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在意的角落,被打成“预制菜”的太二酸菜鱼要凉了


为了一个预制菜的定义问题,贾国龙和罗永浩吵翻了,两边舆论大战,但是在无人在意的角落,已经被打成“预制菜馆”的太二酸菜鱼,一年内关了65家店,收入下降了13.3%。

而且,任何人都可以预料到,如果太二没有强有力的措施,这种下滑是不可扭转的。


“预制菜”原罪


我们只能说,太二酸菜鱼诞生之初,赶上了好时候,2017年,开进沪深时,大家对“预制菜”还没有多少认知和警惕,“上菜快”和“口味稳定”“制作一种辣度”……这些中央厨房带来的效率提升,还可以被看做优点,代表着着现代连锁餐饮效率的体现。

可这也成了太二的“原罪”。

当大家开始鉴别“预制菜”时,太二这种标准化的东西,一下就成了大家首先怀疑的对象,运营模式完美地嵌入了消费者负面想象的每一个环节。

尽管太二官方从未承认自己是预制菜,甚至开启后厨直播,强调“活鱼现做”,但“太二=预制菜”的标签早已通过社交媒体深入人心。

而且,太二甚至自己也在山姆卖官方预制酸菜鱼。

这是最让人迷惑的事情,是个消费者都会想,如果我花一百多,只是在餐厅吃一份加热过的“高级料理包”,那我为何不选择超市里价格仅为其三分之一的零售酸菜鱼预制菜?

这种信任的崩塌,直接削弱了太二品牌溢价的根基。其客单价从80元高位一路跌至69元,回到了七年前的水平,这正是品牌价值被稀释后的市场自然反应。


主动出击的西贝,和被动的太二


与太二的被动和沉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贝的激烈反抗。

西贝老板贾国龙,为啥要和罗永浩吵,就是要争一口气,表明西贝用的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廉价料理包,而是高品质、标准化的现代烹饪技术。是贾国龙在努力捍卫自己高客单价的合理性。

太二,则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困境。

它既无法像西贝那样理直气壮地为“中央厨房”模式正名,因为它就叫“太二酸菜鱼”,没有其他丰富的产品线,或者关于菜品的品牌故事能讲。也没办法回归“后厨现杀现做”的模式,因为这将完全颠覆其赖以规模化扩张的成本结构和运营效率。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拧巴的太二。

一方面,它打破了“四人以上不接待”的规矩,还开放了外卖,推出了小份菜,试图降价迎合市场,挽回客流。

另一方面,又在部分门店悄然上线“鲜活模式”,强调活鱼现杀,试图以此回应“预制菜”的质疑。这种左右摇摆的策略,不仅没能挽回老顾客的品牌认同,反而让自身的品牌定位变得愈发模糊。


被打成预制菜,怎么玩花活都没用


太二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餐饮工业化,与年轻消费文化结合的胜利。

它用独特的“二次元”营销和高度标准化的产品,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有风格的酸菜鱼餐厅,享受了很多年品类红利。

然而,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所谓风格就会被曲解为品牌的“傲慢”“装逼”。

酸菜鱼赛道的极度内卷和同质化,让太二的先发优势消耗殆尽。华与华操刀的“鱼你在一起”等竞品,用更下沉的加盟模式和更低的价格,快速抢占了太二开拓的酸菜鱼市场。

而且消费大环境的转变,在人人捂紧钱包、追求质价比的今天,太二很难说服消费者,为一个可能是“预制菜”的酸菜鱼,支付品牌溢价。

被打上“预制菜”标签的太二,翻台率从4.9跌落至3.0,同店销售额大幅下滑超过15%,母公司九毛九的净利润更是暴跌超七成。

不过无论如何,我还是希望太二能有更好的策略起死回生,因为它确实证明了,餐饮品牌也可以很有趣,但很可惜,只是有趣,不能活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5

标签:美食   在意   角落   酸菜鱼   品牌   模式   溢价   原罪   效率   消费者   餐饮   单价   山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