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京报发文《小天才大搞“儿童社交”的“三宗罪”》,迅速上了热搜。

本以为给孩子买个小天才手表,就能让他们远离手机里那些纷繁复杂的社交诱惑,家长们心里还暗自得意呢。可谁能想到,这小小的手表,竟成了孩子们之间虚荣攀比的新战场,让人大跌眼镜。

小天才手表搞出的 “轻触加好友” 社交机制,还有那个 “主页点赞数” 功能,就像是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虚荣世界的大门。在这个 “小天才圈” 里,点赞数就像是孩子们的社交 “身价” 标签,越高就越有面子,简直成了他们的 “社交硬通货” 。为了能成为被大家羡慕的 “大佬”,孩子们可真是拼了。有个 12 岁的孩子,在暑假的时候,每天都要花 4 到 6 个小时在手表社交圈里忙活,就为了冲级,提升自己的点赞数。这时间花得,学习、运动都顾不上了,原本该和小伙伴们在阳光下奔跑玩耍、一起探索世界的时间,全浪费在这虚拟的点赞竞赛里了。
咱就说,一个儿童手表,不好好发挥它定位、通话的本职功能,整这些花里胡哨的社交攀比功能干啥呢?孩子的世界本应是简单纯粹的,交朋友应该是因为兴趣相投、性格合拍,而不是靠点赞数来衡量谁更受欢迎。现在可好,小天才手表把孩子们的社交变得像成年人的 “流量经济” 一样,谁的点赞多,谁就是 “社交明星”,这不是误导孩子吗?让他们小小年纪就陷入这种虚荣攀比的漩涡,以后还怎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交观呢?难道以后交朋友都得先看看对方的 “点赞余额” 够不够?

要是说小天才手表里的虚荣攀比只是让孩子们的价值观有点 “跑偏”,那围绕它滋生的灰色交易产业链,简直就是把孩子们往歪路上使劲拽,这剧情发展,比电视剧还离谱。
在小天才手表的 “主页圈” 里,那可真是 “商机无限”,各种让人意想不到的小生意都冒出来了 。卖号、开小店、给别人拍视频、代理运营账号……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这些 “小商人” 们,一个个对游戏规则门儿清,在这个小小的手表社交世界里,玩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你能想象吗?一群本该在教室里认真学习、在操场上尽情玩耍的孩子,却在这儿捣鼓着这些虚拟的交易,忙得不亦乐乎。

就拿卖号来说,点赞数高的账号,那价格可真是一路飙升。一个点赞量达 24.2 万的账号,就能卖到 80 元,要是点赞数超过 50 万,甚至能卖到 500 元 。这价格,都快赶上一些成年人兼职赚的钱了。还有账号代运营服务,一周收费 30 - 50 元,专门为那些想偷懒又想获得高点赞数的孩子提供 “便利”。这些交易看似金额不大,都是 “小打小闹”,可背后的影响却不容小觑。
孩子们在这儿学会了明码标价,把友谊、社交都当成了可以交易的商品。原本纯真的同学关系,也被这种商业交易搞得变了味儿。今天你找我买个账号,明天我找你代运营,这哪里还是孩子们之间的单纯交往,简直就是一个 “小商业社会”。长此以往,孩子们的金钱观能不被扭曲吗?他们会觉得一切都可以用金钱来衡量,友情、快乐都能靠花钱来获得,这对他们未来的成长可是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以后在生活中,他们面对真实的人际交往和复杂的社会关系时,又该如何应对呢?难道都要用金钱去解决问题吗?小天才手表,可别把孩子们的世界变成一个充满铜臭味的 “交易市场” 啊!

要是说前面那些虚荣攀比和灰色交易只是 “小打小闹”,那小天才手表诱导孩子网络沉迷这事儿,可就是在 “玩火” 了,把好好的儿童手表变成了让孩子深陷网络泥潭的 “小陷阱”。
你看啊,小天才手表搞出那么多花里胡哨的社交功能,什么 “轻触加好友”,一点就加一堆人;还有那 “主页点赞数”,时刻刺激着孩子的虚荣心 。这些功能就像一个个小钩子,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全都勾到了手表里的虚拟世界。再加上没有有效的防沉迷措施,没有给家长配备强制监管权限,孩子们一旦陷进去,就很难自拔了。
12 岁的孩子每天在社交圈里花 4 - 6 个小时,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要知道,孩子的自制力本来就弱,面对这么多诱惑,就像小猫咪看到了满屋子的毛线球,根本控制不住自己。学习的时间被挤占了,成绩下滑那是必然的。原本应该用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时间,也被浪费在了刷手表上,一个个都变成了 “小宅童”,身体素质能好才怪。而且,长期沉迷在虚拟社交里,孩子和现实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少,逐渐就和现实脱节了,变得不会和身边的人正常相处,甚至可能出现社交恐惧症 。
更可气的是,《未成年人保护法》里明明白白地写着,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 。可小天才呢,就像没看见这条法律一样,还在那儿使劲儿地用各种社交功能诱惑孩子。这不是知法犯法吗?难道为了赚钱,就可以不顾孩子的身心健康,把法律当摆设吗?小天才啊小天才,你可长点心吧,别再用这些 “糖衣炮弹” 伤害祖国的花朵了!

小天才手表这场 “儿童社交” 闹剧,可不能再这么演下去了,是时候请监管部门这位 “大导演” 出山,来喊一声 “停”,重新规划这场 “戏” 的走向了 。
相关部门可得加把劲儿了,赶紧明确儿童手表的功能红线。就像给孙悟空画个紧箍咒一样,让小天才手表那些花里胡哨的社交功能不能再 “无法无天”。把什么 “轻触加好友”“主页点赞数” 这些诱导孩子虚荣攀比、沉迷网络的功能,该砍的砍,该限制的限制。别让儿童手表变成 “儿童社交战场”“儿童网络陷阱”,得让它回归到最原本的安全保障功能上 。
对于那些围绕小天才手表滋生的灰色交易,监管部门更要重拳出击,严厉打击。什么卖号、刷赞、账号租赁,这些在 “小天才圈” 里的歪风邪气,一个都不能放过。把这些 “小商人” 的生意都给它搅黄了,让孩子们远离这些不良影响。要是不及时整治,以后孩子们的世界里,是不是到处都充满了这种虚拟交易,连最纯真的友谊都被金钱给污染了 ?

还有,生产小天才手表的厂商,也该好好反思反思了。赚钱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忘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别为了追求产品的新奇、吸引眼球,就不顾孩子的身心健康。多花点心思在提升定位精度、通话质量这些核心功能上,给孩子和家长们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
家长们也别光在一旁瞎着急,要我说就别动不动就花个千八百给孩子买那么贵的“小天才”手表,用途够用就行,别整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功能。更要多关注孩子使用手表的情况,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社交。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让他们在真实的世界里结交朋友,感受友谊的温暖,而不是整天沉迷在手表里的虚拟社交中 。
希望在监管部门、厂商、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小天才手表能早日 “改邪归正”,重新变回那个守护孩子安全的小卫士。让孩子们能摘下那层虚拟社交的 “面具”,在蓝天白云下,快乐地学习、玩耍,收获真正的友谊和成长。
更新时间:2025-11-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