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度的白酒要来了,风口还是陷阱?

白酒巨头纷纷“自降身段”,一场“降度革命”正在悄然发生——低度白酒,正在撕掉“廉价”与“劣质”的标签。

一向以“烈”著称的中国白酒,正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低调革命”。

五粮液将在9月推出29度“一见倾心”,泸州老窖宣布研发出28度“国窖1573”,水井坊计划推出更多38度以下产品,古井贡酒推出26度“年份原浆·古20”,舍得也将在8月30日带来29度“舍得自在”……短短几个月,白酒行业仿佛一夜之间集体“退烧”,纷纷把酒精度压到30度以下。

这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低度酒”,而是一场指向未来的战略卡位。

为什么白酒巨头突然“变淡”了?

表面看,是为了讨好年轻人。

五粮液内部调研显示:在20-35岁消费者中,只有19%喜欢白酒。60%的年轻人明确偏好低度酒。他们排斥高度酒的辛辣刺激,更倾向轻松、微醺的饮酒体验。

但背后,是一场关于生存的焦虑。

白酒行业正面临库存高企、消费收缩的挑战。高端酒增速放缓,酒企不得不寻找新增量。低度酒,成为他们撬动年轻市场和国际化的重要杠杆。

低度酒 ≠ 高度酒 + 水!

一个被广泛误解的事实是:优质低度酒的酿造,其实比高度酒更复杂。

降度不是简单兑水,而是要通过吸附、过滤、冷冻等多道工艺处理,既要降低酒精刺激,又要保持白酒风味不“水化”。这对基酒品质和勾调技术提出了极高要求。

低度酒并非没有市场。

泸州老窖董事长刘淼透露,38度国窖1573在河北年销售额达50亿元,其中80%来自低度产品,被当地人亲切称为“小甜水”。在天津,它则被戏称为“怂人乐”——酒量一般的人也敢喝。

但在河南这样的传统“喝酒大省”,低度酒仍面临认知壁垒。有酒商直言:“除商丘外,大部分地区对低度酒接受度一般,市场教育仍需时间。”

尽管技术门槛高,低度酒仍难以摆脱“品质差”的刻板印象。

《消费者报道》调研显示,仅23.26%的消费者认为低度酒“酿造工艺比高度酒复杂”,约两成的人直接认为“低度酒质量更差”。

值得关注的是,即将实施的《白酒质量通则》新国标不再区分高度酒与低度酒理化指标,试图打破“度数迷信”,推动行业以品质而非酒精含量论英雄。

低度酒的未来,不是说服老酒客,而是等年轻人长大。

酒业分析师欧阳千里点出一个关键:“未来低度酒的普及,不是靠说服高度白酒爱好者,而是靠喜欢低度酒的年轻人成长为消费主力。”

这场“降度运动”,不只是酒企的自救策略,更是一场面向下一个十年的口味培育。

也许不久的将来,20多度的白酒真的能成为年轻人聚会的“新宠”。而那一天,就是白酒行业真正“破圈”的时刻。

(来源:酩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30

标签:美食   风口   白酒   陷阱   高度   年轻人   泸州   老窖   行业   消费者   品质   未来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