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老公和我决定到人民公园转转。
一到公园,真是感受到国泰民安的氛围,看景的、赏花的、唱歌的、吹乐器、跳舞的,人人喜气洋洋。

其实,人民公园还藏着一处河南省文保单位——胡公祠(含彭公祠),2016年评上省保单位。
胡公祠在公园南门附近,现在还有一处大殿,彭公祠在西门附近。

彭公祠简介
彭公祠,原为纪念民国十一年守郑州阵亡的彭象乾团长及其将士铭功之地,故称铭功园,1938年改称彭公祠。是郑州市区现存的唯一的一组全木结构凉亭建筑。祠内现存五座攒尖亭子,建在一个面积260平方米、高0.7米的汉白玉台子上。中间亭为八角,其它四亭为六角,呈梅花状布局。各角高挑绿琉璃瓦顶,中亭高7米,其它四亭6米。亭子西北20米有一通汉白玉石碑,高1.8米,围2.7米,刻有官兵名字。
彭象乾,民国初期曾任靳云鹗部第八混成旅的一个团长,驻守郑州。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5月份河南督军赵倜命其弟河南第一师师长赵杰率部40营于5月6日夜袭击郑州,与彭团激战于郑州白庙高坡一带。彭象乾阵亡,幸冯玉祥部自洛阳来增援,经昼夜激战,击退了赵杰,使郑州免遭遭劫。
胡公祠(含彭公祠),承载着郑州的历史风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是文保碑后面的介绍。
郑州的近现代历史也是波澜壮阔,军阀混战,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换大王旗。

彭公祠在2009年就评上郑州市文保单位。这个碑也保存下来了。

彭公祠简介
彭公祠位于郑州市二七区西太康路人民公园西门,祠堂于1996年拆除,现存五座攒尖亭子,中间亭为八角,其它四亭为六角,各角高挑,绿琉璃瓦顶,呈梅花点布局。彭公祠是纪念彭象乾的建筑。
彭象乾,民国初期驻守郑州,在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中为保卫郑州安全而牺牲。地方工商界为其建造铭功园和骑马铜像,树碑铭功,以示纪念,碑上刻“护国佑民”,及阵亡将士姓名。铜像和石碑先后在抗日战争和“文革”中被毁。

这里曾经有祠堂,还有还有骑马铜像,还有记录着阵亡将士的石碑,可惜都被毁了。
现在只剩下这五个亭子,成了郑州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中间这个亭子最大也最高,是攒尖顶,八边形。

我去寻找刻有官兵名字的石碑,可惜没有找到,在这个方向,一棵高大的银杏树,金黄的树叶,树干笔直冲入云霄。
人民公园西边就是铭功路,铭功路的由来其实也与1922年这次战役有关。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期间,团长彭象乾身先士卒,最终中弹牺牲。为纪念他和一同阵亡的595名官兵,地方工商界在人民公园西门附近修建了"铭功园",并在园西侧修建了一条通往市区的道路,命名为"铭功路"。
民国那段历史我是一盆浆糊,天天打来打去,不过,彭象乾既然是为了保护郑州人民而牺牲,就该被我们铭记。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