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南京市第十届青年大学生创业计划书大赛决赛及颁奖典礼在南京工程学院举行。历经5个月,16个精英团队脱颖而出,在最终舞台上同台竞技,碰撞灵感、链接未来。本次大赛由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南京市职业技术培训指导中心、各区(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承办。
16个团队亮真招,项目紧扣产业发展民生需求
第十届青年大学生创业计划书大赛自5月启动以来,累计收到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等41所院校的405个项目,涵盖了科技、环保、文化、教育、农业等多个领域。经过激烈角逐与精心筛选,16个精英团队脱颖而出。
据了解,本届大赛参赛项目有三大突破:一是技术创新深度提升,项目涉及自主专利或核心技术程度高,摆脱“同质化”困境;二是产业融合度更高,多数项目能精准对接南京四大攻坚产业需求,落地可能性强;三是团队结构更合理,不少项目实现“技术+市场+管理”复合型人才配置,为项目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出血是因血管破裂导致的血液泄漏,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如何实现速效止血,尤其是高压动脉出血等,是亟待解决的全球性医学难题。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专业大三学生席湘灵带着团队的创新方案给出了破局思路,“我们首创了‘速凝通’多酚-丝素蛋白超分子纳米材料。可以在2分钟内有效控制动脉出血,无需按压即可牢固粘附于出血创面。目前项目的技术成熟度较高,已经完成了从实验室研发到中试放大的关键过渡,具备了产业化的基础。”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大四学生张泽栋团队,则把目光投向了宠物健康领域。“现在养宠家庭越来越多,皮肤病是宠物常见问题,我们针对性研发了原料药和纳米银喷雾剂,两者搭配就是一套完整的皮肤病防控体系。”说起项目,张泽栋底气十足,“和同类产品比,我们抑菌效果更强,价格还能便宜40%,目前也进入了中试放大阶段。”这次参赛,团队有个“小目标”:希望能把项目落在南京,尽快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南京生物医药谷的政策环境都特别吸引我们,学校也全力支持我们在这儿扎根。”
三维扶持护航,十年赛事培育南京“双创”主力军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京市青年大学生创业计划书大赛自2015年创设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十届,历经十年发展实现三大跨越:一是从“市级赛事”升级为“南京都市圈区域性赛事”(其中2届赛事扩大至都市圈范围),影响力辐射苏皖周边城市;二是从“单一比赛”拓展为“‘训-赛-服’一体化平台”,赛前有培训、赛中有展示、赛后有扶持;三是从“小众参与”变为“大学生创业标杆赛事”,累计吸引2000余个参赛项目,120个优秀项目斩获奖项,60个项目在人社部门扶持下成功落地,成为南京“双创”事业的主力军。
相较于往届,第十届大赛进一步突出“人才+产业”深度融合:一方面引导项目聚焦南京重点产业需求,降低落地适配成本;另一方面通过“赛事对接园区、项目对接资本”,让人才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实现“创业项目为产业赋能,产业发展反哺创业”的良性循环。
针对本届大赛的获奖项目,市人社局明确后续将提供“政策+服务+资源”三维扶持。未来,南京市各区人社部门将继续以赛事为纽带,深化“校地企”三方合作:一是联合在宁高校优化创业培训课程体系,通过创业项目制或新研发等形式将“南京重点产业需求”融入教学内容,提升培训精准度;二是整合产业园区、投资机构、创业导师等资源,构建“创业培训—赛事选拔—孵化加速—市场对接”全链条创业服务体系;三是持续举办创业大讲坛、项目对接会等活动,为青年大学生创业搭建更多交流展示平台,真正实现“让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在南京能创业、创成业、创好业”,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篇章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徐苏宁
(主办方供图)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