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村姑陈常用这句话自勉,提醒自己保持谦逊。
越有见识的人,往往越懂得低调和自省。
见识过世界的广阔,深知自己的局限,才能始终保持一颗谦卑的心。
孔夫子周游列国,每至一处都虚心求教,才会留下开头那句话。
反倒是那些眼界狭窄的人,总固守着一方天地,以为所见即所有。
昨天上网看到一条令人哭笑不得的帖子。
一位茶博士提出这样的观点:
“焖泡就是最好的发明,老白茶越老养分越少,焖泡才能泡出滋味。”
这话听起来唬人,也唬到了不少单纯的茶友,但村姑陈实在不敢苟同。
个中缘由,且听我细细道来。
《2》
白茶的陈化,是一场缓慢的物质“交换”。
根据物质守恒定律,白茶在一个密闭的空间中进行陈化,总质量始终是不变的。
也就是说,老白茶中的各种有益物质,不是凭空生成的,而是由白茶内的其他物质转化而来的。
同理,只要转化过程正常进行,就不该出现“老白茶越老养分越少”的情况。
茶叶内部原有的养分,在与微量氧气的接触中,逐渐转化、重组,形成新的风味物质和有益物质。
这个交换的过程,需要茶叶本身的品质好。
品质好,意味着茶叶的原料产区好,制作工艺到位,意味着茶叶的内含物质充足。
只有内含物质充足的白茶,才能在后期存放中,有足够的资本进行转化。
因此,在茶叶本身品质好、仓储得当的情况下,白茶越老,反而能转化出越多的有益物质。
它的香气逐渐沉稳,茶汤更加醇和,这些都是养分充足的表现。
而如果白茶本身含水量过高,或是在后续的仓储中受了潮。
过量的水分子反而会阻碍白茶的物质转化,导致茶叶出现越存越差、甚至发霉变质的情况。
所以,白茶越老养分越少,并不是普遍规律,而是茶叶品质不佳或存茶不当的结果。
《3》
如此看来,优质老白茶并不适合焖泡。
因为内质丰厚的老白茶,根本不需要依靠长时间焖泡来榨取滋味。
就像刚刚打捞起来的海鲜,简单清蒸就很鲜美,不需要靠浓厚的调味掩盖腥味。
茶叶中的各种物质,会在高温的刺激下不断析出。
除了养分之外,茶多酚、咖啡碱等刺激性物质也会大量析出。
而且,它们浸出的速度,比其他物质更快。
把老白茶扔进焖烧壶里长时间浸泡,刺激性物质的含量会盖过其他风味物质。
不仅茶汤滋味变得浓烈、煞口,原本高扬的香气也会变得沉闷不堪。
这种浓酽的茶汤喝下去,对肠胃、对睡眠,都是一种负担。
其实,冲泡老白茶的方法有很多。
可以用盖碗快出水,感受每道茶汤间的层次变化。
也可以用玻璃杯泡,简单方便。
天冷的时候,还能用玻璃壶煮茶,滋味饱满,香气四溢。
只要把握好煮茶时间,就不用担心煮出苦涩味。
喝老白茶的方式有很多,没必要非焖泡不可。
焖泡老白茶,既浪费好茶,又损害身体。
《4》
既如此,焖茶又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
焖茶的出现和流行,离不开一些别有用心的茶掌柜。
相信不少茶友都见过,甚至买过,那些附赠了焖烧壶的“老白茶”。
直播间卖茶的主播也总是一再叮嘱,他们家的茶叶一定要焖着才好喝。
遇到这种情况,还请茶友们多留个心眼。
只有品质不佳、内质单薄的老白茶,才需要依靠长时间的焖泡,勉强榨出一点滋味。
焖泡才好喝的老白茶,问题无非出在原料、工艺两个方面。
也许是茶树生长的环境本就不够好,土壤贫瘠、水汽不足,先天就积累下没什么内质。
也可能是这款茶的制茶工艺粗糙。
要么茶青采下来摊晾不及时,茶叶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焖坏了。
要么是烘干时火力太猛,温度太高,把内质烘没了。
另外还有一种更差的情况——做旧茶。
通过渥堆、暴晒等暴力手段,加速茶叶外观变化,让它看起像老茶的过程,就是做旧。
这些不自然的暴力手段,使茶青叶脉组织严重受损,内质基本流失殆尽,风味尽失。
这样的茶,用正常方式冲泡,基本只能泡出寡淡如水的茶汤。
只有靠“焖”,才能将仅存的一点点茶味物质焖出来。
说白了,焖茶壶就是一些茶掌柜为自家劣质茶找的一块遮羞布。
《5》
真正优质的高山老白茶,用盖碗快出水冲泡,茶汤饱满,香气层次丰富。
十几冲后,茶汤滋味仍在。
而劣质茶即便坐杯闷泡,也泡不出几冲滋味来。
若茶友手上正好有“焖泡才好喝”的茶,不妨用盖碗泡上几冲,试试茶叶的耐泡度和滋味。
沸水冲泡,快出水几冲之后滋味全无的老白茶,品质值得怀疑。
真正的高年份老白茶数量稀少,价值不菲。
如果百元出头就能买下一饼高年份老茶,还送焖烧杯,茶掌柜们可要亏到姥姥家了。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6000多篇原创文章。
更新时间:2025-09-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