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利好!下周持币还是持股过节?

节前仅剩两个交易日,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持币还是持股过节?

从近10年A股的表现来看,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和节后首个交易日上涨概率高达70%,历史数据似乎更偏向持股。

不过,去年“924行情”仍历历在目,短短数日市场经历暴涨后迅速回调,节前选择持币的投资者稳稳拿下红包,而节后追涨入场的则陷入被套困境,极端行情下历史规律并非绝对。

国庆长假8天,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

1、外围因素:全球地缘冲突不断,美国和委内瑞拉关系紧张。特朗普在关税方面的言论,如本周医药、芯片,导致相关板块下挫;中美关系走向,以及美股和中概股的表现,都会影响A股节后表现。

2、内部因素:慢牛行情目标不变!

只是有些票负责慢,有些票负责牛,这种结构性行情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大家适应就好。

某知名投资人曾称“坚决不碰”科技股,但现在还是买了。表示:被动配置非主动布局,买了以后“愁到睡不着觉”。周末引发市场热议。

到底要不要买科技股,到底要不要抱团一直困扰众多投资者,老钱早就说过:要信早信!

国家统计局: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两位数增长,由7月份下降1.5%转为增长20.4%,工业企业当月利润改善明显。

通过对光伏、钢铁等行业的反内卷和以及科技方向的国产替代,AI资本扩张,提振了制造业的基本面以及科技行业的增长预期,强有力的提振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长期走好的信心。

从技术上来看,周五市场冲高回落,尾盘出现跳水,三大指数均以绿盘报收。上证低开之后有上冲动作,但空头压制了多头,午后逐步走低,最终收跌25个点。指数再度跌破短期均线,市场再度出现走弱迹象。

从均线角度来看,上周三的反包阳线出现之后,周五是确认重新收复短期均线,市场弱转强的第三天,遗憾的是指数失守5/10天均线,短期30天均线将面临考验。

中期均线30天均线肯定有支撑作用,没有跌破30天线,也就意味着指数目前还是处于以30天均线为下轨的小级别三角形整理之中,如果跌破,还有大级别的箱体整理,箱体上轨是3900,箱体下轨3760附近。指数不具备大跌的条件,还是之前说的中场休息,横盘整理过程。

回到周五盘面:创业板跌-2.6%,深成指跌-1.76%,科创50跌-1.61%,个股1800家上涨,中位数-0.61%,本周除了周三中位数翻红外,其余四个交易日都是跌的,指数虽然没跌,但想要赚钱难度很大。

本周账户还能盈利的,可以奖励自己一只鸡腿了!留言区说说本周你赚了吗?

周五亏钱效应主要集中在科技股方向,多只高位股集体退潮,其中科技大票立讯精密、工业富联、胜宏科技、寒武纪、海光信息等科技权重跌幅居前。

1、科技股是否存在泡沫?争议不断!

黄仁勋在最近一次访谈中表示:仍然看好未来全球AI资本开支增长。他预计,若想令AI为全球GDP带来10万亿美元的增值,则全球每年需要5万亿美元的资本开支,OpenAI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万亿美元级别的超大规模公司。

周五美股热门科技股多数上涨,美股科技股只要不崩,出海算力映射就会持续。

2、政策支持,摩尔线程过会!

上交所官网披露信息显示,摩尔线程首发上市获得通过,从IPO申请获受理到成功过会,用时仅88天。中美博弈下,科技股做大做强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

当下政策对于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非常大,接下来还有沐曦集成、长江存储、壁仞科技等等科技独角兽企业,对科技板块的催化源源不断。下周芯片方向有望迎来情绪上的修复。

3、科技股大涨背后,大股东选择减持。

光模块明星股中际旭创,计划减持套现近22亿元。中际旭创股价已经高位震荡多日,如果不能进一步放量突破,机构分歧进一步加大,引发破位下行的风险,进一步扩散至整个CPO,算力硬件,科技方向,一连串负反馈连锁反应下,科技股将遭遇前所未有挑战。

周末,科技方向迎来多重利好!

1、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支持地方协同参与、共同建设。要强化算力资源供给支撑,继续力挺国产算力。

2、七部门发布“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规模化创新应用,助力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美好愿景。相关公司:浙江世宝,德赛西威。

3、存储市场缺货潮再升级:DRAM、NAND都缺,Q4及明年或继续涨价。叠加长江存储股改最新进展消息催化,存储芯片有望进一步活跃走好,不过相关标的短期涨幅较大,建议谨慎追涨。

节后将有三件大事:

10月底前发三季报,业绩预披露一般10月15日前,10月重磅会议和十五五规划方向。会议大概率围绕:地产、反内卷、刺激消费,科技等方向展开,重视反内卷方向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的公司,以及科技方向的内部轮动机会。重点关注三季报业绩超预期方向和个股,

资源股方向:铜和银股价持续走高!

周五铜和银相关标的逆势创新高,沪银期货主力合约大涨4%,报10965元/千克!

八部门: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强铜、铝、锂、镍、钴、锡等资源调查与勘探。有关部门正在加快研究如何加强对铜冶炼产能建设规范化管理具体措施。工信部等八部门指出:推动大宗金属消费升级。

随着AI与国防将电网置于能源安全核心地位,迫切的电网升级需求正使铜成为“新石油”。

高盛表示:“电网升级对金属需求量巨大:预计到本十年末,电网与电力基础设施将推动全球铜需求增长约60%,相当于新增一个美国的铜需求量,这支撑着我们对铜价的看涨预测——到2027年将达到10750美元/吨。”

在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背景下,AI对电力的巨大消耗下,重视铜和银相关公司估值重估带来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9

标签:财经   利好   下周   周末   科技股   科技   方向   指数   节后   电网   市场   箱体   全球   节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