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熄火后,明星集体炒“课”了:换种姿势收割流量

前阵子,抖音主播圈有个小变化,不少以前带货的明星悄没声儿地关了直播间,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精致课程海报,好几百一门,居然还真不少人掏钱。

明星不带货了,都去“教课”了,是生意难做了,还是另有玄机?
先说句大实话:直播带货,的确不是铁饭碗。
以前抖音搞带货,为吸引用户眼球请几个明星出来站站台,几分钟搞定销量上百万的更是不少。但现在套路越来越深,风险也越来越大。哪怕你再红,也扛不住一个“假货争议”或者一场GMV造假风波。


就连最近风头正火的大主播都接连翻车,明星更不敢随便下场搞促销,带的是产品,一出问题砸的可是自己的脸。

和这种劳心又冒风险的买卖比,给自己包装成“知识导师”、坐等粉丝买单课程,稳定多了。

没进过直播间你可能还真不知道,这一波卖课浪潮,其实玩得没比艺名包装浅多少。

向太先来一波“上层人脉秘笈”。视频刷下来,动不动就“45年前高人的一句话”、“普通人如何拓展人脉”,看似厚重,其实套路好懂,就是讲她跟名人怎么来往的。

价格呢?399块,不退不换。有个啥电子“闺蜜卡”,名字听着挺温柔,具体干嘛没人知道。

伊能静稍另辟蹊径点,主打女性自我成长路线。
名字叫《30堂高能量女性成长课》,听起来挺有范儿。
不过内容也逃不开“原生家庭”、“高情商婚姻”这些公号烂梗。
关键是,相似内容她自己公众号早讲了N遍,现在磨个洋词就拿来卖,多少有点重新换皮炒旧货的意思。

导演王晶也登场了,人家是来教你——做短视频和打造个人IP。教创作这事不夸张,他确实干电影几十年,但正版拍电影和爆款短视频,一字不漏。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几位可不是靠内容吃饭的。他们的“课”真正卖点就俩词:他们本人。

买的是课程文件,听的是明星八卦。知识甚至可能未知,但娱乐感没少。

别以为明星搞知识付费真是认认真真下场搞教育,其背后的团队,早已经练得滴水不漏。这些课程多半不亲自写稿、讲课,只要把名字、照片挂上合适的位置,再上几场宣传直播,就可以等着收钱了。

但大部分内容根本不经打,有点像用美图APP修到发光的人像,看着是闪,嚼起来一口空。

要是买课学真东西的消费者,指望花几百块就攀上人脉、实现情绪自由,买完一看目录:第一节 换个头像,第二节 微笑要温暖…那尴尬真的不是一点点。

过去他们卖面膜卖口红,现在改卖经验卖人生,但逻辑没怎么变过,都是把自身影响力变成钞票。

倒也不好全盘否定。影视行业寒冬真实存在,不少艺人接不到戏,要么就靠流量自救。电商平台本事也高了,课程收入不看食品质保期,不担心售后投诉,符合平台利益,也安全。


更何况,现在懂得吃教育付费这碗饭的不光是大众大学生。调查显示,中国33~45岁女性是知识付费最活跃人群之一。

他们看得比那些流量娱乐逻辑更明的就是:你和明星永远无法“平等”,但冲399,你可以有十五节“听她们聊聊天”的权利,而这就够了。

不是说大家真不理性,其实很多消费行为,从不是“值不值”问题,只是“值不值我”而已。

像吴彦祖那种粉丝,还没导师开口先得感动一波“终于等到他”。就算他课程大部分由他人主讲,那也更像买了张“入场券”——好像离世界名人俱乐部,只差一个视频了。

哪怕心理上不是学习,而是消费“虚拟陪伴”,一样会有成交。

汪峰搞音乐课那一波,让不少学习者能置换偶像滤镜,在成长与梦之间找到个乌托邦。知识含金量怎么样另说,通过这些课程,它让某些人生看起来,终于又开始上扬。

明星卖课这一热风,短时间内看不到尽头,只能说,生意换了轨,割草也换了镰。

咱们普通人与其揪谁在“炒作”,不如去看看自己,支付按钮是什么时候变成了心理归属?

课程可能收货不多,但现实是,只要他们能撬起流量,平台就愿意看,粉丝就愿意撑,生意就继续做得风生水起。

那你怎么看明星卖课这股风潮?你为谁课单过?欢迎评论区放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4

标签:科技   姿势   流量   集体   明星   课程   人脉   知识   内容   视频   粉丝   生意   割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