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事件升级!供应商爆料,冻了2年的西兰花,海底捞盒马都在用

9个月的番茄炒蛋,保质期1年的风味鸡汤以及冷冻2年的“有机西兰花”,这谁吃谁不害怕!

就在西贝预制菜的事情越闹越大时,西贝直接把海底捞、盒马一起给拖下水。

原来他们的供应商早已覆盖了所有头部餐饮,这些冷冻食品或许早就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西贝大翻车

9月10日,罗永浩在北京顺义祥云小镇的西贝餐厅吃了顿饭,随手发了条微博:"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还死贵。"

就这么一句话,像是捅了马蜂窝。

要知道,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可是出了名的"硬气"。

之前多次在公开场合拍着胸脯保证,西贝坚决不用预制菜,100%现做现卖。

这话说得掷地有声,不少消费者就是冲着这份承诺,心甘情愿掏钱买单。

可能是觉得自己底气足,西贝决定来个"自证清白"。

9月12日,他们大张旗鼓地邀请媒体直播后厨,想用事实打脸质疑者。

结果呢?这场直播成了年度最尴尬的"翻车现场"。

镜头刚扫过后厨,网友们就炸了锅。

本该是热火朝天炒菜的地方,厨师们却在忙着从冷柜里往外掏袋装食材。

保质期9个月的椒麻鸡、18个月的海鲈鱼、还有那个让人震惊的24个月冷冻西兰花。

整整齐齐码在冷库里,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清清楚楚,有的甚至已经模糊不清。

更讽刺的是什么?就在镜头拍到一袋袋预制羊排时,厨师还在解释,这不是预制菜,是半成品。

网友直接怼回去:"拆袋加热就能吃的东西,不叫预制菜叫什么?叫魔法变身吗?"

还有一直宣传"有机蔬菜""营养均衡"的儿童餐事情。

带着这样的“高帽”,西贝的儿童餐价格自然也不便宜。

可直播里曝光的那些冷冻西兰花,包装袋上白纸黑字写着:保质期24个月。

有网友算了笔账:孩子才一岁半,吃的西兰花比孩子年龄还大。

好笑的是,西贝的宣传里明明说着"从田间到餐桌",还说有专门的有机蔬菜基地。

现在看来,这个"田间"可能指的是两年前的田间,这个"餐桌"中间还要经过冷库中转站。

当记者追问西贝店长时,对方的解释更是让人啼笑皆非。

这是用冷冻锁鲜技术保存的有机菜,不是大家理解的常规冷冻。

网友神回复:"哦,所以这是高科技僵尸,不是普通僵尸,我懂了。"

供应商"自爆"

如果说西贝的翻车只是个案,那接下来供应商的爆料,直接让整个餐饮圈都坐不住了。

这些给西贝供货的公司,可不是什么小作坊。

他们在"自救"的同时,顺带把客户名单都抖了出来。

海底捞、盒马鲜生、外婆家、胖哥俩……

几乎你能叫得上名字的连锁餐饮,都赫然在列。

最夸张的是那家供应羊肉串的公司,号称日产能80-100万串。

想象一下,每天有上百万串羊肉串从流水线上下来,然后分发到全国各地的餐厅,最后出现在你的餐桌上。

而这些羊肉串,按照西贝厨师的说法,"解冻后可以卖两天"。

供应海鲈鱼的公司才叫豪气,直接宣称"覆盖所有头部餐饮"。

这话要是真的,意味着你在任何一家知名餐厅吃到的海鲈鱼,可能都是同一条生产线上下来的"兄弟"。

而那个让人心惊的24个月冷冻西兰花,不仅供应西贝,还通过盒马、开市客等超市,以及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零售。

也就是说,这种"长寿"蔬菜,可能早就悄无声息地进入了千家万户。

还有西贝的定价,一直被消费者认为是业内的"天花板"级别。

以前消费者吃的时候还能自我安慰:贵有贵的道理,人家是现做的,用的是好食材,环境好服务好。

可现在呢?原来我们花高价买的,是从冷库里拿出来加热的"速冻食品"。

这么算下来,冷冻食材的成本比新鲜食材低30%-50%,西贝用着最便宜的原料,卖着最贵的价格,这利润率,简直是"一本万利"。

更讽刺的是,西贝一直标榜自己是"高端西北菜""匠心现做"。

现在看来,这个"匠心"可能指的是"匠心解冻",这个"现做"大概是"现场加热"的意思。

消费者的愤怒

面对消费者的质疑,西贝厨师的一句话倒是说出了行业"潜规则"。

"全国三百多家店,不可能天天杀羊。"这话听起来似乎有道理。

连锁餐饮要保证口味统一、供应稳定,确实面临挑战。

可问题是,你不能一边享受着规模化带来的成本优势,一边还要立"现宰现做"的牌坊。

其实使用预制食材本身不是原罪,很多快餐品牌都在用,消费者也能接受。

可你不能嘴上说"坚决不用",手上却用得飞起,明明是冷冻货,非要说是"锁鲜技术"。

这不是欺负消费者智商吗?

西贝事件发酵至今,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整个餐饮行业的"秘密"都被摊在了阳光下。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内连锁餐饮八成以上是预制菜。

从快餐到正餐,从中餐到西餐,预制菜已经渗透到了方方面面。

这背后的逻辑其实不难理解:

降低人工成本,不需要大厨,普通员工培训几天就能上岗。

保证口味统一,中央厨房统一制作,每家店味道都一样。

提高出餐效率,加热几分钟就能上菜,翻台率大大提高。

可问题是,当所有餐厅都在走这条"捷径"时,餐饮的灵魂——烟火气和手艺,去哪儿了?

事件闹到现在,消费者的诉求其实特别实在。

明明白白告诉我们,哪些是预制菜,食材来源、冷冻时长、检测报告都应该公开。

预制菜和现做菜,价格要有区别。

有网友建议:"就像买包装食品要看配料表一样,餐厅也应该公示食材信息。"这个建议获得了大量点赞。

确实,连速冻饺子都会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凭什么餐厅就能藏着掖着?

西贝这次“翻车”,与其说是被罗永浩吐槽翻的,不如说是被自己的“不诚信”翻的。

希望其他餐饮品牌能引以为戒,别把消费者当“速冻食品试验员”,也别把“工业化”当成“欺骗”的借口。

只有明明白白做生意,才能留住食客的胃,更留住食客的信任。

结语

西贝事件给整个餐饮行业敲响了警钟:在信息越来越透明的今天,任何试图糊弄消费者的行为,最终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要的真不多——别把我们当傻子,就这么简单。

参考文献:

1.澎湃新闻:《西贝创始人:没有一道是预制菜,明天起开放所有门店厨房,将起诉罗永浩》2025-09-11

2.极目新闻:《西贝门店回应“罗永浩吐槽西兰花保质期2年”:冷冻锁鲜保存的有机花菜,进后厨参观需持健康证》2025-09-13

3.福山区融媒体中心:《冻了2年的西兰花喂娃?西贝供应商黑料曝光,海底捞盒马都在用!》2025-09-22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30

标签:美食   爆料   海底   供应商   事件   消费者   餐饮   保质期   翻车   餐厅   匠心   鲈鱼   厨师   羊肉串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