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制造手机横扫美国,中国跌至25%,而真正的美国制造几乎为零

文|Timi

之前,中国靠制造业在世界市场打出名堂的时候,美国是相当骄傲的。

他们认为掌握技术的国家处于大脑地位,被支配的四肢毫无思想。

因此在欧美很多国家里面,留下了一个“制造业低端”的刻板印象。

现在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美国争当“小弟了”,他们力挽狂澜,想让制造业回流有了小小的成绩。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洲一家名叫PURISM的公司,正在生产组装一款名叫Liberty phone的智能手机。

研发制造生产都在本土,它的“嫡亲”位置相当特殊,定位就是美国制造。

这是不是意味着制造业的这碗饭,美国要自己端了呢。

“Made in United States”

曾经的美国也享受着实干家的荣誉,他们拥有最完善的工业体系。

像军用武器,美国制造绝对是外来购买者必选的产品,连可口可乐,美国当初也没有代工,全部是自家出产。

当时的美国很多产业都处于蒸蒸日上的状态,根本没有所谓的体力劳动羞耻文化。

到了今天,美国的制造业凋零了,不是他国抢饭碗,而是美国自己不干,只想挣“知识费”跟“中间差价”。

该趋势会出现在美国,不让人觉得意外,毕竟殖民地文化就是靠剥削。

在美国制造业逐渐缺位的空档期,中国掘地而起,并且迅速成长起来了。

中国制造业有多么强大呢?等到西方欧美国家意识到,中国廉价劳动力也能积累发展资本的时候,他们想要撤回订单,已经无路可选了。

但特朗普上台以后,来了一个长痛不如短痛,想要让中国的制造业王国位置也化为泡影。

来看一个数据,中国组装的智能手机在美国市场上占比已经下降到25%了,而印度生产线出来的手机,在美国市场上占比高达44%。

这是要“借刀杀人”。

一部iPhone手机要生产出成品,前期的步骤非常多,像供应商多达187家,他们提供过来的零部件像拼图一样,慢慢组成了一部手机。

韩国的显示屏跟触控层、印度的螺丝、中国的铝材跟切割工艺,都是美国苹果手机离开不了的元素。

他们手中牢牢掌握的最大王牌只有一张,那便是芯片。

因此,美国想要让苹果手机“归宗认主”,根本不可能,除非给每个购买苹果手机的客户发一张芯片便能了事。

在者,美国苹果手机不想再跟中国合作,也更不可能。因为苹果手机电池的原材料,需要稀土,其他部位的零部件想要高性能,也要用稀土。

来看一下苹果手机现在组装的成本,大概在十美元左右,这是放在中国廉价劳动力丰富的劳动市场上,才有的工价。

在资本主义美国,让美国人民自己组装苹果手机,那么一部苹果手机的成本立刻会上涨到3500美元。

到时候,美国本土贩卖的苹果手机,价格也可能破万,怎么能卖得出去呢?

加上美国自身早已有“不可能从事高强度的流水线工作”的思想文化了。他们不可能把自己局限在流水线上进行机械重复的劳动。

不然,零元购也不会成为美国街头的常态现象。

美国街头的奢侈品店最可能的清空是来自于零元购顾客。

这些人,往往没有稳定的工作,因为他们如果从事车行洗车、餐馆端盘子、流水线上打工这些工作,根本满足不了生活需求,因此就像奢侈品转卖。

社会风气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可能用几年时间就能改变。

“Made in India”

学习复制超越是一条能让人进步的路。印度现在便在走此路。

他们想要超越中国,就先把中国当成模仿目标。

特别是在制造业方面,印度有中国无可比拟的优势,他们的劳动力更廉价更丰富。

苹果公司能跟印度合作,在印度投资生产线、聘请印度工人组装,的确是一个好的选择。

现在苹果公司有了一项计划,新款iPhone手机17的组装业务已经预定要给印度了。

或许,未来美国品牌的产品都有可能全部出自印度。

总的来看,想要把利润最大化的美国,目前是没办法让制造业回流的。

他们舍不得廉价的劳动力。

对中国而言,现在已经成长起来了,到了即便没有外来外贸组装加工订单,国内需求也足以支撑流水线就业岗位。

Purism作为美国制造业重新兴起的试水作品,能不能跳出水花呢。

从售价来看,Purism手机只卖2000美元,跟同个旗下的librem5(在中国组装制造)对比起来,贵了1200美元,可以确定,它贵在人工费。

因为Purism手机只有4 GB的内存,跟现在人们都想追求1TB的内存来看,Purism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

可是,Purism的老板却坚信这款手机在美国市场上盈利了,它只需要用来证明美国未来有可能先让手机制造业回流就可以了。

盈利两个字对美国来说的确是好消息,但小范围的成功根本不能够代表最后的胜利。

舍开了中国制造,对美国而言,是短痛也会是剧痛。

苹果手机在美国市场上的销量变化起伏相当小,但总体来看,是降幅。

因为印度运过来的成品机,故障率高了,让很多美国人购买了美国手机以后,付出了额外的维修成本。

这是因为印度的基础设施太差了,像工厂停电是常事,物流效率低是常态,而且每一个工厂都需要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应对当地的政策,对接起来相当麻烦。

如此往复,苹果手机要想继续保持口碑,要么撤出印度市场,要么花大价钱大精力去培养印度工人。

怎么看,美国要下的成本都高。

从美国制造业现在左右为难的情况来看,人力果然是资源,而且分好中坏,要价低办事效率高的劳动力显然不是每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标配物。

等到中国出口的苹果手机成品率为零的时候,也是美国苹果手机走到尽头的时候。

到时候,大家会不会买从印度过来的苹果手机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3

标签:数码   美国   印度   中国   手机   苹果   制造业   劳动力   苹果公司   市场   廉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