迫”。斯洛伐克外交部则在声明中呼吁欧盟尽快推动多边能源安全机制,以应对“来自东部的不确定风险”。

俄乌博弈未止,欧洲面临新抉择

8月的“友谊”管道事件,将乌克兰、俄罗斯、美国、欧盟多方的利益纠葛推向新高潮。乌克兰以能源安全为武器,试图在欧盟入盟困局中破局,俄方则以拖延谈判应对,欧盟则在能源焦虑和政治分歧中左右为难。特朗普在这一过程中态度急转,既有对俄乌谈判进展的忧虑,也夹杂着对美欧能源新格局的深层考量。

未来数月,欧洲能源市场的波动还将持续蔓延。乌克兰是否会进一步升级对俄欧能源通道的打击?欧盟能否在能源安全和内部团结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美国是否会继续扩大对欧能源出口?世界的目光都在聚焦着新一轮地缘格局的博弈。

参考资料:乌军一周内第二次袭击俄管道 石油输送将中断多日

2025-08-22 14:45·央视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财经   大发雷霆   命脉   绝地   能源   乌克兰   欧盟   匈牙利   斯洛伐克   欧洲   管道   友谊   美国   袭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