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完中秋,家里是不是还剩好几盒月饼?那你肯定好奇:超市堆成山的月饼没卖完,到底会怎么处理?
真像传言说的“喂猪”或“明年接着卖”吗?今天就扒透月饼行业的“节后归宿”,看完再也不瞎猜!
1. 降价清仓:节前“高贵”,节后“接地气”
这是最常见的操作!中秋前两三天,超市、蛋糕店就开始悄悄降价,从“满100减30”到“买一送一”,中秋当天甚至直接打5折。
像蛋黄莲蓉、五仁这种经典款,降价后很快被抢空——毕竟自己吃划算,送亲戚也不心疼。
我楼下超市今年中秋当天,某品牌礼盒直接从198元降到88元,下午就被大爷大妈抢光了,有人还说“冻起来明年吃也一样”。
不过要注意,散装月饼保质期短,降价时一定要看生产日期,别为了便宜买快过期的!
2. 退回厂家:不是销毁,而是“再利用”
没卖完的品牌盒装月饼,大多会退回厂家,但不是直接扔掉!厂家会先检查包装和保质期:
• 包装完好、离保质期还久的,可能会改改日期明年卖?千万别信! 现在食品监管超严,生产日期篡改很容易被查,正规厂家不会冒这个险。
• 更多是拆盒处理:把月饼馅挖出来,做成蛋黄酥、糕点的内馅,或者把莲蓉、豆沙馅重新加工,变成其他甜品原料。毕竟好馅料成本不低,直接扔太浪费。
3. 捐赠公益:给需要的人,暖过浪费
这几年越来越多企业会把没卖完的月饼捐出去。比如捐给养老院、福利院,或者通过公益组织送给环卫工人、留守儿童。
不过有个前提:必须在保质期内,包装完好,而且要经过严格的食品安全检测,确保没问题才能送。
今年就看到新闻,某月饼品牌捐了2000多盒月饼给山区学校,孩子们过节吃到月饼的照片,比浪费掉看着舒服多了——既避免了浪费,又做了好事,这才是月饼最好的“节后归宿”。
4. 饲料处理:“喂猪”是真的,但有前提
“月饼喂猪”的传言不是假的,但不是所有没卖完的月饼都能喂!一般是临近保质期、包装破损,或者馅料里糖分、油脂太高,人吃了不健康的月饼,才会被处理成饲料。
不过也不是直接扔给猪吃,会先经过粉碎、加工,和其他饲料混合在一起,控制用量——毕竟月饼太甜太油,猪吃多了也会“消化不良”。而且这种处理方式很少见,更多是小作坊或农户会这么做,正规企业很少用。
5. 直接销毁:过期、变质的“最终结局”
如果月饼已经过期,或者检测出食品安全问题(比如发霉、变质),那唯一的出路就是销毁。厂家会把这些月饼集中起来,通过焚烧、填埋等方式处理,而且要记录销毁过程,防止流入市场。
之前就有品牌因为月饼过期,公开销毁了500多盒,虽然看着可惜,但总比让消费者吃到坏月饼强——食品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其实看完就知道,“月饼二次销售”大多是谣言,正规渠道的月饼没卖完,要么降价清仓、要么退回加工、要么捐赠公益,很少会浪费。
不过还是想提醒大家:中秋买月饼别贪多,按需购买才是最实在的——毕竟再好吃的月饼,放久了也会失味,不如现买现吃,既新鲜又不浪费~
更新时间:2025-10-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