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4月2日的罗马,教皇府上金碧辉煌,里面正在举行一场晚会,而蒋经国在这场酒会上意外撞见了自己的私生子,而他短暂失态后快步离开,儿子章孝严和父亲蒋经国的反应也让人感到意外……
1937年7月,抗战爆发,从苏联回国已经三个月的蒋经国也安不下心,但是蒋介石却还要他在奉化溪口老家与被禁的张学良一起读四书五经,蒋经国生于1910年,比张学良小9岁。
但从经历,名份上来讲,他算是下一辈人,论起称呼,恐怕得叫张学良为“叔伯”,不过,他却从未用过这种称呼,作为蒋介石的长子和“蒋家王朝”未来的接班人, 蒋经国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处事上, 无不秉承其父旨意。
幸亏时任江西省主席的熊式辉进言,蒋经国才于1938年春天来到了江西,次年3月,担任江西省第四区行政专员,6月,兼任赣州县县长,任职几年间,有些政绩。
在蒋经国政坛上崭露头角之时,他也遇到了一位 红颜知己,她就是章亚若,江西南昌市郊新建人,出身书香门第。
如果不是爱上蒋经国,如果不是为他生下双胞胎儿子,章亚若的一生将是另一番天地,即便不是荣华富贵,也能幸福和美,最起码能够多活上几年。
章亚若的父亲章甫,北京政法大学毕业,出洋留过学,他和发妻周锦华一共生了11个儿女,章亚若排行第三,出生时他就给章亚若取名“懋李”,纪念她在春季出生,有桃李争艳之意。
因为父亲思想开放,章亚若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进入南昌的美国教会学校上学,开阔了视野,培养了良好的素质,写诗作画,朗诵歌唱,她样样都拾得起,据她的同窗好友桂辉女士回忆,当年的章亚若颇具东方女性神韵---凤眼樱唇,鼻子微挺,一对酒窝,且写得一手好字,能歌善舞,历来是班上的风云人物,有校花之称。
然而,她却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十五岁时她嫁给了表兄唐英刚,并生下了两个儿子,但夫妻两人生活观念大相径庭,章亚若处于新潮,英刚保守自持,这段亲上加亲的婚姻终于在丈夫自尽的悲剧中收场,这年章亚若年方二十五岁。
经历过这次的不幸,她更具有少妇成熟的风韵,打扮得仪态万千,她手指上是亮晶晶的红宝石戒指,手腕上是金灿灿的金色手表,薄施粉黛的脸庞,及肩的大波浪卷发,白皙的皮肤,匀称的身材,配上合体的旗袍,魅力四射,很是亮眼。
1939年日军到达了江西,章家逃难到赣州,章亚若也四处找工作补贴家用,战火纷飞的动荡时期,求职不是一件容易得的事情,何况是弱小的女子,章亚若得知蒋经国任赣南行政专员不久就大刀阔斧整顿官吏民风,对他的政绩早有耳闻,就给他写了一封求职信,这封信成为她命运的转折。
不久,章亚若被分配到专员公署,从此在蒋经国左右如影随形,成为得力的帮手,章亚若秀色可餐,当时的蒋经国也英俊潇洒,据那时与他共事过的薛汕回忆,赣南时的蒋经国总是身穿夹克,漏斗形状的马裤,手持皮鞭,头戴鸭舌帽,一副初试锋芒的样子,章亚若上任第一天,黑色圆口布鞋,紫色旗袍改为大众化的布旗袍,这一朴素的装扮立刻让蒋经国动心。
然而蒋经国此时已经是有妇之夫,在苏联的时候,他结识了俄罗斯女孩芬娜,1935年春天,他们在乌拉尔重型机械厂的工人俱乐部举行了婚礼,一年后,两人爱情的结晶,蒋孝文诞生,之后妹妹蒋孝章也诞生,而芬娜也改名为蒋方良.
1937年4月,蒋方良随着丈夫俩到了中国,蒋方良回国后穿着蒋介石下令缝制的中国传统婚服与蒋经国在溪口举行了中国式的婚礼,这是她成为一个中国传统妇女的开始。
穿着上朴素大方,工作上勤勉认真,这俨然就是她升职的资本,不久后,章亚若就被调至到专署抗敌动员委员会任文书,而章亚若和蒋经国对他逐渐产生好感,而蒋经国同样对她是无尽的爱恋。
培训结束后,章亚若顺理成章地成为蒋经国的秘书,这与其说是她事业上的更上一层楼,不如说是他们情感的如火如荼,感情加深的结果,就是让章亚若身怀六甲,重庆“最高当局”发来密电,限蒋经国立即处理此事,蒋经国也清楚父亲的厚望,当即立断,要部下王制刚,章亚若的好友桂辉一起送章亚若到桂林待产。
章亚若怎能想到,广西桂林竟然成了她的葬身之地,双胞胎出生之前,蒋经国隔着一段时间就飞到桂林和章亚若相聚,享受夫妻的甜蜜生活,孩子出生后,蒋经国来到桂林更加频繁了,章亚若为了给两个孩子要名分,一次次哭着恳求蒋经国,让他给孩子正名,然而,蒋经国只能以“给我点时间”搪塞她。
然而,名分还没到,章亚若便离奇死亡,就在章亚若分娩后的一个晚上,她应邀去某处赴宴,归来后便腹痛难忍,第三天清早,由桂辉陪同去广西省立医院看病,医生给她打了针,然而病情反复加重。当日就挺不住了,在章氏兄弟出生的这所医院里,她猝然结束了生命,年仅三十二岁。
章亚若死后,蒋介石闻讯后,传下话来,孩子按照蒋氏宗系排名取名,宗系为“其,斯,肇,周,国,孝,友,德,成,章”老蒋为“周”字辈,小蒋为“国”字辈,两个小孩就以“孝”字辈排行,取名孝严,孝慈,蒋介石还命令人送来一笔钱。
对于章亚若的死,有人说她是产后虚弱,抵抗力下降致死,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次谋杀,期间流传着各式各样的说法,被蒋介石下令杀害,被中共预谋致死,被江西土豪劣绅暗害,章亚若自己服毒自杀,被蒋经国手下自作主张,下了毒手……
至此以后,章孝严兄弟俩从桂林转到江西,由外婆一家抚养,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孝严,蒋孝慈又随着外婆迁至南昌,并进入当时的一所教会学校----弘道国民小学,接受正规的西式教育,在此期间,还跟随他们的外公学习中国的书法和古诗词。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蒋孝严,蒋孝慈两人有人护送,随着外婆等人经南昌辗转道厦门至台湾新竹,幼小的章孝严,章孝慈兄弟几乎已经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却想不到从此一别,竟与祖国大陆相隔50余年。
章孝严兄弟从很早的时候就受到了身世的困扰,高中时期,章孝严兄弟在流言蜚语中,隐隐察觉到自己身世的特殊性,然而,没有确凿的证据他们虽满心疑惑,却无从探寻真相。
进入大学后,一位知情人终于向他们揭开了尘封已久的身世之谜,当得知蒋经国就是自己的生父时,认祖归宗的强烈愿望,让兄弟俩很快萌生。
但令他们万分苦恼的是,因政治上的原因,蒋经国生前未曾公开承认这层父子关系,他们也只好一直隐瞒着身世,并变得非常敏感,特别忌讳外界追究根底。
然而在1974年4月2日罗马教皇府的一次酒会上,蒋经国和章孝严相遇了,这也是俩人第一次碰面,蒋经国的眼神一直在章孝严的身上,然而四目相对之时,蒋经国却短暂失态后便立即快步离开,这场酒会中,父子俩四目相对,却相顾无言,让章孝严再次失去了认祖归宗的机会。
一直到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去世,时任台湾驻美国“三等秘书”章孝严匆匆返回台北奔丧,才在一些高层人士中显露内情。
1987年,蒋经国在弥留之际,与章孝严,章孝慈迁台后第一次私下会面,父子得以相认,但是在公开场合,蒋经国仍未确认,蒋经国长逝,章孝严兄弟也未能进入蒋氏家族的行列,兄弟俩未能在其父有生之年认祖归宗。
蒋经国去世后,台湾“官方”公开承认了章氏兄弟为蒋家后代的地位和身份,祖母宋美龄也热心地为融合蒋家第三代的手足亲情一阵忙乎。
1996年3月,章孝慈病逝于台北,从此认祖归宗的重任,也就落到了章孝严的身上,2003年3月,章孝严携手夫人和子女,以及章孝慈的遗孀和子女奔赴浙江宁波,驱车前往溪口,进行了祭祖归宗。
60多岁的他终于第一次在自己的身份证上填上了父亲蒋经国的名字,彻底完成了“认祖归宗”的心愿。
更新时间:2025-04-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