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李 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检验科主管技师
陈 惠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检验科主任技师
在开始正文之前,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过以下这些情况:
抑郁、无精打采、易激惹;
身体容易疲惫、肌肉疼痛、四肢无力;
反复感冒;脱发。
如有以上情况,那就需要测一测维生素D水平了。
如何检测维生素D是否缺乏
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它会在肝、肾转化为骨化三醇,作为一种激素进入血液循环,可调节钙、磷的吸收,促进骨骼的生长和重构。若婴幼儿缺乏维生素D,则可能导致小儿佝偻病。
那该如何检测自己是否缺乏维生素D呢?
维生素D主要以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形式存在于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中。一般来说,大家可通过测定25(OH)D3水平来判断是否患有维生素D缺乏症。根据2018年最新发布的《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临床应用共识》,将诊断标准分为以下几类。
正常水平:25(OH)D3≥30微克/升。
不 足:即高危人群,25(OH)D3在20~30微克/升。
缺 乏:25(OH)D3在10~20微克/升。
严重缺乏:25(OH)D3<10微克/升。
只对慢性肾病患者和患有其他可影响维生素D及磷酸盐代谢的特异性疾病(如慢性肾功能不全所致的肾性骨营养不良、严重的肝功能损伤导致的佝偻病/骨软化症等)患者,建议通过测定1,25-二羟基维生素D【1,25(OH)D2】水平来判断有无维生素D缺乏症。
为啥25-羟基维生素D会偏低
维生素D摄入不足:平日喜食素不喜食肉,或不喜欢吃富含维生素D的鱼肝油、动物肝脏、鸡蛋等食物的人群,容易导致维生素D摄入量不足,出现25(OH)D偏低的情况。
阳光照射不足:若日常晒太阳不足,会导致体内维生素D合成不足,造成25(OH)D偏低;使用防晒系数(SPF)>30的防晒霜可降低日光维生素D的合成。
肝肾疾病:维生素D需要在肝、肾中转化为活化状态,才可以发挥作用,当患者患有肝功能损害、肝硬化、慢性肾病等时,容易导致维生素D无法激活,引起25(OH)D的偏低。
偏低该怎么办
饮 食:可进食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主要包括鱼肝油、海鱼、动物肝脏(如猪肝、鸡肝、羊肝等)、蛋类(如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等),以及奶类(如牛奶、羊奶)。
药 物:可通过补充维生素D片和钙片改善症状,如骨化三醇胶丸、维生素D2或维生素D3等。建议每周补充50 000单位的维生素D2或D3进行治疗,连续治疗8周,以使25(OH)D水平达到≥30纳克/毫升的目标,接下来可通过维持治疗来维持该水平(即对于19~65岁的成人,建议每天至少补充600单位的维生素D,≥65岁的老年人建议每天应用至少800单位的维生素D)。
生活习惯:日常可多晒太阳,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改善25(OH)D偏低的症状;还可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增强体质,对身体也有一定好处。
当然,维生素D并非越多越好。因维生素D的中毒剂量虽然尚未确定,但摄入过量的维生素D可能会产生食欲缺乏、体重减轻、恶心呕吐等副作用,严重的维生素D中毒可导致死亡。因此,还是要定期检测25(OH)D的水平,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本文原创首发:家庭用药杂志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