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不读书。
在这个短视频泛滥、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有人问我:“为什么还要读书?网上什么都有,刷手机不就能学到知识吗?”
此言差矣。
所谓“开卷有益”,从来不是老生常谈,而是被无数人验证过的真理。一个人不读书,看似省下了时间,实则输掉了未来。
东方甄选董宇辉的爆火,绝非偶然。
当其他主播声嘶力竭地喊着“买它买它”时,董宇辉却在直播间里娓娓道来:“我想把天空大海给你,把大江大河给你……譬如朝露,譬如晚霞,譬如三月的风和六月的雨,世界美好都想赠予你……”
他从苏东坡谈到尼采,从哈利波特讲到三体,文学典故信手拈来,英语教学无缝衔接。
一夜之间,这个方脸小眼睛的男孩靠文化素养征服了千万观众。
有人说这是运气,但了解董宇辉的人都知道:这一切的底气,来自于他读过的上千本书。
董宇辉出身陕西农村,从小就在田野里干活。
初中时连英语课本都买不起,老师把自己的课本送给他,他就把课本上的内容抄下来背诵。
大学时,他每天坚持读书,同学们玩游戏、谈恋爱,他却泡在图书馆里。
工作后,即便再忙,他也会保证每年读20多本书。
正是这些积累,让他在机会来临时能够一鸣惊人。
试想一下,如果董宇辉没有坚持读书,那么即便机会摆在面前,他可能也只能和其他主播一样,靠哗众取宠来吸引观众,而不可能靠文化输出成为直播界的一股清流。
读书就是这样,它不能马上给你带来财富,但却能在关键时刻让你脱颖而出。
马云曾在一次演讲中说过:
“读书不一定能让你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都在读书。”
2019年,华为总裁任正非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他每年读上百本书,尤其喜欢读历史、哲学和军事著作。
即使在公司最困难的时期,他也没有停止阅读。
记者问他为什么这么忙还要读书,任正非回答:
“不读书,怎么洞察未来?怎么带队伍?我不是技术专家,我只能多读书,从历史中找智慧,从哲学中找方法。”
如今,华为成为5G技术的全球领导者,与任正非坚持阅读、不断学习的习惯密不可分。
再看马云,他在创业初期,每年都要读上百本书。
即便现在退休了,他仍然保持大量阅读的习惯。
在他的办公室里,书架上堆满了各类书籍,从哲学、历史到科幻小说,应有尽有。
越是顶尖的人,越明白自己的无知;越是成功的人,越懂得投资大脑。
美国一项针对1200名富人的调查显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习惯:每天至少阅读30分钟以上,内容以历史、传记、自我成长类为主。
相比之下,普通人平均每天阅读时间不足5分钟,且大多停留在娱乐消遣层面。
这就是差距所在。
有人说,我不读书,照样能活得很好。
是的,不读书不会立即饿死。但你会发现,不读书的人,正在被时代悄悄抛弃。
我的表弟小陈,高中毕业就进入一家工厂工作。
工作不忙,收入也稳定。下班后,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打游戏、刷短视频。
当老师的表姐曾劝他多读点书,学点技能。他不以为然:“读书有什么用?我们车间主任初中毕业,不也管着上百号人?”
五年过去了,工厂引进智能化生产线,大量工人被裁减,小陈也在其中。
由于没有其他技能,他只能去做外卖员,每天工作12小时,收入还不如此前。
反观他的前车间主任,虽然学历不高,但一直坚持读书学习,早就考取了多项职业资格证书。
工厂转型升级后,他不仅没被淘汰,反而晋升为生产经理,薪水翻了一番。
这个世界正在惩罚不读书的人。
在农业时代,一个人只要有力气就能种地;在工业时代,学会操作机器就能生存;但在信息时代,没有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的人,注定举步维艰。
自动化、人工智能正在取代重复性劳动,未来的工作岗位将更加青睐有创造力、会思考的人才。
而这些能力,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阅读来培养。
查理·芒格曾说:
“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
读书的本质,是与世界上顶尖大脑对话的机会。
你只需要花几十块钱,就能获得别人毕生的智慧结晶,这是多么划算的交易啊!
雷军曾在采访中透露,他在大学时期读完了图书馆里所有的书。
尤其是《硅谷之火》这本书,点燃了他创立科技公司的梦想,最终才有了小米的诞生。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每天早上4点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读书45分钟。这个习惯他保持了数十年。
俞敏洪创立新东方后,依然保持每年读100本书的习惯。
他说:“不读书,我的思维就会停滞,无法带领企业前进。”
这些成功人士明明已经功成名就,为什么还要坚持阅读?
因为他们明白:知识的半衰期越来越短,过去的经验很快会过时,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保持竞争力。
从现在开始,打造你的阅读体系
可能你会说:我知道读书重要,但就是没时间、读不进去、不知道读什么。这都不是问题。
接下来,我为你提供一套可操作的阅读方案:
1. 培养微习惯
每天至少读10分钟。这个目标足够小,不会给你造成压力。
通常你会发现,一旦开始读了,就很容易超过10分钟。
重要的是养成每天接触书籍的习惯。
2. 结合音频阅读
利用通勤、做家务等碎片时间听有声书。
现在得到、微信读书等平台都有高质量有声书资源。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阅读量。
3. 建立书单系统
不要盲目阅读。
可以按照30%专业书+30%历史哲学+20%人物传记+20%文学小说的比例来构建书单。
这样能保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4. 学会主题阅读
每个季度选择一个主题,集中阅读3-5本相关书籍。
比如这个季度读“心理学”,下个季度读“经济学”。
主题阅读能帮你建立系统性的知识体系。
5. 读写结合
读完一本书后,一定要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
输出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能帮助你内化书中的知识。
6. 找到阅读伙伴
加入读书会或与朋友共读一本书,然后交流心得。
相互督促能大大提高阅读的坚持度。
作家毕淑敏说过:
“书不是胭脂,却会使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人飞翔。”
读书与不读书,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看,差异也不明显;但是隔五年、十年看,那就是人生境界的巨大分野。
今天你读的书,都是在为未来的自己投资。
那些看似无用的阅读,那些暂时用不上的知识,很可能在某一天成为你的“救命稻草”,帮你抓住机会,实现跃迁。
所以,不要再问“为什么要读书”,而是问问自己:“今天,我读书了吗?”
从现在开始,拿起那本你一直想读却迟迟未打开的书吧。
你读的每一页,都在悄悄改变你的命运;你学的每一点,都在为未来的成功铺路。
这个世界正在奖励那些坚持读书的人,希望你能成为其中之一。
更新时间:2025-09-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