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这东西,过去几年变化真大。原来一克拉高质量天然钻石能卖到10万块钱左右,那时候谁买钻戒都觉得这是个大投资,象征永恒啥的。
可现在呢,实验室培育出来的钻石价格直接崩到8000元一克拉,简直跟白菜价差不多。这事儿主要得归功于中国在这一块的发力,搞得欧美那些老牌珠宝公司直挠头。外媒那边也开始议论,说低估了中国在这方面的实力是个大错。咱们一步步来聊聊这背后的来龙去脉。
先说说钻石价格怎么就这么跌下来的。天然钻石本来就贵,主要因为开采成本高,产量又被几大公司垄断着。戴比尔斯这家公司控制了全球大部分天然钻石供应,他们通过限产和营销把价格抬得老高。
结果,实验室培育钻石一出来,就把这个平衡给打破了。这种钻石是用高温高压或者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在工厂里做出来的,成分跟天然的一样,都是碳晶体,但成本低多了。
2022年初,一克拉培育钻石还能卖到几万块,到2025年,直接跌到8000元,累计跌幅超过90%。这不是瞎说,国际钻石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整体钻石价格指数从2022年的160点掉到100点以下,跌了四成多。
中国在这中间起了大作用,全球培育钻石产量里,中国占了近一半,尤其是河南省的柘城县,那地方人口才60万,却有200多家企业专攻这个,年产15亿克拉单晶和47亿克拉微粉。
柘城为什么这么牛?因为他们从2010年代就开始布局超硬材料产业,积累了技术基础。高温高压法是他们常用的一种,模拟地球深处的环境,把碳源在2000度高温和5万个大气压下压成钻石晶体,一批次就能出几百克拉。
另一种化学气相沉积法,用气体在800度左右沉积碳层,适合做大颗的,纯度还更高。这些技术让生产效率翻倍,成本降到天然钻石的1/10。2023年,中国出口的培育钻石在美国婚戒市场占了50%以上,欧洲那边也开始大量进口。结果呢,天然钻石卖不动了,库存堆积。戴比尔斯2024年的收入只有32.9亿美元,比2023年少了23%,直接亏损2500万美元。他们的仓库里囤了20亿美元的钻石,创了2008年以来的纪录。
话说回来,美西方那些珠宝商一开始还不服气。戴比尔斯就推出过“真实即稀有”的口号,意思是说天然的才真,实验室的都是假货。
2016年他们还自己搞了个Lightbox品牌,卖实验室钻石,想分一杯羹。但没几年,2025年5月就宣布关掉这个品牌,因为批发价跌了90%,根本不赚钱了。
其他公司反应更快点,潘多拉珠宝在2025年彻底停掉天然钻石业务,转向实验室产品;施华洛世奇2024年收购了相关品牌,年销量反而回升了。
这些举动其实挺现实的,因为消费者现在更看重性价比,谁还愿意多花冤枉钱买天然的啊?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早在2018年就改了珠宝指南,说钻石就是钻石,没必要分天然还是人工,这等于给实验室钻石发了张官方通行证,打消了不少人的疑虑。
外媒对这事儿评论挺多的。《金融时报》在2025年1月发文,说实验室钻石正在重塑整个行业格局,中国生产的主导地位让低价供应成了主流。
美国《财富》杂志直言,低估中国在技术输出上的能力是个战略失误,因为中国不光产量大,品质还对标天然,甚至在颜色和净度上更稳定。
《华尔街日报》2025年的报道也指出,戴比尔斯的母公司英美资源集团决定卖掉钻石业务,就是因为忽略了中国创新带来的冲击。
英美资源在2024年5月启动出售程序,预计2026年完成,专注其他矿产去。戴比尔斯作为全球最大的天然钻石供应商,百年老店了,现在却被逼到这份儿上,确实让人感慨。
这价格暴跌对行业影响不小。全球钻石勘探预算缩水到2007年的20%,新矿场开得少了。2024年,天然钻石价格指数跌了34%,戴比尔斯各矿场减产三分之一。
培育钻石这边,虽然价格低,但供大于求也让一些小厂日子难过。国内像华晶珠宝和黄河旋风这样的公司在2025年1月还涨价了10%-13%,因为他们控制了大单晶市场,想稳住利润。
整体看,中国企业靠技术弯道超车,出口订单2024年翻了10倍,欧美巨头只能跟着调整。有的外媒说,这不光是价格战,还是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因为实验室钻石环保点,不用挖矿破坏环境。
中国为什么能在这一块领先?除了技术,产业链完整是关键。从原料到切割、镶嵌,全在本地搞定,物流成本低。
柘城的企业集群带动了上万人就业,工人通过培训掌握切割技能,确保产品精度高。相比之下,西方公司依赖非洲矿场,开采成本高,还受地缘影响。
2025年上半年,戴比尔斯亏损1.89亿美元,销量一年比一年差。外媒评论,中国钻石的崛起让传统玩家傻眼了,低估了中国的制造能力,结果就是市场份额被抢走。
不过话说,这事儿也提醒大家,奢侈品的价格很多时候是炒作出来的。钻石本来就是碳,价值不高,过去靠营销神话,现在技术一进步,神话就破了。
消费者受益最大,花8000块就能买到一克拉的好钻,过去得10万。未来呢,预计2026年全球实验室钻石市场份额超60%,中国继续领跑。
西方品牌得想办法合作采购,或者专注高端定制,不然就跟不上节奏。外媒的观点挺中肯,低估中国确实是犯错,因为中国不只在产量上赢,还在创新上领先。
总的来说,这场钻石价格战从2020年代初就开始酝酿,到2025年彻底爆发。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技术能改变行业规则。
戴比尔斯这样的巨头,从巅峰到被迫切割业务,过程挺惨的,但市场就是这样,适者生存。潘多拉他们转向快,日子就好过点。外媒喊低估中国是犯错,也是在提醒西方,别总以为垄断能永存。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