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翔安彭厝出了一位平台猛将,随施琅参加“澎湖海战”!!!

鹭客社: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如果您满意于下面的图文,请让更多的人关注“鹭客社”

图片源自电影海报

文 /林鸿东

自明朝遗臣郑成功于1662年收复台湾后,郑氏集团便据守台湾,与清廷隔海对峙。康熙皇帝在平定“三藩之乱”后,将战略重心转向台湾,决心彻底解决东南沿海的割据局面。清廷起初尝试招抚,未果。康熙遂力排众议,启用原郑成功部将、熟悉海战的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委以专征大权。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施琅率领经过严格训练的清军水师两万余人、战船二百余艘,自铜山(今福建东山)出发,直逼台湾的战略门户——澎湖。

七月八日至十日,澎湖决战正式展开。施琅凭借对气象与海流的深入了解,选择有利于己方的风向与进攻时机。清军分路进击,运用“五点梅花阵”等战术,互相配合,集中火力猛攻郑军指挥舰。战斗中,清军奋勇争先,战况极为激烈,“火矢交至,炮声震天”。最终,郑军主力被彻底击溃,刘国轩仅率少数残部逃回台湾。

澎湖大捷使台湾本岛门户洞开,失去了最重要的海上屏障。郑克塽(郑成功之孙)见大势已去,在清军压境的压力下,于同年八月率部归降。澎湖海战的胜利,标志着游离数十年的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康熙随后设立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开启了台湾开发与建设的新篇章。

澎湖海战中,涌现出了众多闽南将士的身影。在此,笔者要特别提及一位追随施琅平台并参与澎湖海战的将领——彭汝灏。彭汝灏为清代福建同安彭厝(今厦门翔安区)人,出身军旅,曾驻守山西平阳府蒲州临晋县,后追随靖海将军施琅,参与收复澎湖与台湾的军事行动,屡建军功。在平台之役中,他因战功卓著,被授予左都督的崇高虚衔(正一品),并记录六次“余功”与两次“军功”。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彭汝灏升任前营左部千总;康熙四十年(1701年)后,又升任浙江黄岩镇中军游击,此为从三品实职。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三月十八日,皇帝浩封其四代为一品,他本人被授予“荣禄大夫”荣誉官阶,其妻李氏,亦被封为“一品夫人”。

彭汝灏的军事生涯,紧密关联康熙统一中国的两大关键战役。其一为“平台之功”: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他作为施琅部将参与澎湖海战。此役清军大胜,攻克澎湖,促使郑克塽投降,台湾自此纳入清朝统治。与彭汝灏同因军功晋升左都督的,还有蓝理、吴英等一批将领。其二为“平岳之役”,指平定“三藩之乱”期间清军攻打盘踞湖南岳州的吴三桂之孙吴世璠的战役。彭汝灏早年亦参与此役,积累了早期战功。

笔者在清光绪《马巷厅志》中查阅到有关彭汝灏的记载:“彭厝人。康熙间,以平岳、平台功加左都督,食总兵俸,带拖沙喇哈番衔,任浙江黄岩游击”。其中“加左都督”与“浙江黄岩游击”前文已述,“食总兵俸”指享受正二品总兵官的俸禄,“带拖沙喇哈番衔”则为云骑尉,属可世袭的爵位。

至今,彭厝仍保存着这位平台猛将的坟墓。墓碑镌刻着:“特授荣禄大夫任浙江黄严镇中军游击兼参将事信庵彭公配一品夫人李氏墓”。短短一行字,凝练概括了墓主人的崇高地位。

LOOKERS鹭客社 守望共同的尘世故乡

本篇图文均为原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欢迎转发、群发给你的朋友,欢迎朋友圈。但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撰写论文等任何使用。如需转载,请通过公众号后台申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9

标签:历史   澎湖   猛将   海战   厉害   平台   台湾   康熙   都督   浙江   总兵   福建   清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