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立秋节气,提醒大家:1要躲,2不做,3要吃,顺利进入秋天

“立秋一碗汤,秋老虎也投降。”可偏偏有人喝完汤还是喉咙干、嘴巴苦,为什么?

答案藏在三样最普通、却最容易被忽视的食材里:桃子、藕、南瓜。

8月7日立秋,朋友圈晒的第一张图不是晚霞,而是一碗冰镇酒酿桃子。

有人笑称“仪式感”,有人皱眉“太甜会上火”。

到底该吃凉还是吃热?

别急,先把问题留在舌尖。

先说桃子。

立秋前后的桃子,咬一口汁水能溅到手腕,甜得像夏天最后的挽留。

可单吃容易腻,还闹肚子。

老法子把它扔进酒酿里小火咕嘟五分钟,再冰镇。

米香托住桃香,酒精几乎挥发,只剩微醺的甜。

上周我试了一回,女儿把碗底刮得锃亮,问我:“这比冰淇淋贵吗?”我摇头,她补一句:“那它怎么这么好吃?”

再说藕。

菜场里最不起眼的九孔藕,表皮土黄土黄,切开却粉得发亮。

立秋的藕淀粉足,炖四十分钟就能化在汤里。

排骨焯水后丢进砂锅,藕块、姜片、一把枸杞,盐最后放。

汤一滚,厨房窗户蒙上雾,客厅里的人自动围过来。

我爸喝第一口就叹气:“这汤像小时候你奶奶熬的。”我没敢说,奶奶当年用的是蜂窝煤,火候比现在难掌控十倍。

最后是南瓜。

橙得晃眼,切开像抱了个小太阳。

南瓜、山药、小米,三样最便宜的食材,扔进锅里慢慢熬。

三十分钟后,南瓜化进粥里,山药软得能用舌头抿断。

孩子不吃蔬菜?

盛一碗这粥,她能连红枣核都忘了吐。

那天早上她捧着碗说:“妈妈,这粥像把秋天装进了肚子。”

三样食材,三种做法,其实都在做同一件事:把夏天的燥热收一收,把秋天的温润养一养。

酒酿桃子收的是心火,藕汤收的是脾胃,南瓜粥收的是肺燥。

老祖宗没讲大道理,只把答案写进了味道里。

可问题来了:同样的食材,有人吃了舒服,有人却觉得太甜、太腻、太平常。

是不是我们忘了,味道从来不是标准答案,而是每个人和季节的对话?

你家立秋吃什么?

是奶奶传下来的藕汤,还是你自己瞎鼓捣的南瓜拿铁?

留言说说,也许下一碗“收秋”的灵感,就来自你的厨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6

标签:美食   日立   节气   秋天   顺利   南瓜   桃子   立秋   酒酿   土黄   山药   奶奶   装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