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养1条鱼,1罐赚千元!浙江千岛湖逆袭,垄断全球35%“黑黄金”

文章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一律举报



引言:中国人最擅长的事情之一,是把别人定义的“奢侈”做成“产业”。


别人喝的是香槟,我们酿成起泡酒新品;别人种的是松露,我们在云南挖出了国产版本;别人吃的是鱼子酱,我们直接养出了世界第一。


图源:网络


没错,这回主角不是巴黎、不是莫斯科,而是浙江千岛湖的——鲟龙科技


图源:鲟龙科技


从一条鲟鱼到一罐鱼子酱,这家公司硬是把原本高冷的奢侈品玩出了“中式产业链效率”——养鱼、采卵、加工、出口一条龙,精准得像流水线生产LV。


于是,外国人嘴里的“黑黄金”,现在主要都出自中国湖底。


更离谱的是,这家叫鲟龙科技的企业,最近准备去港股IPO了。


图源:鲟龙科技招股书


资本市场顿时炸锅:


“搞农业的,凭什么上市?”

“搞鱼的,居然比搞AI的毛利率还高?”

“原来真正的黑金,不在矿井,在湖里。”


但别急着鼓掌。


鲟龙科技的故事,看起来像“湖水很深”,其实是“中国高端制造”的一个缩影:慢工、长线、高利润,也伴随着周期、风险和泡沫。


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故事,更是一场文化逆袭。


图源:小红书


中国人曾花大价钱买法国鱼子酱,如今,外国人花更高价钱买中国品牌。鲟龙科技的崛起,不只是养鱼养出的财富神话,更是一种关于“高端感”的重新定义——原来,优雅也可以是国产的。


科研人“下海摸鱼”

摸出一个全球第一


鲟龙科技的创始人王斌,当年是中国水产研究院副处长。那是个看起来一辈子能在实验室退休的稳定岗位。可他偏偏不安分。


图源:鲟龙科技官网


他发现国外的鱼子酱动辄上万元一公斤,利润惊人;而中国的鲟鱼资源丰富、技术储备强,唯独没人真干。


于是,2003年,他做了一个听起来疯狂的决定——辞职创业


图源:鲟龙科技招股书


那年,鲟龙科技的创始团队在千岛湖边做了一个“别人听了都摇头”的决定——开鱼场、建冷库、拉科研同事下水养鲟鱼。


图源:新京报


彼时全世界的鱼子酱都靠里海出产的野生鲟鱼,中国连养殖标准都没有,他们偏偏要在这片山水间建出一个“贵族湖”。


第一年,他们遇上60年一遇的高温。鲟鱼是怕热的生物,结果5万尾鱼死了一半。别人赔了跑,他没跑。


那年他每天凌晨两点起来看水温、换氧、测pH。


2006年,产出中国首罐人工养殖鱼子酱,并在浙江衢州设立了加工中心。后来他们搞出冷水引流、深水网箱,还研究出国内第一个杂交品种“鲟龙1号”


图源:浙江发布


十年后,它供应了全球35%的鱼子酱市场,连英国皇室宴会、法航头等舱、巴黎米其林餐厅都在用。他站在世界顶级餐厅门口,看着菜单上印着“Kaluga Queen(卡露伽)”的鱼子酱,才敢笑。


图源:网络


这名字有点贵族味,但出身却是实打实的国产。


在鲟龙科技之前,鱼子酱是西方的符号;在鲟龙科技之后,鱼子酱成了“Made in China”的高端代名词。


图源:中国水产研究院


有人调侃王斌是“中国最懂鱼的男人”;也有人说,他其实是在证明——科研人,只要卷起来,资本都得让路。


当“黑黄金”的利润比科技股还香

账面与现实的裂缝


说鲟龙科技赚钱,真不是玩笑。在“吃货经济”里,它属于顶级“暴利品类”


一罐10克的鱼子酱,零售价动辄上千元。你以为那是“罕见原料”?其实是——“养得久”


图源:卡露伽


一条鲟鱼,从投苗到产卵,最少要7年,最长可达15年。鲟龙科技的鲟鱼有的都比实习生年纪大。


图源:鲟龙科技官网


但这长周期造就了极高壁垒,也带来了极高毛利。


2023到2024年,鲟龙科技公司营收从5.77亿涨到6.69亿归母净利润从2.37亿涨到2.93亿。表面看增长平稳,但利润率惊人:2024年全年毛利率高达68.39%。


图源:鲟龙科技2024年报


这是什么概念?连爱马仕看了都得挑眉说一句“有点意思”


换句话说,鲟龙不是在卖鱼子酱,是在“榨黄金”,它卖出一罐,就能赚走半罐的钱。


图源:淘宝


但资本也知道,这种高利润的背后是极高的门槛。鱼子酱不像奶茶、卤味,没法卷。你要有上百亩水域、数年育种经验、严格冷链、配方保密,最后还要能讲故事。


从2019年起,他们就谋求上市,但总是“一脚油门、一脚刹车”:辅导、递表、撤回、再申报,像鲟鱼在水里打转。


图源:东方财富网


直到2025年,他们终于决定:去港股!为什么?因为A股太讲逻辑,港股更信故事。


鲟龙科技这种“农业+奢侈品”混合体,在内地不太好归类:既不像典型农企,又不像普通消费品,财务周期一拉七年,审计都得熬成哲学家。


图源:网络


鲟龙三次冲A股都失败:一次因关联交易比例太高,一次因存货结构复杂,最后一次干脆没收到反馈。


图源:鲟龙科技公告


现在它转战港股,看似顺利,其实也是被A股的门口卡了太久。对投资人而言,这家公司又香又危险——利润高、市场大,但透明度仍需提高。


因为鲟鱼要养十几年,投的钱要一直等到那一刻“开卵”才能变现。这就像你种了十年树,只有那一年开花能卖。


图源:小红书


所以尽管利润表上光鲜亮丽,但现金流表里常常“口袋见底”。再加上它收入几乎都来自海外:欧洲餐厅、航空公司、头等舱。


图源:小红书


这意味着一个现实:全世界经济一抖,它的订单就打喷嚏。汇率一波动,它利润就缩水。


图源:鲟龙科技2024年报


有人说鲟龙科技像“养在湖里的奢侈品”波动小、回报高、流动性差、门槛极高。赚钱,但不稳。


而资本市场,最怕的就是“不稳”


AI养鱼造就千岛湖帝国

不只是“贵”,还是稀缺与科技


鲟龙科技的优势,不止在鱼,更在体系。它不是“一个厂”,而是一条生态闭环。


图源:微博


养鲟鱼听着浪漫,其实是个极度精密的工程:水温、溶氧、饲料配比、光照时间,任何一个参数都能影响产卵率。


鲟龙科技从鲟鱼育种、孵化、养殖、取卵、加工、冷链,到品牌销售,全都自己干。


图源:网络


别人想复制,不光要有水域、要有技术、要有AI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靠物联网实时控制氧含量,还要有耐心。


图源:鲟龙科技官网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可控、稳定、讲故事


国外的鱼子酱品牌靠贵族血统,中国的鲟龙靠“科研血统”。当别人说自己是“手工传统”,鲟龙就拿出实验室数据说:“我们AI养鱼、精准监控。”


图源:杭州市农业农村局


这种产业链壁垒,几乎让同行无法模仿。很多“后来者”想挤进赛道,但没技术、没耐心、没资金——鲟龙科技的七年养殖周期,就是一道天然护城河。


图源:卡露伽


更何况它在海外早已铺下分销网络,品牌形象稳扎高端市场。


不过,壁垒再高,也不是铜墙铁壁。企业最大的风险在于——“高端化的天花板”。鱼子酱市场年产量全球不过几千吨,受消费场景限制,难以规模化。


图源:FAO


而国内市场其实也在慢慢被教育,电商上10克装体验罐七八十块,成了不少人“第一次吃鱼子酱”的入门票


图源:淘宝


这也是鲟龙科技正在尝试做的另一件事——让“贵得要命的食材”变成“可以偶尔试试的小奢侈”。


鲟龙科技若想持续增长,就得像茅台那样,让鱼子酱变成“文化符号”,而不只是餐桌配角。


说白了,类似于“茅台平替思路”。


图源:小红书


只不过,茅台靠老酒情怀,它靠湖水和科研人设。


高端食材的中国变量

浪再高,也有暗流


鲟龙科技的意义,其实早已超出鱼子酱本身。它是中国高端农产品走向世界的一面旗帜。


过去我们以为奢侈食品必须是“舶来品”,但现在巴黎的餐厅上桌的鱼子酱,有一半来自中国千岛湖。


图源:微博


这不仅是供应链的逆袭,更是文化的反攻——“东方也能养出贵族口感。”


鲟龙科技现阶段正站在一个转折点,几周前它从新三板摘牌、转战港股,从“养鱼+出口”走向“品牌+资本+全球”。


但跑出起点后,下半场挑战才真正来临。


国内市场方面,鲟龙正努力开拓高端餐饮渠道,但鱼子酱文化在中国还没普及,消费者更容易为螺蛳粉买单,而不是为一勺黑籽买单。


其次竞争也在增加。意大利Caviar Giaveri、法国Petrossian加码可持续养殖;国内也出现一些模仿者,主打“新国潮高端食材”。鲟龙的护城河虽深,但要维持高价、高品牌认知,就得不停讲新故事。


图源:Caviar


另一方面,市场风险也在逼近。鱼子酱是典型的“经济晴雨表食品”全球经济一冷,奢侈消费先降。


疫情期间,航空、邮轮、米其林餐厅都停摆,鲟龙当年业绩就承压。虽然近两年反弹,但需求端的不确定性仍在。


因此,鲟龙科技的未来不是“再养更多鱼”,而最好是“让更多人懂这条鱼”


图源:FAO


如果它能让“鱼子酱=千岛湖制造、高端中国品牌”这个标签在全球扎根,它就可能成为新消费赛道里的黑马;反之,它也可能被高利润的泡沫光环掩盖真实的周期风险。


正如他们自己说的:“我们的产品,不只是味道,更是时间的故事。”


写在最后


鲟龙科技这二十二年,其实是在证明一个简单的道理——奢侈品不一定来自巴黎,也可以来自中国某湖底。


他们把一颗颗鱼卵,变成了一个产业;把一片湖,变成了一个品牌。


图源:鲟龙科技招股书


如今,这家公司正试图从湖水走向资本,从食材走向文化。但别忘了,资本市场的湖面很平静,水下永远暗流涌动。


图源:卡露伽


鱼子酱的泡泡,能不能撑到下一个十年?就看鲟龙科技能不能继续在“慢”与“贵”之间,把耐心养成利润,把湖泊养成信任。



毕竟,在鲟鱼的世界里,真正的黄金,不是鱼子——而是十年如一日的等待。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头条深一度#

国内运营最早的财经自媒体,百万商界精英的必备读本,聚焦每日热点事件、财经人物、创投故事、财富商机等内容!每日为您提供更真实、更专业的商业报道,欢迎关注@首席商业洞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8

标签:美食   千岛湖   浙江   黄金   全球   鱼子酱   鲟鱼   中国   利润   巴黎   品牌   故事   周期   奢侈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