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余雅琴 通讯员 姜涛 长沙报道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过梧桐叶隙,洒在芙蓉区唯爱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中心的窗台上。五岁的孤独症患儿辰辰(化名)轻轻握住小伙伴的手,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是他生命中的一次伟大跨越。不远处,他的母亲泪光闪烁——这是期盼了3年的温暖瞬间。在星城长沙,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静默地发生,如同一首首生命的赞歌,谱写着这座城市最动人的乐章。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残疾人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国家《“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平等、参与、共享、融合”的核心目标,湖南省紧随其后,提出“最为友好、最为友善”的残疾人事业发展愿景。在这一宏大背景下,长沙市以“省内一流、中部领先、全国有影响”为总体目标,全面实施《长沙市残疾人友好型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将顶层设计细化为具体实践,用五年时间书写了一份充满温度与力度的民生答卷。
从湘江之滨到岳麓山下,从社区网格到乡村院落,长沙以制度创新为基石,以精准服务为脉络,以社会融合为底色,推动残疾人事业从“保基本”向“促发展”跨越,从“特惠扶持”向“友好共建”升华。五年来,这座城市以“平等、参与、共享”为墨,以真挚关爱为笔,在星城大地上描绘出一幅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从湘江之滨到岳麓山下,从康复机构到社区巷陌,长沙用行动诠释着,让每个生命都焕发出独特的光彩。
制度创新: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的政策闭环
“十四五”期间,长沙先后出台20余项政策文件,构建起覆盖全面、衔接有序的政策体系。其中,专职委员制度的创新实践,让基层残疾人工作队伍实现从“有人办事”到“专业办事”的跨越。175名专职委员如毛细血管般深入街镇和社村,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米”。
宁乡市喻家坳乡残联专职委员宋结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证。她的脚印深深浅浅地印在辖区每个残疾家庭的门槛上,从为肢体残疾人家中安装扶手,到帮助申请创业贷款,她用真诚服务赢得了残疾群众的信赖。“把残疾群众当亲人,他们就会把你当家人。”宋结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基层残疾工作者的心声。
与此同时,长沙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实现残疾人证“一件事一次办”,常态化开展上门评残服务。在雨花区,残疾人专职委员周喜红独创的“三必访”工作法,让服务从未出现“空白区”。
五年来,全市累计走访慰问、临时救济困难残疾人4.5万余人次,有效缓解了残疾人家庭的燃眉之急。正是这些基层实践,让冷冰冰的政策条文变成了暖融融的民生温度。
这些制度创新和实践探索,共同构筑起长沙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从政策体系的完善到服务网络的构建,从专业队伍的培养到智慧服务的推广,长沙正在打造一个更加温暖、更具活力的残疾人事业发展模式。
康复服务:从“生命支撑”到“全周期关怀”的体系重构
对于孤独症儿童家庭而言,康复意味着希望的重新点燃。五岁的辰辰(化名)在唯爱特殊儿童融合教育中心经过系统干预,从完全不与人对视到主动牵手小伙伴,这样的转变见证了长沙康复服务的精准高效。
这样的希望之塔,在长沙已星罗棋布。
“十四五”期间,长沙累计为近10万人次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精准康复服务率达到100%。全市建成54家定点康复机构,其中省级五星机构3家、四星机构9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长沙康复模式”。累计为超过2.5万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历年均超额完成省定任务。2024年创新推出的“康复服务进校园”项目,更是将专业康复资源直接送到普通学校,让特殊需要儿童在融合环境中茁壮成长。

这些制度创新和实践探索,共同构筑起长沙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从“光明·关爱”项目让8000多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到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训练营”帮助伤友重拾生活信心;从2025年启动的社区康复站建设将服务延伸至社区,到构建起覆盖全域的康复服务网络;从为2万多名残疾人适配基本辅具2.6万多件,到开福区、宁乡市等4个辅具服务中心的建成——长沙用实践证明:专业的康复服务不仅是对生命的支撑,更是对希望的守护。
这些点滴进步汇聚成河,彰显着长沙在残疾人康复服务领域的创新与担当。从机构康复到社区延伸,从专业干预到家庭支持,长沙正在构建一个全方位、全周期的康复服务体系,让每一个生命都能获得应有的尊重与发展机会。
就业创业: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价值升华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雨花区“美丽工坊”,听力障碍的莉莉正在精心制作手工艺品。从曾经的自我怀疑到现在的技术骨干,她的转变印证了这个古老智慧的真谛。“现在我能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这种感觉无比美好。”莉莉的话语中洋溢着自信。
这样的自信,源于长沙创新的“创业孵化+技能培训+就业安置”三位一体帮扶模式。在望城区,肢体残疾的张先生通过残联提供的创业贷款开起了网店,不仅实现了自食其力,还带动了其他残疾人就业。“这份事业让我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张先生的经历,正是长沙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的缩影。技能培训精准发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培训超7000人次,涵盖电子商务、数据标注、非遗技艺、手工制鞋等新兴与传统领域。创业扶持力度空前,创新金融助残模式授信金额超5000万元,五年共扶持456名残疾人创业,发放补贴700万元。

技能培训精准发力。

数据标注基地培训。
“十四五”期间,长沙就业年龄段残疾人就业率从40.89%提升至55.23%,全市稳定就业残疾人超3万人。这一成绩的背后,是多元化就业渠道的全面打通:通过按比例安置、集中就业、辅助性就业、灵活就业等多元渠道,新增残疾人就业数千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置作用凸显,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全部达标,定向招录残疾人公务员20人。
教育是赋能的基石。长沙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稳定在98%以上,“一人一案”的入学安置机制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正如孔子所言:“有教无类”,长沙的特校与职业高中联合开设的残疾人职高班,为残疾学生铺就了从校园到职场的康庄大道。
这些创新实践印证了一个真理:当给予适当的支持和机会,残疾人同样能在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技能培训到创业扶持,从教育保障到就业服务,长沙正在用行动诠释“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深刻内涵。
无障碍环境:从“物理通行”到“心灵相通”的城市变革
“城,所以盛民也。”长沙将无障碍理念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家住开福区的肢体残疾人陈先生感慨道:“现在出门再也不用忐忑不安,完善的无障碍设施让我可以自信地走出家门。”
长沙市残联通过市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会广泛开展“体验式”无障碍督导,让残疾人成为城市建设的“质检员”。视障人士李女士带着记者体验新建的盲道系统时指出:“现在的盲道真正考虑了我们的使用需求,连转弯处的提示砖都设置得很到位。”这种“以用促建”的做法,体现了城市治理的智慧。

无障碍校园建设。
在长沙县,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的故事同样感人。肢体残疾的王大爷指着新改造的卫生间说:“这个扶手看起来简单,却让我能够独立如厕,找回了很多尊严。”五年来,长沙投入2700余万元完成4500余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每一个细节的改变,都在为残疾人打开通往世界的窗口。200名残疾人体验员化身城市“质检员”,整理出282个(类)问题并督促整改,真正实现了“用脚步丈量城市温度”。
这些细致入微的改造,彰显着长沙在城市治理中的人文关怀。从硬件设施的完善到服务软环境的提升,从物理空间的无障碍到信息交流的无障碍,长沙正用匠心精神构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包容性城市。
精神文化:从“被动受助”到“主动发光”的生命绽放
在2025年长沙市首届残疾人艺术汇演的舞台上,视障乐手李先生用一曲《战马奔腾》二胡独奏打动全场。“虽然我看不见光,但我可以用二胡,传递自强自立的声音。”他的话语,道出了残疾人精神文化建设的真谛。
五年来,长沙投入350万元扶持10个残疾人文化艺术体育基地,广泛开展“残疾人文化周”“五个一”文化进家庭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成功举办听障人朗诵比赛、肢协红色主题活动、盲人诗词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体育赛场同样是残疾人绽放精彩的舞台。2024年巴黎残奥会上,长沙运动员夺得2枚金牌,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盲人柔道运动员小刘在赛后激动地说:“这块金牌不仅属于我,更属于所有支持我们的人。”这种拼搏精神,正是城市精神的生动体现。

体育赛场同样是残疾人绽放精彩的舞台。
更令人感动的是,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从受助者转变为助人者。在天心区,“银龄助残”志愿服务队中,低龄老年残疾人正结对帮扶高龄重度残疾人;市残联组建的长沙市残疾人事业“星城追光者”宣讲团里,优秀残疾人代表用自身经历激励和感动了无数的青少年学生、机关干部和市民朋友。这种“用生命影响生命”的善行义举,正在星城大地蔚然成风。

从文化艺术的熏陶到体育竞技的拼搏,长沙正在构建一个让每个残疾人都能发光发热的舞台。
当残疾人获得平等发展的机会,他们不仅能实现个人价值,更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从文化艺术的熏陶到体育竞技的拼搏,从志愿服务参与到社会公益实践,长沙正在构建一个让每个残疾人都能发光发热的舞台。
回望“十四五”,长沙残疾人事业走过了一条从制度创新到实践深化、从基本保障到全面发展的不凡历程。这座城市用五年时间证明:残疾人事业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不仅是政府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
从完善社会保障到促进就业增收,从优化康复服务到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长沙的每一步探索,都在诠释着“平等、参与、共享、融合”的深刻内涵。在这里,政策力度与人文温度相得益彰,制度保障与个体奋斗相互成就,城市发展与残疾人福祉同步提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长沙将继续以建设残疾人友好型城市为目标,让每一位残疾人都能在这片“最为友好”的土地上,拥抱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因为在这里,光之所及,皆有希望;心之所向,终将抵达——这不仅是城市的承诺,更是文明的底色。
更新时间:2025-11-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