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美联储如愿降息25bp,但在降息之前市场已经完全计价了25bp的降幅,再遇到鲍威尔继续捍卫美联储独立性的立场,整个降息给人一种扭扭捏捏、不情不愿的感觉。
所以降息之后10Y美国国债的债券收益率反而涨上去了,是不是很有意思?
市场预期年底还能再降两次息,那就看鲍叔能不能遂了大家的心愿吧。
全球放水背景下的资产价格上涨
回到这个月的大类资产九宫格——
第一,已经横盘震荡4个多月的黄金,9月终于动起来了。
老实说,现在的黄金也有点脱离传统的美债利率定价的味道,黄金的涨幅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各国央行囤金的动作,那在这样的情况下,后面黄金能涨到哪一步,谁也说不好。
第二,7月-8月一度跑输A股的港股,重新涨到了上涨的节奏。
与此同时,美股也在继续新高。
美股贵不贵,很多人还有分歧。
其实没什么好争论的,肯定贵。
但贵不意味着一定会跌,尤其是国会山股神和白宫股神们的利益都和纳指绑定比较紧密的情况下,看最近川普在自己社媒上贴的图,大家懂得都懂。
既然他们的利益都拴在美股上,那除非出现00年级别的泡沫破裂和07年金融海啸级别的危机,导致市场超预期下跌,否则常规的调整,大概率都能被汹涌的买盘消化。
现在全世界流动性都很宽松,这些热钱总要有池子承接。
可以是黄金、美股、数字货币;也可以是港股、科创、微盘股...
很多时候“基本面逻辑”只是用来解释为什么涨,背后核心还是流动性。
正因为全球的流动性扩张带来了目前的行情,而这种行情多多少少存在脱离基本面的情况。
身在局中,我们可能把握不了行情的烈度,那就只能通过配置的方式去把握。
这与A股今年是牛市还是熊市没关系,与你看待投资的方式有关。
一旦接受了多资产的逻辑,看待市场的方式有时也会跟着改变。
所以我们看每周一招银理财更新的晨会夕会必备栏目,依然重点推荐了全球+、多元+。
不论何时,跨境跨资产的资产配置总会是合理的选项。
第三,债市,这个月仍然乏善可陈,不管中债还是美债。
尤其中债,月中30Y一度上到2.2%,10Y上到1.89%,突破了很多债市多头2%和1.8%的心理预期。
所以9月10日前后,债市哀嚎一片,更有债狗说要去“九寨沟”(“救债狗”)...
回想去年债市的“每调买机”,真让人唏嘘。
只能说,不管你做股还是做债,市场给你的才是你的,市场不给你不能抢。
总得来讲,我这个月没啥操作,除了接回一些老登股之外,就是加了一点债券和固收+。
我这个时候买债,也不是为了赚票息,就是想着万一后边股市向下波动,能有个对冲就好。
对固收+我也是这个想法,在各类资产总体都不便宜的情况下,尽量把自己放在进可攻退可守的位置上。
一批经历了市场检验的,绩优固收+
在目前的固收+品类上,除了大家都知道的买公募二级债基之外,其实还有一个方向就是配置多资产的含权理财。
比如之前我们做过很多次的招银理财“全+福”系列,很多都是经历了这几年由熊转牛的切换的绩优固收+。
这些产品有成立比较早的,经历了2022年底的债市大调整,在区间内也是严守了回撤上限。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招智睿和(偏债混合精选)100810,招智睿和(均衡优选)100811,2022年4月成立,2022年最大回撤为1.88%、2.50%,同期二级债基指数、万得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的最大回撤都在5%以上,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作为包含一定权益仓位的固收+品种,在熊市没跌太多,在权益牛市又能一定程度上捕捉到上涨,足够了。
因为大部分产品,多资产配置策略的升级是在2023年,所以2023年至今这差不多3年的时间,其业绩回撤可能更有说服力。
比如招越量化对冲FOF(100700),在2023Q1升级了策略,开始在量化对冲的基础上,走多资产配置路线,收益回撤相当之好。
量化对冲策略,也就是通过量化的方式捕捉“大概率”带来超额的事项,然后对冲掉系统性的贝塔波动,以获取相对稳定的阿尔法。
在这基础上,搭配多元的资产配置,依靠黄金、红利、债券等多资产,分散收益来源和组合风险。
再比如招智睿和稳健安盈优选(100816)是最经典的红利+策略,规模已经200多亿了,从策略容量的角度,上个月成立的同策略的安盈优选12个月(508118)最新规模17.66亿,还比较舒适。
以前写银行理财,评论区提到过对非标缺乏透明度的担忧,担心这份收益的来源没有公募基金这么透明,所以大家可能会有一定的疑虑。
我们承认,在理财净值化改革后,行业里确实依然有用非标来平滑净值的魔法存在。
但对这些面向零售客户的高频日开产品来说,客观上就没法配置非标,我们可以看100700的上半年报告,里面的非标就是0。
对这种高频产品,招银理财的解法就是用好债券、股票、公募基金、资管产品等市场化、标准化的手段运营产品、降低波动,在这方面其实和公募是一致的。
可能的差别在于,理财子的牌照可投标的更丰富,有些策略能配一些量化私募、金融衍生品,但考虑到这些工具本身的稀缺性,比重也不会特别大。
招银的多资产理财追求的是高夏普,更重要的是,希望在公开可获得的资产里,以配置的方式去实现这种高夏普。
银行理财的策略创新,还是太超前了
还记得前两年零售客户谈“权”色变,固收+也要想办法做低波动。
而在今年债券收益率降低之后,很多大渠道也在找公募定制多资产FOF的配置工具,为的就是在不大幅抬高波动的情况下,尽量做出一条让人踏实的业绩曲线。
考虑到客户低波动的画像以及可投品类的多样性,银行理财在低波动、多资产固收+的运营上总是更前瞻,所以不管是策略的推出,还是理念的创设,似乎总能领先行业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前面的红利+,是我接触到的市场最早的一批红利固收增强策略。
多元+、全球+这种跨境、跨资产的多元配置策略,也是从2023-2024年逐步落地的。
据我观察,最近招银理财提到指数+的频率开始变高。
像招银理财睿远平衡(105003A),就是定位500增强策略的固收+,业绩基准有30%的中证500中枢。
策略在权益熊市时回撤可控,在权益牛市里也能创出新高,符合现在不甘心“躲牛市”,但又怕买进去山顶站岗的广大纠结的投资者。
如果后面指数级别的牛市能继续,那指数增强的固收+策略,有可能也会流行起来。
今天就说这么多。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公众号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等判断进行投资的参考。我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在未来不发生变更,不代表我司的正式观点。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以及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介上发布的正式公告和有关信息,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及风险评级,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中国证监会的注册不代表中国证监会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推荐或保证。以上材料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运营人员,谢谢支持。
更新时间:2025-09-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