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蝴蝶要破茧而出,得使劲挣扎,这样才能练出有力的翅膀,飞向广阔天空。一个男孩要是整天啥都不干,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连基本的劳动都不会,以后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呢?
不久前有个抽样调查,结果让人大吃一惊。调查显示,上海的高中生对家务劳动那是相当疏远。近六成的高中生起床不叠被子;五成的学生从不倒垃圾、扫地;七成的学生不洗碗、洗衣服;九成的学生从不洗菜做饭。还有不少高中生啥家务都不做,甚至有个别人连整理书包都要家长帮忙。
现在的男孩真就这么懒,不愿意做家务吗?其实不是。调查结果很意外,有 82%的高中生表示愿意做家务;36%的学生觉得做家务很开心,是件乐事;还有 40%的学生说,不是他们不想做,是家长不让做,也从来没教过他们怎么做。
家长们的理由是:“孩子还小,现在的任务就是学习,这些事等长大再学也不迟。”家长们一片“苦心”,结果却让男孩们不仅不会做家务,还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毛病,觉得别人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应该的,根本不知道自己也有关心和帮助别人的责任。
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体力劳动对男孩来说,可不只是能学会一些技能和技巧,也不只是能进行道德教育,还能打开一个无比广阔、精彩丰富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的各种情感,能激发男孩的道德、智力和审美等方面的能力。要是没有这些情感,认识世界(包括学习)都成问题。
那怎么才能让男孩变得勤劳,以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呢?这里有个好办法:在男孩上小学高年级或者初中的时候,周期性地让男孩当一天(或者两三天)家。
具体怎么做呢?找个周末,让男孩为第二天的生活和活动做个预算和计划。从第二天早上起床开始,就由男孩来指挥和组织一天的家务和游玩。父母就配合男孩,要多少钱、买什么菜、去哪里玩、坐什么车、走哪条路,都让男孩来安排。父母要放手让孩子去做,别干预。就算男孩安排得不太合适,也别马上否定。等第二天活动结束了,再和男孩一起总结。先让男孩自己提出改进意见,父母再补充。相信男孩对这样的活动肯定兴致勃勃,也会特别用心、负责地去完成,快乐和收获肯定会超出你的想象。
其实,每个男孩心里都有勤劳的种子。小时候,他们看到妈妈擦桌子,就会迈着小步跑过来帮忙;长大点,看到妈妈做饭,就会跑去厨房打下手。可这时候,很多父母会说:“你干不好,让妈妈来。”或者“一边看书去,别来打扰我做饭。”就这样,男孩心中勤劳的小火苗,被父母一点点熄灭了。等父母发现孩子越来越懒,再想重新点燃这把火,就特别难了。
作为父母,要是想让男孩从小养成勤劳的好习惯,首先得让男孩有一个积极的劳动态度。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要让男孩养成良好的动手习惯,就得先改变他们对劳动的态度。父母可以言传身教,多给男孩讲一些勤劳的故事,比如靠勤奋成为大商人的李嘉诚。还可以给男孩创造一个勤劳的家庭氛围,让他从心里觉得劳动最光荣。只要能燃起男孩认真劳动的渴望,就能让他们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这样不仅能培养男孩的独立性,还能让男孩更有责任感。比如让男孩帮忙擦桌子、洗碗筷,等他完成任务后,跟他说声“谢谢”,再适时鼓励鼓励他。
让男孩尽早参与家务劳动,还得讲究方法。父母可以列一张家务清单,让男孩每天照着做,比如:
1、玩完后收拾玩具
2、擦桌子
3、擦干打不碎的盘子
4、用小扫把扫地
5、清扫厕所(父母把清洁剂倒入便池)
6、把垃圾筐搬到收集点并倒入大袋子中
7、起床时叠好被子
8、刷牙、洗脸、穿衣、脱衣
9、擦掉家具上的灰尘
10、……
11、每周贴一次要做的家务内容,把具体的任务分配给男孩。要知道,大多数男孩很难完成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做完的工作。
好的家教,能成就优秀的男孩。
让男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别总觉得孩子小,现在只管学习就行。只有从小培养男孩勤劳的习惯,他们才能更好地成长。
要是你觉得这个建议不错,就点个赞吧!也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好方法,咱们一起学习和交流!
更新时间:2025-07-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