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中国对美稀土磁体出口量激增至352.8吨,较5月增长660%,创下贸易战以来单月最高纪录。这一数据让特朗普政府既兴奋又警惕。
稀土作为电动车、风力涡轮机、军工设备等领域的关键材料,一直是中美贸易博弈的核心筹码。中国的这一动作,是否意味着双方已达成某种默契?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
唐纳德·特朗普,2025年重返白宫的美国第47任总统,以其直言不讳和强硬贸易政策著称。2018年,他启动中美贸易战,指责中国“窃取知识产权”,通过加征关税试图迫使中国改变贸易规则。关税涉及商品总值高达600亿美元,目标直指中国的高科技和制造业。特朗普的策略依赖高调施压,试图通过媒体造势和关税威胁在谈判中占据上风。
然而,中国以稀土为杠杆的反制,让他措手不及。美国高度依赖中国的稀土供应,尤其是用于军工和科技行业的稀土磁体,2025年4月中国出口管制措施让美国企业陷入供应链危机。
美国财长贝森特在特朗普团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以冷静的风格著称,擅长在新闻发布会上用数据和逻辑安抚市场情绪。
2025年5月,他在日内瓦谈判后表示,中美谈判进展顺利,双方都有对方想要的东西。他的表态试图缓解美国国内对稀土短缺的担忧,但也透露出美方在谈判中的妥协姿态。另一关键人物是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他推动了与中国的闭门谈判,主张用放宽技术出口限制换取稀土供应的恢复。
中国方面,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的官员展现出高度协调能力。2025年4月,中国宣布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要求每批出口需单独申请许可证。这一政策由商务部稀土办公室牵头,配合海关总署的区块链溯源技术,确保稀土流向可控。这些措施不仅维护了国家利益,也为中国在谈判中赢得了主动权。
中国的稀土产业,从内蒙古的矿山到福建的精炼厂,形成了全球独一无二的全产业链优势,掌控90%的稀土精炼能力。
2025年6月,中国对美稀土磁体出口量达到352.8吨,较5月增长660%,引发全球关注。路透社报道称,这一增幅标志着中美贸易协议达成后,关键矿产供应显著恢复。稀土磁体是电动车电机、风力涡轮机和军用雷达不可或缺的材料,中国控制全球70%的产量和几乎全部的精炼能力。
2025年4月,中国宣布对钐、镝等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引发美国汽车、能源和军工行业的连锁反应。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公开表示,稀土短缺已影响其人形机器人研发计划。
中美贸易战自2018年爆发以来,双方博弈从未停歇。特朗普政府通过加征关税和限制中国采购AI芯片,试图重塑贸易规则。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两天后,中国迅速反击,对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
美国《金融时报》评论称,这一措施精准打击美国经济要害,堪称“直插军工心脏”。美国稀土开采商MP Materials因中国125%的报复性关税,暂停向中国出口稀土精矿,凸显美国供应链的脆弱性。
2025年5月12日,中美在日内瓦达成90天关税暂停协议,双方同意降低关税税率115%。中国承诺暂停部分非关税反制措施,但未明确是否包括稀土出口管制。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6月11日在伦敦表示,若中国放宽稀土出口许可,美方也将放宽对华出口管制。这一表态显示美方在稀土问题上的守势。6月6日,中美领导人通话后,特朗普宣称中国同意恢复稀土出口,X平台上他高调表示“一切搞定”。然而,中国商务部仅发布简短声明,强调根据国家利益调整出口政策,保持低调。
中国6月稀土出口激增的背后,是双方在伦敦谈判中的微妙妥协。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称,中国同意恢复部分稀土出口,作为交换,美国延长关税暂停期限,并放宽对中国采购AI芯片的限制。尽管出口量激增,6月数据仍比2024年同期低近四成,显示中国保留了战略底牌。
采购方需提交详细用途证明,确保稀土不用于军工用途,这一要求让美国企业面临严格的审批流程。《财富》杂志分析称,中国以稀土为杠杆,成功改变了谈判中的力量平衡。
2025年7月,中美博弈进入新阶段。中国对美稀土出口量预计继续攀升,但审批流程依然严格。海关总署数据显示,6月全球稀土磁体出口总量达3188吨,同比增长157.5%,对美出口占比显著上升。
中国同时加强与欧洲和日本的稀土合作,德国大众和日本丰田频繁与中方商讨长期供应协议,巩固了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的主导地位。商务部表示,稀土政策将根据国际形势和产业需求动态调整,展现出战略灵活性。
美国方面,特朗普的乐观表态未能平息国内质疑。共和党内部批评他“向中国妥协”,企业界则抱怨稀土价格高企和供应链不确定性。特斯拉和通用汽车的部分生产线因成本压力减产,五角大楼的报告警告,稀土短缺可能影响F-35战机生产。
特朗普改口,强调与中国的合作是双赢选择。美国政府试图通过投资加州山口峽矿场减少对华依赖,但彭博社指出,美国摆脱中国稀土控制尚需十年。
中美在新加坡举行的新一轮谈判中,美国进一步放宽对华技术出口限制,中国则承诺增加稀土磁体供应,但限定用途。双方关系虽未彻底缓和,但对抗烈度有所下降。中国以稀土为筹码,成功迫使美国回归合作轨道。德国之声评论称,中国稀土产业的性价比优势,让西方短期内难以突破技术壁垒。
未来,中国或将稀土策略复制到其他高科技领域,巩固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特朗普政府则需在国内压力和国际博弈中寻找平衡,稀土博弈的结局已悄然显现。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