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随着暮色降临,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内,一场名为“蘑幻夜花园”的大型沉浸式光影艺术夜游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即日起至10月8日,每晚18:30至22:30,这座京城五环内规模最大的植物园褪去白日的喧嚣,化身为一场融合自然野趣、前沿科技与深厚文化底蕴的光影秘境,为市民游客开启一段跨越奇幻与古典的夏夜奇遇。
“蘑幻夜花园”利用园区天然格局,规划了风格迥异、主题鲜明的南北游览区。
步入南门,一片由国内外新锐艺术家打造的“蘑幻森林”出现在视线中。造型各异、最高可达数米的巨型发光蘑菇艺术装置星罗棋布。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同造型的蘑菇伴随柔和光影的明暗变化,热情地与观众互动,灵感源于仿生学的设计让奇幻生物跃然眼前。
艺术家们突破想象边界。“梵高的蘑菇”将后印象派大师的经典笔触《星月夜》中流动的漩涡星光,“绘制”于菌柄之上,动态灯光精准模拟油画质感,让梵高笔下的星空仿佛在菌类上悄然生长,成为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而“星际蘑菇”则呈现出强烈的赛博朋克风格,荧光蓝紫的菌伞上布满酷似电路板的发光纹路,脉冲光波不时闪烁,宛如来自外星的信号发射站,将未来感十足的异星丛林景象呈现于观众面前。游客穿行其间,或坐在特意设计的巨型红蘑菇装置下,体验《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缩小药水”般的奇妙视角,伞盖下隐藏的迷你“疯帽子茶会”投影更添惊喜。
告别蘑菇森林,深入南区,“昆虫王国”的热闹景象扑面而来。先进的投影技术与精巧的机械装置相结合,模拟出草丛中“萤火虫”如碎钻般密集闪烁,树枝上“蝴蝶”、“蜻蜓”振翅欲飞,“蝉鸣”声声入耳的场景,奏响了充满生机的夏夜交响曲。设计师团队特别引入了环境香氛系统,让湿润的泥土气息、氤氲的水雾香与隐约的花香在空气中弥漫,配合精心录制的自然音效,打造出“会呼吸的夜晚”这一核心理念。主创设计师介绍:“在这里,蘑菇是大地长出的灯,花朵是植物举起的火把,游客不再只是旁观者,而是这场自然灯光秀的参与者与共创者。”
与南区的奇幻未来感形成鲜明对比,北区作为非遗花灯的主场,游客首先穿越一条流光溢彩的“彩虹隧道”,仿佛步入时光机,瞬间置身于古意盎然的灯市。古色古香的灯笼长廊下,微风拂过,灯影摇曳,朱红色的光影映照在游客脸上,拍照声此起彼伏,记录下这穿越千年的浪漫。长廊两侧,巧妙布置了与树木结合的诗词灯谜,邀游客驻足品读对答,平添文人雅趣。
沿丛林小径深入,成组的巨型绢纱画卷灯渐次点亮。精湛的裱糊工艺与灯光结合,让远山近水在绢面上“流动”起来,水墨丹青的意境在夜色中铺陈开来。核心灯组“鲤鱼跃龙门”气势恢宏,赤鳞金鳍的锦鲤造型灵动,配合水纹灯光投影,浪花飞溅,流光溢彩,寓意吉祥。整个北区宛如一座精心构建的灯火迷宫,每一步都踏在光与影、古与今的交界处,沉浸感十足。负责花灯制作的负责人介绍:“我们运用了传统扎制、裱糊、绘画技艺,结合现代LED光源,既保留了花灯的古朴韵味,又赋予了它新的生命力和表现力,让年轻人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了静态的光影艺术大赏,“蘑幻夜花园”还精心安排了丰富的动态互动体验,让夜晚“活”起来。
每日傍晚时分,在特定区域,热情的侗族姑娘会围绕着篝火造型的灯组,带领游客围聚成圈,跳起节奏欢快的民族舞蹈。熊熊燃烧的“火焰”,嘹亮的歌声,整齐的舞步,瞬间点燃现场气氛,让游客亲身体验浓郁的民族风情,释放压力,拉近彼此距离。
园区中心湖面则化身为天然舞台。运用激光投影、水幕、喷泉、火焰等综合技术的水上实景演出每日上演。演出以“水”为核心元素,“光”为画笔,或演绎唯美的自然传说,或展现动感的现代韵律。
“蘑幻夜花园”的启幕,不仅是世界花卉大观园在经营模式上的创新突破,更是为了发展繁荣夜间经济、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世界花卉大观园负责人表示:“我们力求突破传统灯光节的单一观赏模式,通过‘自然生态+前沿科技+多元艺术’的深度跨界融合,打造一个全感官沉浸、可玩可赏可互动的综合性夜游产品。它不仅能满足市民游客对‘治愈系’休闲体验的强烈需求,舒缓城市生活的压力,更能有效延长游客驻留时间,拉动餐饮、衍生品等二次消费,激活园区及周边夜间消费活力。”
随着暑期到来,这场将持续近三个月的“蘑幻夜花园”,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点亮北京夏夜、吸引市民游客纷至沓来的文化新地标,成为百姓今夏最“发光”的记忆。
来源 丰台区融媒体中心
丰台时报
记者 原梓峰 袁阳 视频剪辑 袁阳
来源:北京号
作者:北京丰台官方发布
更新时间:2025-07-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