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雨后蘑菇勿乱采,中毒高发季来临!这份“防毒指南”请收好

在雨后的清新空气中,大地仿佛被唤醒,树林和草地中悄悄冒出了各种各样的蘑菇,可谓是“蘑菇大军”来袭的季节又到了!然而,在您被这大自然的馈赠所吸引,准备采摘时,务必牢记以下重要的注意事项。

一、认识毒蘑菇的危害

毒蘑菇又称为毒菌或毒蕈,属大型真菌类,且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误采、误食毒蘑菇可引起急性中毒,呈现地域性、季节性发病,常有家庭聚集和群体性发病的特点,社会危害大。蘑菇中 毒已成为我国食源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一类急症。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多数患者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中毒始发表现,随后可因摄入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产生不同的靶器官损害,甚至衰竭而死亡。

二、牢记“三不”原则

野生蘑菇种类繁杂,很多毒蘑菇与一些野生食用菌极其相似,菌类专家都很难仅凭肉眼辨识,那么,到底为什么野外蘑菇不能采食呢?如何预防蘑菇中毒呢?

1.没吃过的蘑菇坚决不要吃。不要因为好奇或尝试新鲜而冒险采食从未食用过的蘑菇。

2.不认识的蘑菇坚决不要吃。哪怕它看起来再诱人,无法确认其安全性就应远离。

3.没有十足把握的蘑菇坚决不要吃。哪怕有一丝怀疑其可能有毒,都不应放入口中。

所以

没有吃过的不要吃!!!

不认识的不要吃!!!

没有把握的不要吃!!!

三、具体采摘要点

1.切勿随意采摘、买卖那些自己不熟悉的菌类。我们无法确定其是否有毒,也无法保证其安全性。

2.对于过小的野生蘑菇,应避免采摘。由于其形态特征尚不明显,难以准确鉴别,极易误采到有毒品种。

3.特别要警惕“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鞋”的蘑菇,此类很可能是剧毒的鹅膏,务必远离。

四、正确的烹饪与食用方法

1.即使是确定无毒的蘑菇,在烹饪时也要炒熟煮透,不能急火快炒。适当延长翻炒时间,确保受热均匀,以杀灭可能存在的病菌和寄生虫。

2.不要多种蘑菇混杂加工食用。每次只食用一种野生菌,最大程度降低掺杂毒蘑菇的风险。

五、特殊人群需注意

小孩和老人的身体抵抗能力相对较弱,对于毒素的耐受度低,中毒后的致死率较高。因此,不要给小孩和老人食用野生蘑菇。

六、做好应急准备

在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前,养成“拍一张照片,留一个蘑菇”的习惯。万一不幸中毒,这些留存的信息能帮助医生迅速判断中毒类型,从而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救治。

总之,为了您和家人的生命健康,在雨后采摘野生蘑菇时一定要慎之又慎。最好的选择是放弃采摘野生蘑菇,选择从正规渠道购买人工培育的安全食用菌。

下面请欣赏→毒蘑菇!


(来源:成县卫健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4

标签:养生   蘑菇   指南   健康   菌类   采食   食用菌   毒素   毒蕈   安全性   毒菌   急火   成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