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小时候的自己感谢东莞!”一篇「感谢帖」戳中许多人!

·

让文明不止停留在

某片区域、某个角落

而是跨越山海、惠及更多人的暖心

东莞做到了!

最近社交平台上

一则笔记悄然走红

这位粤北姑娘帖子格外动人

一句“替小时候的自己感谢东莞”

简单直白却饱含深情

……

山村亮了,心里暖了

“篮球场也是破破烂烂的。”

“小时候村里没路灯,晚上去厕所要摸黑走夜路,总是胆战心惊。”

△笔记原文

笔记中,帖主的文字里满是对童年真切的回忆:她说自己老家在粤北山区的小村落,在很小的时候村里都是没路灯的。

改变发生在她十岁那年,千里之外送来了“光亮”——一排排路灯沿村而立,漆黑的夜晚变得亮堂起来,暖黄的光撕开黑暗,不仅照亮了她孤独的夜路,更守护着村里无数孩子的成长。

△博主镜头下来自“东莞捐赠”的路灯

不止路灯,更让她惊喜的是,两年后村里曾经破旧的篮球场,也更换了新的篮球架。

△村里的新的篮球架

“晚霞倒映在上面特别梦幻。”

“从此我也特别爱摄影了,总是拍夜晚、拍农村,一直热爱着摄影。”

“悄无声息”的变化让帖主从此爱上用镜头记录乡村的夜晚与生机。

这些变化都和东莞有关,路灯上、篮球架里的“东莞捐赠”,藏着最实在的温暖。

这份跨越山海的馈赠,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孩子敢独自出门的勇气,是村民饭后打球的欢喜,是姑娘爱上摄影的初心。

一盏灯、一个球场,这座城市用最实在的方式,将文明的温度送到了山乡深处,也温柔地走进了一代人的童年记忆

文明底色的自然流露

这则暖心笔记的评论区里,引起许多网友的共鸣,大家分享着相似的感动

……

从粤北山村的路灯与球场,到川西小镇的校园与大道……这些带着“东莞印记”的真实故事,是这座城市对全域文明建设的深刻践行与生动诠释。

△在四川的“东莞大道”,东莞曾援建汶川映秀镇

正如东莞在全域文明建设中始终秉持的:更加注重文化在塑造人的内在世界、提升全民的文明程度、营造稳定的社会秩序、构建共同的精神家园中所起的润物无声作用,突出全地域推进、全领域覆盖、全人口普惠,让城市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群众,让城市文明之光照亮社会每一个角落、温暖每一名市民,是东莞建设全域文明的题中之义

这份理念,藏在细节里。东莞的文明底色,从来不是只做“自己的风景”,而是把“自家的温度”变成“大家的光亮”——这份底色,藏在跨山海的馈赠里,更藏在对全域文明最质朴的践行中。

△网友分享在云南看到东莞捐赠的公交车(图源:小红书)

一盏路灯的光亮或许微弱

文明的光亮终将连成星河

照亮共同发展的道路

那些带着“东莞印记”的温暖与善意

是东莞全域文明鲜活的注脚

刻在许多人的心中

来源:东莞发布

编辑:李秀莹

校对:陈灿荣

·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体育   东莞   小时候   路灯   粤北   村里   篮球架   光亮   底色   笔记   城市   夜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