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清醒的人,
都是最狠心的人
文 | 雾满拦江
(01)
什么样的人,认知力最高?
能够精确判断三类事件的人。
哪三类事件?
一是,客观事件。
客观事件,未必绝对客观。
但人类的主观意识,对事件的影响极低。
比如说,这是张桌子。
这就是张桌子,你善良,这是张桌子,你邪恶,这还是张桌子。你肥胖,这是张桌子,你吃得太多开始减肥,这还是张桌子。
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就是客观。
二是,长周期事件。
领导画了幅画。
你说,领导啊,你这幅画,气死莫奈,不让梵高,真是伟大的艺术品啊。
大家也说,是呀是呀,领导的画作,比明朝唐伯虎,唐代吴道子,强上百倍。
正说着,纪委进来:这位领导,你涉嫌贪污,被留置了,跟我们走吧。
领导被拖走。
但领导用力转回身来:同志们呐,我没有贪污啊,我家里的几万个亿,都是我卖画换来的呀……
呸!大家一起冲领导背影吐唾沫:你的画,比垃圾还不如。
大家愿意出高价,买的是你的权力。
不是你的画!
在这里,领导的画,一文不值。
但却被领导手中的权力,给拉升上去了。
领导在位时,哪怕最伟大的艺术鉴赏师,也难以评定领导的画作到底值多少钱。
只有拂开权力的面纱,才知道领导画作的真正价值。
如唐诗人白居易诗言:试玉要烧七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做出准确判断的事情。
不象桌子椅子,你瞬间就知道这是桌子椅子。
这就是长周期事件。
第三类,是主观事件。
主观事件,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极易引发争议:
(02)
有个案子,引发网友讨论:
2020年2月3日晚,有个男仔带女友,到河边一边喝酒,一边祭奠亡父。
女友两次劝说男仔回家。
男仔拒绝。
女友怒了。
怒了的女友超可怕。
咣,女友飞起一脚,把男仔踹进河里。
然后女友回车上去了。
在车上等了一会儿,男友还不回来,女友就到河边找。
却看不到男仔的身影。
女友报警。
三个小时后,男仔尸体被找到,系溺水身亡。
所以这位女友,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了五年半(2020年的案子,现在女生应该出来了)
(03)
女友怒踹男仔入河致死案,网友有不同意见:
有的网友认为,这起案件不是过失致人死亡。
应该是故意杀人。
持这种观点的网友,不止一个:
所以这件事儿,到底应该如何看待?
(04)
女友踹男仔入河致死案,应该如何评述呢?
来看两个事件:
事件一:
抗日战争年间,日寇来袭。
我方游击队,押着一个日军俘虏,紧急转移。
然而这个日本鬼子,走到一条河边,却停下来不走了。
枪声越来越近。
鬼子的大部队就要追上来。
这时候,一个战士飞起一脚,去你mother的,一脚把故意拖延的日本鬼子,踹进河里淹死了。
请问,踹小鬼子入河致死的战士,要不要追究刑事责任?
标准答案是否。
事件二:
抗战年间,国军一支部队,经过一个县城。
这座县城,恰是部队指挥官的家乡。
就在河边,还有指挥官父亲的坟墓。
于是指挥官停下来,带侍卫去河边扫墓。
但是这位侍卫,急着去前面找他的女友,所以用焦急不安的目光催促指挥官。
但指挥官浑然不觉,慢慢祭奠。
终于侍卫急了,上前一脚,把指挥官踹进湍急的河流里,然后侍卫自己跑掉了。
指挥官溺毙。
那么这个侍卫,是不是要严厉追究责任?
答案是应该。
举这两个例子,大概能明白什么叫“主观事件”了。
在这两个例子中,一张桌子,或一把椅子,是不会有变化的。
但是踹人入河致死这件事,依据不同人的身份,地位,立场,最终导致的结果与评判,完全不同。
(05)
主观事件,最大的特点是:定量的争议性。
踹男友入河致死的姑娘,被判五年半。
但如果换个法庭,有可能判六年。
再换个法庭,可能是七年,或八年。
再换个法庭,可能只判她四年了。
不是法律儿戏,而是对此案的判决,完全取决于裁决者的主观感受。
同一件事,不同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
判当事人五年半,网友张三不同意。
判当事人八年,网友李四不认可。
判当事人四年,网友王五有意见。
判当事人十年,网友赵六有看法。
这就是主观事件的特点。
所谓众口难调。
不管你怎么判,都有人对你怒目而视,不满意。
如果不是这样,那就不叫主观事件了。
(06)
主观事件,是人类智力的试金石。
第一个,所谓智力,就是能够区分三类不同事件:
哪怕智力残障人士,也能够辨识一张桌子或椅子。
在短周期的客观事件上,人与人拉不开距离。
但是,智力低下之人,会在长周期事件及主观事件上遇到麻烦:
比如一个人,听说有人在书画市场捡漏,以10块钱的价格,买到了唐伯虎的真迹。
于是他天天徘徊在书画市场,也想捡个漏。
他永远也想不到,古往今来,只有一种人能在书画市场捡漏——手握实权的人。
因为他有权力。
所以不管他看到什么,都是真迹。
即使不是真迹,自然会有人让它变成真迹。
相反,一个无权无势的人,就算真的发现了真迹,大概率也会被人摁倒暴打一顿,然后真迹被抢走,再塞给他一堆假迹。
一个人能够明白这一点,智力就接近正常了。
(07)
第二个,在主观事件上,异常固执的人,智力都不高。
回到踹男友入河致死的姑娘。
这个姑娘,判五年半,或判八年半,没什么区别。
因为这件事儿不好定量。
有那么个态度就行了。
如果你觉得五年半不妥——那是你智力有问题。
你说判五年半不对,应该判十年——可如果真判十年,仍然会有人不认可。
主观事件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客观基线。
客观事件,有客观基线,桌子就是桌子,椅子就是椅子,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长周期事件,比如领导的画到底值多少钱?这个答案在当时,没人能够把握得准,反正知道这玩艺儿不比垃圾值钱。
但要验证这一点,要不你把领导的作品,拿到彻底摆脱权力影响的海外市场,或是等哪天领导被留置了。
否则的话,你始终无法对领导作品的价值,做出准确判断。
虽然你无法判断,但领导作品,千真万确有个客观数量标准。
而主观事件,没有客观数量标准。
你在一个没有客观数量标准的事件上,非要较真,这不是脑残是什么?
(08)
第三个,冷静观察,默默的提升自己认知。
现在你知道,人类社会中,存在着没有客观数量标准的事情。
那就默默的看。
把这类事件,一件件筛选出来。
只要你别在没有客观数量标准的事件上,犯拧犯倔犯犟,那你的认知,就超出了90%以上的人。
然后你夯实现在的认知基础,不断向前推进。
如胡适所说,每天日进分寸,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很快你的认知,就进入自由境界。
再也不会被人类社会营造的主观幻境,所迷惑了。
(*本文配图来自AI绘画及网络,仅供参考)
更新时间:2025-08-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