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美两国共同为和平和正义而战。陈纳德将军带领美国志愿者奔赴中国战场,组建了著名的飞虎队。陈纳德出生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当地牛仔文化盛行,陈纳德也养成了正直、豪放、乐观、爱冒险的作风,他带领的飞虎队队员也自然而然打上了“牛仔底色”。今天请看“飞虎队在柳州”系列报道第三集——牛仔本色。
在柳邕路一零四停车场里,有一栋两层的西式风格小洋楼,如今是广西柳州一零四商贸有限公司的办公楼。在这家公司服务了37年的黄黎明告诉记者,自打上班的那一天起,他就发现了这栋楼的与众不同。
广西柳州一零四商贸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黄黎明介绍,他感觉这处建筑与其他房子都不一样,它的层高很高,现在很少见,且楼层设有夹层,楼层之间留有空隙,下方地板也带有隔层。尤为特别的是,此处的楼梯均为木结构打造,上面雕刻着花纹,这些特色一直保留至今,在别处很少能见到。
在这幢小楼前后门的台阶上,至今还留存着梅花、蝴蝶以及飞虎图案,因为上世纪40年代修建这栋楼,就是用作飞虎队的军人俱乐部。军人俱乐部的主体结构长13.96米、宽13.12米、高11.5米,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为两层砖石木混结构。新中国成立后,这里被部队接管,1971年,转交给广西壮族自治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作为柳州招待所的服务总台使用。楼房的主人虽然一直在换,但大家对房屋的结构和设施都非常爱护。
黄黎明还说:“我们经常在这里清扫维护,掉漆了重新上漆,有松动的话我们经常检查,大家来保养,自己刷漆,都亲手操作。”
2013年,这里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屋内也挂上了飞虎队在柳州的照片,让来往的人们不忘飞虎队的卓著战功。
当年,军人俱乐部里的美酒与电影,让这些来自异国的小伙子们,暂时得到了放松。一旦空袭警报响起,他们立即化身“空中牛仔”,奔赴战云密布的天空施展豪情与斗志。早在1938年,日军就对柳州进行了第一次空袭。随着抗战的深入,柳州的战略地位逐渐上升,日军飞机空袭的频率大大增加,柳州百姓深受其苦。
资料画面
柳南区门头村村民、日军空袭柳州亲历者吴发武回忆,当年在帽合山附近,曾看到三四架日军飞机飞过,飞机投下的照明弹格外明亮,将整个机场都照亮了。“大炮都是在后面响,轰隆(一声响),就有一个烟雾。” 当记者询问 “是防空炮吗”,吴发武确认道:“嗯,防空炮,效果不太好,打不准。”
而飞虎队的到来,让战局有了改观,但想要战胜敌人,并不容易。1943年以前,飞虎队装备的是美国柯蒂斯公司的P40战斧式战斗机,较之日本零式战斗机,P40战斗机在机动性方面并无优势。而胆大心细的陈纳德将军,则创造性地发明了“一击脱离”战术,即驾驶P40战斗机俯冲日军机群,一次扫射后立即爬升或脱离,避免与日机陷入缠斗。这样的战术,立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资料画面
吴发武告诉记者:“美军的飞机一来,与日本的飞机在天上打仗,轰隆隆来回翻滚,打得很厉害,轰隆隆响。子弹打得像爆米花一样,响声很大。日本飞机被打下来一架,掉下来的时候整个村都看到了。”
靠着队员们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毅力、以及灵活多变的战术,来华参战期间,飞虎队与中国空军一道,共击毁日机2500余架,毙敌66000余人,炸沉炸伤军舰44艘,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来源:《在柳州》APP
综合编辑:柳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更新时间:2025-09-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