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A暴涨,我牛过敏
大盘调整了一个上午,午后又拉回去了,创业板指大涨超3.7%。大A强的可怕!这几年,啥时候有过这种好日子。
今天这行情,就像60岁的大爷进了KTV,眼睛瞪得老大,但激动之下,出现了牛过敏,就像新兵蛋子一样,抬不起头来。
我们看看数据,三大指数集体大涨,中芯国际大涨17.3%!寒武纪大涨超15%!科创50涨超7%!
话道,8月投AI,一天脱贫,二天中产,三天暴富,四天移民,五天进白宫,六天与耶稣称兄道弟。
显然,整个市场陷入了AI狂热之中,但,狂热之下,又见另一番景色,竟然还有2471只个股下跌。银行、保险、证券资金流出,半导体、硬件设备流入百亿。
另外,还有一个特点,最近港股已经明显不跟了,走势大幅弱于大A。
看起来,这是很多资金忍不住了,开始卖出原来持有的板块,去追逐热点的AI板块去了。
真应了那句话:没有什么比看着朋友挣钱而自己没挣钱更痛苦的了。
人性从来如此,不难理解。
但,我想说,作为投资者,一定要有定力。不要来回跑,没有用的。如果一个人在自己不懂的地方赚钱了,恐怕也不是一件好事。当然,如果你一直是科技投资者,恭喜你!我想在2023-2024年的很长一段时间,科技投资者也经历过黑暗时刻。
其实,去年10月份的时候,我专门去研究过寒武纪这家公司,当时还写了一篇文章《寒武纪:资产泡沫还是奶油蛋糕?》,当时就有传闻寒武纪有一款AI芯片正在放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基本证实了。
但,站在当时的角度来看,有关寒武纪的信息太少,AI芯片的水平如何?是否有足够的订单,恐怕这些大多是圈内人才知道。当时没有买,不是因为不看好,而是对我来说,没有确定性。我不喜欢把胜负的结果,完全控制在别人手中。
2,寒王登基,一个新时代来临
今天,寒武纪大涨超15%,正式超过茅台,成为A股股王。未来,价格可能还会有反复,但这的确是一件很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
过去20年,白酒是整个中国资本市场上,最为亮眼的板块。从2009年基期算起,中证白酒指数大涨9倍,最高上涨20倍,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指数,反映了过去20年中国经济成长最璀璨的成果。
很多科技企业为什么没有成长呢?因为过去20年,是中国的投资周期,只要有一点利润,基本上都用来再投资了,很多都是以隐形资产的形式沉淀下来。而消费不一样,大多数消费不需要太多的支出,特别是白酒,利润不停的滚动,从而出现了消费大牛市。
而未来20年,中国资本市场中,科技将会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可能将会成为决定市场方向的关键。我们简单类比一下美国,就可以发现,随着产业升级,行业集中度会越来越高,科技龙头将会逐步成长为市场的中坚力量。
科技行业的特点是赢家通吃,当我们的实力超过别人,在技术上获得突破之后,我们在电力、铁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将会以成本的形式表现在国际竞争中,届时,我们将看到市场份额的扩张带来的迅速增长。
如果,我们20年后再回头看,今天也许就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分水岭,一个科技投资的大时代真的来了。
当然,未来科技行业还会调整,这都是正常的,但中国科技企业爆发的大趋势不会变。过去20年,中国做了很多事情,大幅度投资基础设施,这些也是我们目前经济面临困境的原因之一,超前投资了很多资产。
比如,高铁网络、电力网络、通信网络,回想一下,多久没有遇到停电的问题了,十多年了,电费还是很便宜,公路都修到了家门口。
这是好事儿,也是坏事。超前投资,必然会导致短期过剩,投资收益率下滑,但从长期来看,成本又是比较低的。如果现在再去动工拆迁,可能又是不一样的价钱了。
但,也不能太乐观了,93名单今天出来了。这相当于一场指鹿为马的游戏,大家各有站位,说明现在西方盟友体系还挺稳固的,路也不太好走。
3,亏钱从不让我痛苦
亏钱从不让我感到痛苦,而犯错会。
如果我看不清这个市场发生了什么,哪怕赚钱了,我的心里也会感到不舒坦。如果我看清了这个市场发生了什么,哪怕我暂时亏钱了,心态也截然不同。
这是我一直坚持的原则,做好事儿就行,把市场搞懂就行,这才是最重要的核心驱动力,而不是短期是否赚钱,这事儿没那么重要。所以,最后,我们把行情再捋一下,搞清楚为什么,比赚钱更重要。
今年以来,全球资本市场都在上涨,主要原因是美元的贬值,特别是美国大漂亮法案通过之后,市场从避险转向抗通胀,资产价格纷纷上升,比如黄金、比特币、股票,这些本质上都属于抗通胀资产。
前几天在书上看到了这么一段话,黄金现货的价格是远期价格按照一定利率的折现。股票,又何尝不是呢?
关于国内市场,去年924以来,12万亿的化债直接扭转了市场对于中国经济的悲观预期,至少说明政府会选择托底,等同于市场的悲观预期触底,这是一种比较重要的变化。只有风停了,港湾里面的资金才会愿意出海打鱼。
紧接着,央行下场贷款,直接提供流动性,以汇金为代表的国家队也开始进入市场,五大类资金开始入市,924以来有奖金7000亿的两融杠杆资金也进入市场。
另外,由于2024年债市特别好,透支了债市的上涨幅度,导致今年很多资金没处去,就连红利上涨的动力也开始走枯竭。这些资金,就像地壳里面已经熟透了的岩浆一样,急需寻找一个发射口。
这个时候,怎么选呢?资金自然找那些短期有业绩支撑,或者是有故事的地方。显然,今年随着DeepSeek的爆发,H20芯片的禁运,中国AI芯片的突破,政策端的推动等等利好,还有中国今年上半年对外医药授权大幅增加等等,这些都是有明确利好的方向,自然就成了资金追逐的方向。
所以,这是一轮水牛,也是结构性牛市,毫无疑问。
接下来,如果需要延续,就得靠经济的复苏,逐步去消化估值,这才是正常的牛市逻辑。很多人说,牛市就是五个阶段,现在涨完了,接下来会调整之后继续涨。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调整的深度每一次都不一样,牛市的调整是横盘,如果不是牛市,那么可能就是深度调整。至于结果是什么?情况各不相同。
一方面,取决于流动性是否能够补上,就像2015年一样,如果信贷扩张,即便没有基本面,也能形成接力。流动性的问题,我们可以继续观察社融、两融的数据。
另一方面,就看经济基本面了,经济是否产生了足够的利润来支撑用户的消费何投资?如果没有,那么投资者就要从股市提取资金用来消费了,市场就会因为自重下滑。
基本面的问题,实际上也很明了,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固定资产投资周期的下行周期,因为过去10来年固定资产投资太多了,投资过剩,收益率不足,再加上外部环境也不好,整体经济陷入通缩。
为了对冲经济下行的压力,国家采取了一些逆周期调节的政策,缓解经济下行的速度,比如两重、两新等等,目的是让经济下来不要那么快,培育新经济挑大梁。
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目前,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占比的比例仍然太高,还有不小的下降空间,这也意味着传统行业的下行压力依然不小。
就比如今年下半年,抢出口效应消退,逆周期调节政策效果消退,压力依然就来了。
真正的考验,不仅在上行,也在下行,扛过一个轮回,才算真正入手。
更新时间:2025-08-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