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算过,一年365天,我们真正陪在父母身边的时间有多少?掰着指头数,除了春节那几天,好像真剩不下什么了。
时间这东西,Z是公平,也Z是残忍。它从不跟任何人打招呼,就把我们从一个追着蜻蜓跑的毛头小子,变成了一个在电话里只会说“一切都好”的大人。
小时候总觉得世界那么大,B须出去闯一闯,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才算没白活。可真等自己扎进了人潮,才发现Z让人惦记的,还是家里那盏昏黄的灯,和妈妈唠叨的声音。

就像今年中秋,我又没能回家。两个姐姐也一样,都出去打工了,三个姐妹像被撒出去的种子,在各自的土地上扎根,却离Z初的那片土壤越来越远。
节日,对我们来说,更像是一个提醒,提醒我们该给父母打个电话了。电话接通,妈妈的声音还是那样,带着点熟悉的沙哑,问我吃得好不好,穿得暖不暖。我嘴上应付着,心里却有点发酸。
挂了电话,我打开手机,给妈妈的账户转了500块钱。我知道,这点钱在大城市里,可能就是一顿饭、一件衣服的钱,但对她来说,这更像是一种信号。孩子在外面,心里还惦记着她。
发完红包,我忍不住笑了。想当年,自己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愣头青,觉得谈钱俗气,认为陪伴才是Z长情的告白。
可现实呢?我们连陪伴都成了一种侈品。这500块,哪是钱啊?这分明是我的一份愧疚,一份思念,一份“妈,对不起,今年又回不去”的笨拙表达。
老话讲得好,“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年轻时听着像句口号,现在品品,每一个字都扎心。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总觉得等自己功成名就了,再好好报答父母也不迟。

可我们忘了,父母的衰老,是按天计算的。他们的黑发,是在我们一次次“下次一定”的承诺中,悄悄变白的。
说到底,我们拼死拼活地追求所谓的“不平凡”,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在朋友圈里晒出几张光鲜亮丽的照片,还是为了在同学聚会上能挺直腰杆?或许,真正的幸福,根本就不是站在山顶上接受万人瞩目,而是在爬累了的时候,能回头看到山脚下有人为你亮着一盏灯,锅里还温着一碗汤。
那500块钱,买不来时光,也弥补不了缺席的陪伴。但它像一根风筝线,一头系着我这个在空中飘摇的风筝,另一头,紧紧攥在妈妈手里。无论我飞得多高多远,只要这根线还在,我就知道家的方向。

所以,别再等了。别总想着“以后”。给家里打个电话吧,就现在。听听他们的声音,哪怕只是聊几句无关紧要的废话。因为人生这场盛宴,Z珍贵的,从来都不是那些昂贵的“主菜”,而是那些看似不起眼,却能暖到心底的“家常小炒”。珍惜当下,这四个字,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来得实在。
更新时间:2025-10-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