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将“虎贲将军”余程万故居:年久失修,如今荒废成“鸡舍”

广东名人故居之十

《慕遇城迹•文旅行》出品

作者 \ 郑望学

余程万将军台山老家

提到抗日名将余程万,可能很多人对这个名字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因为余程万的故事通过张恨水先生写的小说《虎贲万岁》以及2010年‬上‬映‬的电影《喋血孤城》而被广为人知。但鲜有人知道,余程万其实来自广东台山。

“虎贲将军”余程万

虎贲将军”余程万率领8000官兵死守常德十六天,发出“城存与存,城亡与亡”的誓言,重创3万日军。这位广东台山走出的抗日名将,故居如今隐匿在台山竹林农田间,鲜为人知,‬却承载着一段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余程万(1902-1955),广东台山人,国民党高级将领、抗日名将。早年在广州求学,就读于番禺师范学校。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参加过两次东征及北伐战争。1940年任第74军第57师中将师长,在上高会战中,他指挥所部与日军浴血奋战,为57师赢得了“虎贲”之师荣誉称号。1943年11月-12月参加常德会战,他率领8000多名官兵抵御3万日军进攻,发出了“城存与存,城亡与亡”的豪言壮语,死守常德十六天,重创日军。后因常德失守,被判服刑四年,最后仅坐了四个月的牢,就被无罪释放。抗战胜利后,余程万获得忠勤勋章(1945年10月)、抗战胜利勋章(1946年5月)等荣誉。解放后,余程万脱离国民党阵营,举家迁往香港,靠经营农场和地产开发,赚得盆满钵满。1955年8月27日,在香港元朗寓所遭遇入室抢劫,不幸遇刺身亡,殁年54岁。

张恨水小说《虎贲万岁》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值‬此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之‬际‬,‬作者日前探访了余‬程‬万两‬处‬‬故居,‬一处‬位于‬台‬山白‬沙‬镇‬‬,‬另‬一处‬位于‬广州流‬水‬井‬,‬‬以此‬‬铭‬记‬这‬位‬抗‬战‬‬英雄、‬抗日‬名将‬。‬

台山三八镇“余程万将军故居”指示牌

余程万台山故居

余程万故居位于台山市白沙镇涨村宁兴里(原属三八镇),距原三八镇中心三八圩2公里。这是一个还保留着传统农耕文化的小村庄,一间间青一色的青砖灰瓦房,坐东南朝西北,整齐排列着,唯有村口矗立的一栋三层楼高的青砖洋楼——辉庐,特别显眼。

台山白沙镇涨村宁兴里余程万将军故居(左下方屋子)

台山白沙镇涨村宁兴里余程万将军故居(右上方屋子)

台山白沙镇涨村宁兴里辉庐

而余程万将军故居则是一栋极其普通的青砖灰瓦房,坐东南向西北,孤零零地座落于村尾,隐匿在一片竹林和龙眼树中。房前屋后是大片农田,不远处有谭江支流白沙水环绕,风水尚好,宁静致远。

余程万将军故居

余程万将军故居

余程万将军故居

据村民‬余‬老‬伯‬‬(余‬程‬万‬亲侄‬子)介绍,余‬程‬万‬有‬一‬个‬姐姐、三‬个‬弟弟、‬‬三‬个‬妹妹。‬‬这‬个‬‬龙眼树下棚‬子‬所‬在‬的‬位置,‬就‬是‬余程万出生的地方,上‬面的‬‬房子已‬拆‬除。

余程万侄子

余程万出生地

这‬栋普普通通的青砖灰瓦房,是余程万当了将军(1936年2月5日余程万被授予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军衔)后新建的房子,大概建于1930年代,距今有80多年历史。房子不大,两干一层,带厢房和阁楼‬。很难想象堂堂的国军少将、老蒋的嫡系,竟然建这么小的“将军第”。

《风采堂》记载

据台山余氏家族《风采堂》一书记载,1946年余程万将军旋里,他乡间的祖屋旧居,装饰一新,门楣上端,有张治中将军题词:“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当年余姓各乡都郑重其事地组织学生及醒狮队锣鼓喧天前往三八镇宁兴里将军故里。

余程万将军故居

余程万将军故居

余程万将军故居

如今,他的这座故居历经“浩劫”,万幸的是被他的后人完好地保存了下来,但整体缺乏维护,已破败不堪,墙面斑驳,门窗尽毁。更令人堪忧的是,他的后人在里面养鸡,俨然成了“鸡舍”。

余程万将军故居

余程万故居堂屋

余程万故居堂屋

伫立在这座近百年老宅前,作者不禁感叹,这个普通宁静的村庄,孕育了一代‬抗日名将,指挥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常德保卫战”,而载入史册。

国民革命军第74军第57师师长余程万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4军57师官兵墓园

余程万广州故居

另闻,余程万在广州还有一处故居——位于北京路历史文化街区流水井37号(广州历史建筑“考亭书院”隔壁)。根据来源于余‬程‬万‬在‬黄‬埔军校的学籍档案,‬上‬面‬写‬的住‬址‬就是广州市‬流‬水‬井‬37号‬。‬

余程万黄埔军校档案

原来这里是余程万早年在广州求学和工作时的住所。17岁时他从番禺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惠爱中路(今中山五路)番禺高等小学校当教员,21岁时从广东铁路专门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23岁时经谢英伯介绍投考黄埔军校,成为第一期毕业生。

广州流水井37号

广州流水井37号

如今,“流水井37号”门牌没变。这是一栋属于清代建筑风格的百年老宅,与一墙之隔的“流水井35号”考亭书院(始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1年)属一个建筑群。

考亭书院

考亭书院

考亭书院

据悉,2021年余程万女儿余芷芳女士曾向广州政府部门申请将“流水井37号”作为文物保护利用,并承诺捐赠父亲余程万的一部分信函、照片、书籍等私人物品,以供在此展出。

余程万与家人合影

余程万女儿余芷芳

目前,‬‬“流水井37号”标注已征用。如果成功申报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到时候广州就多了一处抗日名将故‬居,势必将成为北京路历史文化街区一张新名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4

标签:历史   鸡舍   虎贲   年久失修   故居   名将   将军   台山   常德   广州   黄埔军校   流水   青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