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这些年面对中国崛起,总喜欢用舆论这把刀子,先把对手画成怪物,好给自己找借口下手。这套路不是新鲜事儿,冷战时候对苏联就这么干过,现在轮到中国,玩得更狠了。媒体、智库、政客齐上阵,天天嚷嚷中国是全球麻烦源头,可很少有人坐下来好好聊聊事实。听到的多是低估中国风险的警告,看不到中国实际做了啥贡献。西方媒体老爱盯着中国碳排放说事儿,把中国说成污染大户,却闭口不谈自己工业革命那几百年排了多少废气,也不提对清洁能源的投入。
数据上自家那笔历史账算得稀里糊涂,却对中国每年排放量咬住不放。中国风电装机量全球领先,光伏板出口占世界大头,氢能产业刚起步就有点成绩,还帮非洲和东南亚国家建绿色项目,这些事儿西方主流媒体基本不带看的。电视里一说中国碳排放最多,就不提人均排放西方高出好几倍。中国每建一套清洁能源设备,背后都有人实打实干活,可外媒一报道,就剩环境破坏者的标签了。
贸易和技术领域,动不动就拿国家安全当挡箭牌,给中国企业设卡。禁华为、封中兴,说是风险,可这些公司用自家技术,不沾美国专利,却被一棒子打趴。华为的设备帮非洲和拉美国家用上便宜5G,运营商成本省一半,这叫威胁?其实不是安全问题,是西方自己跟不上趟,就想掐断别人路子。冷战直接对抗玩不转了,现在升级成信息战加经济战,不见血也能伤筋动骨。更过分的是,对华裔科学家搞血统审查,一有风吹草动,就调查后台,学术圈搞得人人自危。
军事上,美国舰队老在东海南海晃荡,航母在菲律宾海转悠,战机编队巡航,中国加强防御,就被扣上扩张帽子。谁在别国基地驻扎几十年,谁千里投送火力,这些事儿装没看见,媒体专拍中国岛礁建设和导弹测试,说得像要进攻似的。AI技术还用来做军事威胁模拟,图越画越逼真,内容却越来越扯。谁声音大,谁就定调子是侵略者。算法推送一帮忙,普通人哪分得清真假。
舆论不光在政客嘴里,还渗进教科书和电影。美国中学历史书对中国描写越来越单薄,不是间谍就是抄袭者。好莱坞片子里的中国形象,不是黑手就是科技威胁,正面角色屈指可数。谁抓牢孩子课本,谁就管住下一代脑子。影视剧默认中国AI是监控工具,无人是战争机器,科学家角色都冷冰冰的。学生课堂上学防范中国技术,课下刷短视频,慢慢就信了中国靠不住。这整套操作,其实给对抗找理由。
本来世界经济有规则,有谈判桌,贸易摩擦能坐下谈。可2018年贸易战,美国挥关税棒子,还说这是规则游戏。谈判比真功夫时,又扯补贴不透明、市场不公,说白了不让中国强。从那后,公平竞争四个字被收起来,取而代之是你不能超我。谁在新产业跑前头,就被围攻;谁提替代体系,就被孤立。贸易逻辑从共赢变零和,中国富点等于别人穷点,这种框架只生对立。
智库报告也有猫腻,挑中国数据拼威胁论。中国空间站、网络防护、卫星发射被说成军用计划,黑客防御变攻击能力。美国自己在太空和网络军事化,报道却轻描淡写,焦点全在黑中国。贸易战后,西方推脱钩,把供应链分成东西阵营。断供应链,生产瘫;断市场,出口崩。可中国启动内循环,服务内需涨得快,对外投资稳。数据显中国对非洲投资增,建合作平台,赢更多国家认可。西方越压,中国影响扩得越快。发展中国家民调,中国信任度高于西方。时间证明,不是谁话题多,谁做事持久谁赢。
西方内部也有反思,学术研究说对华强硬伤了自己气候谈判立场,阻中国提案,拖全球进程。日本、澳大利亚媒体跟风升级威胁论,联合声明强化军事一体化,邻国稳定抛脑后。中国选对话,东盟、论坛、区域会议,重点缓冲突不扩对抗。民调一次次显,中国信任比西方高。中国推一带一路、基建、疫苗援助、绿色项目,比数据管用。西方指责中国人权时,忽略自家系统问题,如言论自由、少数族裔待遇、贫富差距,媒体报道选性淡化。观众看明白,谁嚷人权谁问题多。
更新时间:2025-08-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