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雨频繁!这份淋雨、涉水的健康防护必看!

【来源:平远发布】

近期阵雨频繁,有时在外走着突然就下起了雨,如果没带伞,难免会淋湿。然而,一次看似普通的淋雨,却可能隐藏着严重的健康风险。

今年8月份,河南的海女士在外突遇暴雨,所穿的雨衣未盖到头部,就这样淋了十几分钟的雨。到家后她又忙着给孩子洗澡,没顾上自己,结果晚上突然浑身抽搐、口吐白沫、短暂失忆,确诊病毒性脑膜炎住院治疗。

淋了一场雨

为什么会诱发脑膜炎?

淋雨后应该怎样处理?

↓↓↓

淋雨后不当回事?

当心脑膜炎找上门

人在淋雨受凉后,机体抵抗力下降。这时,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更容易扩散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膜炎。常见的脑膜炎有以下四种:

▶细菌性脑膜炎

淋雨后,原本潜伏在鼻咽部的病原体(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等)可能通过血液循环或邻近组织(如鼻窦、中耳)的感染灶扩散,突破血脑屏障,侵入颅内引发感染。

▶病毒性脑膜炎

通常由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引起,可通过飞沫、粪一口等多途径传播。

▶真菌性脑膜炎

新型隐球菌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随着血液循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尤其容易攻击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寄生虫感染引发脑膜炎

吃一口没煮熟的生鲜,或者在野外游泳时呛水,都可能让阿米巴原虫、广州管圆线虫和囊尾蚴等寄生虫进入人体,引发脑膜炎。

这类疾病往往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从发病到死亡最快只要24小时

脑膜炎早期症状包括发烧、头痛、乏力、恶心、呕吐、注意力不集中等,易与感冒混淆,但症状往往很快加剧,部分严重病例从发病到死亡,最快只要24小时。脑膜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头痛

剧烈头痛,难以缓解。严重时伴恶心、呕吐,甚至是喷射状的呕吐。

●发热

持续性的高热(39-40℃以上),一般的抗菌治疗难以控制体温。

●颈项强直

表现为颈部酸痛、僵硬,颈部屈曲受限。

图源:AI生成●精神状态改变

感到疲倦、嗜睡、烦躁、畏光,甚至出现癫痫发作、抽搐、休克等症状。

对于婴幼儿、老年人等易感人群,接种疫苗是预防脑膜炎的重要措施。目前,国内已经引入了多种脑膜炎疫苗,如A群流脑疫苗、乙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等。

但接种疫苗并不能保证对所有类型的病菌都有效,也无法覆盖全部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脑膜炎仍以加强个人防护为主。平时注意保暖,不要过度劳累,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

淋雨、涉水后做好这三件事!

雨水看似干净,但降落过程中会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汽车尾气颗粒等污染物,同时,还携带了细菌、真菌等致病菌。

淋雨、涉水后,要做好以下这三件事:

一、彻底清洁

热水能促进血液循环,尽快用热水洗个澡,好好清洁头皮和头发。洗完要立即吹干头发,预防感冒。

如果蹚了积水,要重点清洗脚部,去除泥沙等污染物,再用肥皂或沐浴露清洗。

若皮肤破损或雨水进入耳朵,可用无菌棉签蘸点酒精或碘伏,轻轻清理。

二、衣物消毒

淋过雨的衣服带着各种污染物,回到家后尽快脱掉,和其他衣服分开清洗。可用消毒液浸泡再洗,彻底杀菌。蹚水湿透的鞋子应清洗晒干后再穿。

三、注意保暖

淋雨后身体受寒,要及时换上干爽保暖的衣服,喝点热水热汤,帮助身体迅速恢复正常温度。

同时,注意不要进入温度较低的空调房,容易引发感冒、关节疼痛,甚至诱发心肌炎、脑膜炎等疾病。

当前正值高温多雨季节

出行前查看天气 常备雨具

淋雨后不要掉以轻心

及时做好个人清洁

若出现头痛、高热、脖颈僵硬等症状

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平远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等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1

标签:养生   阵雨   频繁   防护   健康   脑膜炎   疫苗   病毒   真菌   污染物   头痛   保暖   病原体   症状   高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