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AI为教育赋能?滨江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郭凯琳 记者 朱丽珍 姜晓蓉

11月6日上午,《2025滨江区“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发布会在杭州市滨江实验小学举行。会上,《2025滨江区“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系统描绘了滨江区建设“教育硅谷”的愿景,明确将依托本地顶尖科技产业优势,重点实施“双向驱动”创新工程、“硅谷智源”筑基工程、“课堂深融”赋能工程、“五育画像”评价工程、“AI 教师”提升工程、“AI 素养”跃升工程、“数字公平”均衡工程等七大工程,全面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

图片来源于CFP

值得关注的是,滨江区将构建“1+5+N”发展指标体系,计划到2027年建成“教育数字基座”,到2030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滨江范式”。根据规划,届时AI教学终端普及率、智慧课堂覆盖率、教师AI培训覆盖率等核心指标将全面达到100%,学生AI课程参与率不低于95%。此外,滨江还将设立AI教育伦理审查机制,打造“可信赖的教育数据安全港”,并推动成立“AI教育产业联盟”,促进教育场景与企业技术的协同创新。

滨江区教育局副局长周芸佳作《“人工智能+教育”的滨江思考与行动》主题报告。她指出,滨江正以教学流程重塑、师生素养提升、产教协同创新为三大路径,通过智能批改、个性化学习平台等实现“精准教学”,构建分层课程与“研训结合”的教师发展体系,全面提升师生人工智能素养。深化产教融合,与区内高新企业共研场景化应用,将技术优势转化为独特的育人及治理效能。此次发布的《2025滨江区“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旨在形成可推广的“滨江范式”,让AI成为激发创新、促进公平的教育赋能者。

会议围绕《2025滨江区“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滨江区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设计方案》《滨江区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育行动计划》作了详细的文本解读。

会议聘任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党总支委员、副主任胡小杰,杭州市教育发展服务中心(杭州市电化教育馆)副主任钱锋,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创客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黄岳明,浙江大学信息技术中心教授厉晓华作为滨江区“人工智能+教育”特邀指导专家。

会议设置了成果交流环节,发言代表分别从“教、学、评、研”等不同角度分享AI赋能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滨江区坚持创新驱动,将打造AI赋能“教育硅谷”作为重要工程不断推进,立项35个校企合作的数字教育项目,如身心健康守护系统、区小学生综合评价系统、“人资管家”系统等;率先实现全区中小学AI作业批改机全覆盖,构建“智能批改-学情分析-精准教学”闭环;联合海康威视共建未来学校,打造12个智慧场景等。先后入选教育部“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工作”优秀案例、省技术赋能智慧教育试点区,14个案例入选全国智慧教育优秀案例,数量居全省区县第一、全国前茅,在第三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等重要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以此次白皮书发布为新的起点,下一步,滨江区将遵循“七大工程”实施路径与“1+5+N”指标体系,持续深化数字教育生态建设,拓展智慧应用场景,强化成果推广辐射,将“滨江范式”打造为全国数字教育示范样板。

“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7

标签:科技   滨江   人工智能   白皮书   工程   硅谷   杭州市   范式   智慧   数字   场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