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成想,2025年众多明星开启个人演唱会,可接二连三传来的,却是舞台坠落的消息。
既不走运又走运的张靓颖,明明在41岁生日当天,想好好庆祝、投入表演。
然而正是因为过度投入,演唱之时完全没有看到升降台的边缘。
当她抬头反应过来时,一只脚已经踏了出去。
此时,脚踩高跟鞋的张靓颖能做的,只有调整姿势、听天由命。
从约2米高的台子上正面摔下,观众听到话筒传来的“轰隆”一声,张靓颖也坐在地上了几秒钟。
不过当她拿起话筒报平安时,传达更多的是自己的幸运:是这个姿势幸运。
因为她面朝升降台台阶,所以避免了脑部受伤,如果当时张靓颖是背朝台阶,后果将无法想象。
尽管仅仅间隔了20秒的时间,张靓颖就起身继续演唱,气息音准都未受影响,甚至在之后还完成了高强度的唱跳曲目。
但演唱会结束后就医,伤势为:手腕明显红肿、腿部大面积淤青无骨折。
显然,她只是不想让台下的观众担心。
更何况,早在2015年的演唱会上,张靓颖已经发生过一次高台坠落事件,当时身体已经留下永久性的腰伤。
两次伤势叠加,观众隔空呼吁张靓颖养伤,也是情理之中。
而相比起来,张靓颖看似无皮外伤,似乎在近久摔落的明星中,真的算是幸运的。
不久之前,杨宗纬在演唱会上,也发生了意外。
当时杨宗纬投入演唱《越过山丘》,不料舞台机械装置突然后退。
以至于并不知情的杨宗纬突然踩空从约2米高台侧身跌落。
由于毫无准备,杨宗纬落地时疑似头部着地,当场便短暂昏迷,表情痛苦,很快被工作人员搀扶离场送医。
现场医疗团队紧急吸氧救治,通过急救通道送往重点医院。
最终对于杨宗纬此次意外的诊断是:右手骨裂 、 6根肋骨骨折,背部一根肋骨伤势最重。
即便一个月后,也无法平躺睡觉,只能侧卧。
而对于此类舞台装置切换带来的风险时刻,刘德华也算是实实在在经历过的。
之前众人大赞他敬业,是其为了呈现更精彩的舞台,不惜在高台冲刺滑跪,停下来时,几乎有半个身子都已经在高台之外。
令台下观众直呼惊险。
如果说这是人为设计,风险还在可控范围,但在一次表演中,刘德华明明好好走在舞台上唱歌。
结果脚边的地面上却突然莫名出现了一个大洞,此时刘德华的一只脚正踩在洞上。
当场刘德华就因为失去平衡而摔倒,但是好在刘德华反应够快,及时趴下才没有酿成大祸?
林俊杰演唱会上也有类似事故发生,升降台突然起落,导致伴舞摔倒,差点被夹缝夹住。
相较而言,张杰就没那么幸运了。
在演唱会上,他身处一个高空外挂电梯升降装置中演唱。
可万万没想到,装置突然出现故障,极速降落,失重加上毫无准备,张杰直接被重重地砸在装置里。
虽然张杰仅停顿数秒便起身继续演唱,坚持完成3小时演出。
但据现场观众透露,张杰背部着地受伤,同时手部被夹伤,当场血流不止,后缝合了20余针。
最后诊断为腰部轻微腰椎横突骨裂。
就算是这样,在舞台事故中,也已经算是幸运。
毕竟在此之前,有的人因此高位截瘫,有的人甚至当场丧命。
2022年7月28日,香港男团MIRROR在红磡体育馆开演唱会。
当时成员吕爵安和卢瀚霆正在表演合唱环节。
舞台上方一块约4米×4米、重达600公斤的LED屏幕意外从高空坠落。
直接砸中了两名正在表演的舞蹈演员李启言和张梓峯。
两人伤势一轻一重。
轻的,盆骨及颈椎受伤,但经过治疗无大碍。
重的,头部和颈椎遭受了重创,被诊断为颈椎第四节爆裂性骨折、脑出血,最坏情况可能导致颈部以下瘫痪。
即便经历了手术和长期留院治疗,他的身体仍然无法自主调节体温、大小便,并且需靠轮椅行动。
如此之重的大屏,虽然能活下来算是足够幸运,但是作为一位舞者,下半身没法自控,无疑是已经严重影响了他日后的生活和工作。
再严重的,就令人不得不想起已逝23年的黄家驹。
当初Beyond乐队在香港乐坛遭手到了严重的商业排挤,曾连续六年输给偶像组合草蜢,此情形之下,被迫赴日寻求发展。
然而就在他在日本东京富士电视台录制综艺节目《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时,发生了意外。
由于当时的舞台湿滑且背景板支架松动。
黄家驹和主持人内村光良一起从约3米的高台坠落。
黄家驹因头部着地,当场昏迷,而主持人则是佩戴了安全帽仅受轻伤。
送医后,黄家驹被诊断为急性脑出血、颅骨骨折、脑挫伤。
昏迷整整6天,最后抢救无效,离开时才31岁。
此事在当时引发了强烈的影响,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事情已经过去了20多年,关于舞台安全的角度,依然没有得到很大改善。
就拿张靓颖这次坠台来讲,她所站的高台约有2米高,在昏暗的灯光下,竟然没有任何明显的提示标识、也没有护栏。
而按照国标规定:“0.8米以上舞台需要装护栏。
显然,相关部门并没有把明星们的演出安全真正放在眼里。
这不禁令人想起之前在某次跨年晚会的表演舞台上,为了打造震撼效果,王一博直接来了个“飞天”表演。
当天,他在约50米高空吊威亚完成边唱边跳的高难度演出,视觉震撼,收视登顶,播放量迅速破亿。
然而演出之中,细心的观众们却意外发现,王一博威亚绳索一侧的安全扣并未扣紧。
要知道,当时在高空,王一博是有一些转身、摇晃的肢体动作。
此情况王一博当下是否知晓我们不得而知,但他凭借强大的核心力量、气息控制,完美地造成表演,平稳落地。
只是众人每看一次都后怕:幸好没有发生意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至此,不难看出当下内娱舞台的一个“畸形”现状,歌手们的“敬业假象”被戳穿。
每一个行业都卷,包括演员和歌手。
于是,这些年的演唱会,大家才会换着花样拼创意、拼舞美、拼话题度。
比如汪苏泷演唱会的游乐场舞台;
再比如明明已经人到中年,还卖力对凳子跳舞博关注的林峯。
总之,明星们各寻路子,只是偏偏大多数人则不把真正精力花在演唱功底上。
以至于各类晚会,即便是专业歌手,抢拍的抢拍、跑调的跑调、假唱的假唱,笑话频出。
也难怪网友们纷纷调侃:去看看刀郎的演唱会,肯定没有坠落的风险。
第一,舞台就是一个大平台,没有所谓的升降台、机械台。
第二,他就坐在那儿静静唱,何来“失足”。
如此之大的安全问题,真的是主办方疏忽?还一而再再而三疏忽?
有观众表示:演唱会要是有护栏,岂不是会遮挡视线?那么贵的票,要是站在台下被栏杆遮挡,谁能愿意呢?
还有人觉得:每一个职业都是利益和风险并存,明星之所以卷舞台,也是因为演唱会的收入丰厚,如此丰厚的收入之中,承受一些受伤风险又算什么呢?
对此,个人觉得:
当下大众审美都在不断提升,在演唱会舞台舞美上下功夫,理所应当,但是,应该有合适的方式,而不是盲目追求黑暗效果。
就拿央视春晚的舞台来说,每一年不也都让观众看得赏心悦目?但是其舞台设计,不仅敞亮,而且安全。
如果歌手们的演唱会按照这个标准设计,想必会大大降低风险。
另外,作为歌手,不论舞台再怎么花哨,也不如把自己的专业基本功练好。
舞台设计再丰富,如果开口就让人难以忍受,也失去了演唱会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就拿当下的歌坛来说,能够次次顶住舞台考验,无论全开麦还是清唱都不跑调、“不翻车”的歌手真的不多,周深算一个。
显然,即便他每次表演不搞花里胡哨、不唱跳,依然能得到观众们的喜欢。
所以归根结底,明星演唱会舞台安全该重视,另外,歌坛当下的“畸形现状”,也该重视了。
更新时间:2025-10-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