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将军之子南京大学档案首次公开展出,父子诀别幕后催泪

南京大学校史馆展柜中,一张泛黄的学籍卡首次公开亮相。

卡片主人吴韶成,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学生。

父亲临别前塞给他20美元和一张字条,那是父子最后一面。

展柜中泛黄的学籍卡

南京大学校史馆里,参观者在一张学籍卡前驻足良久。

卡片已经泛黄,上面工整地写着"吴韶成"三个字。

国立中央大学经济系,入学时间停留在上世纪四十年代。

旁边陈列的,还有几张当年的成绩单和借书记录,没人知道,这张卡片背后藏着怎样的诀别。

父亲来南京那天,吴韶成正在图书馆看书,23岁的年纪,满脑子都是经济学原理和毕业论文。

父亲推门进来,神色如常,只是眼神里有些疲惫。

两人没聊太久。父亲从口袋里掏出20美元,那是身上全部的钱。

"拿着,以后用得上。"

父亲又递过来一张字条,上面只有一行字:"解放后有困难找何康。"

吴韶成接过来,有些不解。何康是谁?为什么要找他?来不及多问,父亲已经转身离开。

背影消失在图书馆走廊尽头,脚步声渐行渐远。

吴韶成收好字条和钱,继续埋头看书。他不知道,这是父子最后一面。

一年后的某个下午,吴韶成照常在图书馆翻阅英文报纸《字林西报》。

视线扫过密密麻麻的英文,突然停在一个名字上——父亲在台湾被处决。手里的报纸掉在地上。

周围同学投来疑惑的目光,吴韶成弯腰捡起报纸,手指不住颤抖。

他不敢相信,直到朋友从香港带回当天的《星岛日报》,白纸黑字印着同样的消息。

吴韶成把报纸剪下来,这张剪报,他保存了整整六十年。

大学毕业后,吴韶成被分配到河南省冶金厅工作。

档案上写着:父亲是参谋次长,在台湾被处决,这样的"身分"让他的日子异常艰难。

他去了农村,那几年,牙齿全坏了,不到四十岁,满口烂牙。

妹妹吴兰成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直接被分配到内蒙古大兴安岭牙克石林区医院。

零下四十度的冬天,一待就是二十多年。

两个人,一个在河南,一个在内蒙古。

那封写给中央的信

吴韶成坐在河南冶金厅的宿舍里,看着窗外的树影发呆。

二十三年过去,他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大学生,变成满口烂牙的中年人。

每次开会,别人用异样的眼光打量他,每次填表,"家庭成分"那一栏都是个绕不过去的坎。

他拿起笔,给组织部写信。

信很短,没有任何修饰:"我父亲不是坏人,请组织核实。"写完,犹豫了很久才投进邮筒。

他不知道这封信会不会石沉大海,不知道会不会给自己招来更多麻烦。

周恩来看到了这封信,总理找来叶剑英,两个人一起调查,核实清楚。

一个月后,河南省革委会下发文件,追认吴石为革命烈士。

中央有关机关以密件形式,向吴韶成和吴兰成所在单位出具公函,明确说明:"今后对吴韶成(吴兰成)同志应作革命烈士子女看待。"

公函还特别解释,当年为了保密起见,未给吴石子女发烈士家属证明书。

吴韶成接到通知那天,愣了很久。

二十三年,从二十三岁到四十六岁,人生最好的年华都耗在等一个说法上。

他拿出那张泛黄的剪报,上面父亲的名字已经模糊不清。

现在,终于可以抬起头做人了。

妹妹吴兰成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接到消息,坐在医院的值班室里哭了很久。

二十年的冰天雪地,二十年的委屈和压抑,终于有了出口。

她把通知书小心翼翼叠好,放进贴身的口袋里。

吴韶成和吴兰成,后来成两个人都拿过各种荣誉,获得过各种表彰。

可所有荣誉加起来,都不如那份迟到的公函。

拿到烈士证明后,吴韶成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翻出父亲留下的那张字条。"解放后有困难找何康",这个名字在他心里藏了二十多年。

现在,他想知道,何康究竟是谁,父亲与他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

福建老乡的"密使"牵线

何康见到吴韶成时,已经是农业部副部长。

两人坐在办公室里,何康倒了两杯茶。他看着吴韶成,眼神复杂:"你父亲和我父亲,是福建老乡,也是生死之交。"

吴石与何遂,两个福建闽侯人,说一口地道的福州方言。

每次见面都用方言交谈,何家子女在旁边听得云里雾里。

何遂比吴石大六岁,早年参加同盟会,他的五个子女中,有四个是中共党员。

抗战时期,何遂任立法院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吴石任第四战区参谋长,两人因为老乡关系走得很近。

一个晚上,上海锦江饭店。

何遂带着儿子何康,引荐吴石见了刘晓、刘长胜、张执一,四个人围坐在房间里,窗帘拉得严严实实。谈话持续了三个小时。

走出饭店时,夜色已深,街上行人稀少。吴石和何遂肩并肩走了一段路,谁也没说话。

从那天起,吴石与党组织建立了联系。

何康成为单线联络人。

吴石经常往返于沪宁之间,每次都以何家为中转站,递交情报。

何遂家住上海愚园路俭德坊2号,一幢三层小楼,楼下有个药品仓库。

吴石来的时候,总是从侧门进入,通过台阶直达三楼何康的房间。

一次,吴石带来一组绝密情报。

《全部兵力配置图》《江防兵力部署图》,图纸很大,何康摊开一看,密密麻麻全是标注。

江防部队番号细致到团级,哪里驻扎多少兵力,哪里有炮台,哪里是薄弱环节,标得清清楚楚。

第三野战军参谋长张震后来看到这些情报,对何康说:"对渡江作战帮助很大。"

一年后,吴石赴台,临走前,何遂一家也在台湾。

原本计划好的联络方式,因为一个意外被打乱——上海解放后,何康被列入上海军管会名单,名单刊登在香港报纸上。

何康的弟弟何世平在台湾受到怀疑,有人传言何家兄弟都是共产党。风声很紧。

吴石建议何遂一家赶快离台。

何遂担心吴石的安全,吴石摆摆手:"我还有参谋次长的头衔,不至于有危险。"

何遂犹豫再三,最终带着家人分两路离开台湾。

飞机起飞时,何遂透过舷窗看着台北越来越远,心里隐隐不安。

半年后,吴石遇害的消息传来。

何遂认为吴石是替自己牺牲的,自责的情绪一直压在心头,为此爆发严重心脏病。

出院后,他辞去司法部长职务,只任全国人大法案委员会委员。

直到二十多年后,周总理和叶帅直接过问,吴石才被正式追认为烈士。

何遂没能等到这一天。

何康说完这些,从抽屉里拿出一本相册。"这是你父亲生前留在我家的照片,还有一些他写的诗稿。"

吴韶成接过来,翻开第一页,父亲年轻时的面容跃然纸上。

照片背后,父亲用毛笔写着一首诗。字迹苍劲有力,透着读书人的气质。

"你父亲临走前,还特意来家里一趟。" 何康的声音有些哽咽,"他说,如果有什么意外,让我照顾好你们。我答应了,却没能做到。"

吴韶成摇摇头:"您已经做得够多了。"

他想起那张字条,想起父亲临别时的眼神,终于明白,父亲早就料到了结局。

画册背面的遗书

何康说的那些诗稿,吴韶成带回了河南。

他把诗稿和那张字条、那张剪报放在一起,锁进书房的抽屉里。

每年父亲忌日,他都会拿出来看一遍。字迹越看越模糊,记忆越来越清晰。

多年后,美国洛杉矶,一家人终于团聚。

吴韶成和吴兰成从大陆飞来,吴健成从美国迎接,吴学成从台北赶到。

八十一岁的母亲王碧奎颤巍巍地下厨,给孩子们做了一桌福州菜。一家人坐下,吃着,说着,哭着。

母亲取出一本画册,画册封面已经褪色,里面是一些风景照片。

母亲翻到最后,画册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那是父亲在狱中写下的遗书。

吴韶成接过来,手指轻轻摩挲着纸面。墨迹有些晕开,纸张有些发黄,字迹依然清晰。

遗书概述了生平抱负,对亲人的眷恋,对友人的感恩。

最后特别叮嘱子女:

"余素不事资产,生活亦俭朴,手边有钱均以购书与援助戚友……所望儿辈体会余一生清廉,应知自立为善人。谨守吾家清廉勤俭家风则吾意足矣!"

遗书结尾是那首著名的绝笔诗。

"天意茫茫未可窥,悠悠世事更难知。平生殚力唯忠善,如此收场亦太悲。五十七年一梦中,声名志业总成空。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


吴韶成读完,泪水模糊了视线,这份遗书在台湾藏了三十二年,母亲带着它辗转多地,从未示人。

如今一家人才能在异国他乡团聚,读到父亲临终前的话。

香山福田公墓,吴石和王碧奎的骨灰终于合葬。

墓碑上刻着八个字:"丹心在兹,与山河同"。这是吴韶成写的碑文,罗青长修改的。

墓前立着汉白玉纪念碑,每年清明,吴家后人都会来祭扫。

北京西山无名英雄广场,吴石的雕像面向南方——那是台湾的方向。

南京大学校史馆里,那张泛黄的学籍卡依然静静陈列。

参观者在展柜前驻足,有人拍照,有人记录,有人轻声感慨。

没人知道,这张卡片背后,是一个父亲与儿子六十年的守望,是一个家族三代人对"清廉"二字的坚守,是一段尘封历史的慢慢揭开。

展柜旁边,还陈列着吴韶成后来捐赠的一些物品。

吴韶成生前接受采访时说过一句话:"父亲一生清白,我们做子女的,也要清白。"

他做到了,妹妹吴兰成也做到了。

台湾的弟弟妹妹,后来多次回大陆,看到父亲在大陆被纪念,看到北京西山的雕像,态度慢慢变了。

他们理解了父亲的选择,理解了那个时代的艰难,理解了什么叫"丹心在兹"。

这张学籍卡,成了连接父子两代人的纽带。

它静静躺在展柜里,见证着一段历史,诉说着一个家族的坚守。

参观者离开时,脚步声在校史馆里回荡。

展柜依然明亮,学籍卡依然泛黄。

那些往事,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永远镌刻在南京大学的记忆里。


参考信息:

吴石孙女吴红:"我为爷爷感到骄傲" · 新华网 · 2021年6月8日

党史上的"老何家",与吴石不为人知的三代缘 · 中国新闻周刊 · 2024年4月9日

吴韶成:忆父亲吴石最后的日子 · 昆仑策网 · 历史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0

标签:历史   南京大学   之子   父子   幕后   将军   档案   父亲   展柜   学籍   字条   泛黄   遗书   烈士   台湾   公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