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模拟芯片有望诞生新寒王,中方对美产模拟芯片发起调查背后

据央视报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商务部决定自2025年9月13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中方对美产模拟芯片发起调查,这是一个转折点,不再是被动等待制裁,而是开始反击了。被调查产品描述和主要用途为:相关模拟芯片中使用40nm及以上工艺制程的通用接口芯片(Commodity Interface IC Chip)和栅极驱动芯片(Gate Driver IC Chip)。

作为真实世界与数字系统的桥梁,模拟芯片是一种用于处理连续信号的集成电路,能够处理如声音、光线、温度、压力等物理量所转换的连续电信号。模拟芯片包括放大器、滤波器、电源管理芯片、数据转换器等多种类型,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中,是电子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根据IC insights的数据显示,在2021年之时,全球模拟芯片市场规模约为740亿美元,主要被德州仪器、ADI、Skyworks、英飞凌、意法半导体、恩智浦、安森美、Microchip、瑞萨电子等国外芯片厂商所占据。其中,德州仪器、ADI、Skyworks这三家美国厂商就占据了全球近40%的市场。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模拟芯片消费国,2022年中国市场占了全球36%的份额,预计到2027年能涨到43% 。但另一方面,国产模拟芯片自给率,2023到2024年,只有15%到16% 。

这意味着全球第一的市场,大部分份额都被别人拿走了。这里面最大就是,德州仪器(TI)和亚德诺(ADI)这两家美国巨头,在2021年就占了全球模拟芯片市场的19%和13% 。

此次调查中的通用接口芯片,全球市场规模也就32亿美元 ,栅极驱动芯片,全球市场规模在13亿到16.9亿美元之间 ,虽然都不算庞大,但这两项芯片很关键。

通用接口芯片,它有个外号,叫“工业、汽车和消费电子的毛细血管” 。用于连接各类设备、系统或组件,以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信号转换,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栅极驱动芯片是控制器和功率器件之间的“传令兵” ,是电动汽车、光伏、工业自动化这些“新基建”和“新工业”的核心动脉 。

不同于GPU芯片,被先进制程卡脖子,模拟芯片是电子系统的“基础积木”,对制程要求不高,大部分都在成熟制程(40nm),比如被调查的通用接口芯片包括符合 ISO11898 标准的控制器局域网(CAN)接口收发器芯片,用于汽车及其他工业产品中各系统之间信号的发送与接收。也不复杂,就是在不同电源域之间隔离放大的作用,也是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领域应用。

CAN 隔离器,这些都是国内成熟的40nm,有些甚至更高的工艺(例如90nm/110nm)生产的。

国内晶圆代工厂的40nm工艺,已经达到了业界主流水平,月产能也很可观,甚至也有可能有产能过剩的风险,国产份额扩大,正好能接住这一波产能。

国产难的是要投入研发,找FAB代工,在成本上,要比德州仪器天然高了很多。德州仪器作为行业领头羊,半导体加工厂早就折旧完了,很多芯片的研发成本,特别是模拟芯片——也早就摊完了。

根据业内人士爆料,德州仪器曾经通过代理放出来过话,谁家卖多少钱,我们也卖多少钱,而调查的时间,就是德州仪器要准备下死手倾销的时间段——同期美国芯片企业获得了27亿美元的政府补贴,这还不包括《芯片法案》的520亿美元大礼包。美国企业拿着政府补贴,低价倾销到中国。导致国内20个项目的中止,5家企业的破产。

据说是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代表国内产业提交申请,指控2022-2024年自美进口的通用接口芯片和栅极驱动芯片(40nm及以上成熟制程)进口量增长37%,价格下降52%,导致国内产品价格受压、产业受损。

据了解,江苏一家专做栅极驱动芯片的公司,2022年还风光无限,订单排到半年后。结果美国同类产品突然大幅降价涌入,短短两年时间,这家公司从盈利2000万到亏损8000万,最终申请破产。

而德州仪器现在因为在美国境内要建半导体加工厂,外加打价格战期间毛利率掉了几个百分点,反倾销调查一旦落地,美国进口产品的价格优势就会被削弱。下游客户为了控制成本,会更倾向于选择国产芯片。

有业内人士感叹,模拟是国外的强项,特别TI的东西,确实不错,以前国内的模拟产品实在是一言难尽,真心坑了不少工程师,说起来都是泪。但是模拟电路的特点就是比较吃经验,需要迭代优化,很多指标要达到比较高要求,需要一些时间的积累。现在应该是国内起来了,没有后顾之忧。据我所知,模拟典型ad,国内已经干到60g了,太不容易了,这么大的进步,要感谢川普。

中国这次对美国模拟芯片的反倾销调查,释放了一个信号,禁运的,我们买不到;不禁运的,我们不需要。模拟芯片方面,中国掌握全套技术和生产能力,一片红海,价格战杀的血流满地,毫无利润可言,因为老美在倾销。但大陆不是美国低阶芯片的倾销市场,美国不能一边对华进行科技封锁,一边靠倾销芯片从大陆赚取巨额利润。

现在我们开始对40nm及以上的相关进口芯片搞反倾销,证明之前在这个层次,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自主可控。

这次反倾销给了国产模拟企业一个利好的机会,可以加速产品的下游企业导入,上量和商业闭环的过程,芯片大厂的市场份额将重新洗牌。

模拟芯片作为未来的AI和智能化建设的基础设施,高阶的一下子替代不了,低阶的成熟了就换掉,让国产厂商挣点钱,好技术迭代。相关企业也要以国家安全为优先,优先采购国产芯片。现在,国产模拟芯片的春天到了,在能打赢的战场上,要一寸一寸地拿回属于自己的阵地。

本次反倾销调查直接针对美系厂商的低价竞争行为,而且是由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代表产业提出申请,背后也是江苏模拟芯片企业比较多,比如圣邦股份,纳芯微,思瑞浦和芯朋微等龙头,被美系企业低价倾销,受损比较大。

从国内模拟芯片市场来看,圣邦股份是国产模拟旗帜,产品线覆盖信号链与电源管理,对标德州仪器,是机构和资金公认的核心龙头,其车规级LDO芯片供应比亚迪。其次是卓胜微,射频前端龙头企业,5G 通信、物联网应用广泛,国内稀缺度高,被视为国产射频模拟的核心代表。

此外,包括思瑞浦(高性能运放、ADC/DAC,车规级芯片放量加速,对标亚德诺)、芯朋微(家电电源管理为主)、杰华特(聚焦多相电源管理 IC,在 AI 服务器和数据中心电源控制器领域切入)、南芯科技(电源管理厂商,消费电子快充、储能、电池管理均有应用)、纳芯微(信号链和隔离器件起家,逐步切入车规与工业控制,隔离芯片导入特斯拉,蔚来等车企,出货量突破10亿颗)都是行业黑马级选手。谁才是模拟芯片的王者,现在还有待观察。

在目前,全球模拟芯片龙头企业德州仪器,市值1660亿美金,折合人民币1万亿,中国的模拟芯片龙头企业圣邦股份450亿人民币,其他的几家加起来市值也就德州仪器的零头。

类比AI芯片领域,国产模拟芯片也有望孕育出一个新“寒王”不得不说,过去一直兢兢业业搞芯片的这波人将要迎来自己的收获期,预计周一开盘芯片又要高潮了,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科技   芯片   中方   美国   栅极   德州仪器   国内   全球   电源   半导体   企业   信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