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仪1883年生在浙江绍兴,早年留学日本士官学校,辛亥革命时在上海帮着推翻清朝,后来投靠军阀孙传芳,当过浙江省长,又在福建主席位子上坐了七年。1944年蒋介石让他管台湾调查委员会,规划收复事宜。
1945年8月,他被任命为台湾省行政长官兼警备总司令,10月率队接收。 接收过程看似顺利,日本投降,台湾正式回归中国版图。
但陈仪的团队多是大陆旧部,本地台湾人被挤到边缘,经济政策搞统制,垄断烟酒盐,物价乱涨,失业成堆,军队纪律差,抢东西的事层出不穷。
台湾人本盼着回归祖国过好日子,结果失望透顶,人心没收住,反而生出怨恨。
这策略的毛病,就出在顺序上。先急着收地,忽略了人。
陈仪到台后,设立行政长官公署,集权于一身,接收日本产业,改组学校,把台北帝大变国立台湾大学。表面上看,国土稳了,旗帜换了,机构接管了。
可底层民众的日子呢?经济危机,通胀严重,粮食短缺,社会特权横行,贪污贿赂到处是。台湾人受了50年日本统治,本有进步的一面,但陈仪他们用大陆习惯治理,强推中国化,逼学国语,拆日式招牌,却没管好民生。
结果族群矛盾激化,本省人和外省人之间隔阂加深。人心这东西,不是光靠收地就能拢住的,得花功夫了解、安抚。
1947年2月27日,专卖局稽查员在台北查私烟,打伤寡妇林江迈,误杀路人陈文溪,民众围堵,冲突爆发。次日,上千人游行到长官公署请愿,卫兵开枪,打死数人,全市罢工罢市。
事件迅速扩散,全岛响应,民众攻占警察局,控制广播,成立处理委员会,提出32条改革要求,包括撤职陈仪、选省长。陈仪表面答应,私下向蒋介石求援,称有叛乱。
3月8日,军队从基隆登陆,整编21师开进,宣布戒严,大批抓人,清乡行动展开,精英被捕枪决,死者上万。陈仪5月被免职,调回大陆。
这事后,台湾精英断层,地方政治生态变了,族群隔阂深了,白色恐怖时期开始,民众对政治冷漠。陈仪的错,不光是镇压,还在于没早点顾及人心,导致小事酿大祸。
台湾人本对回归有期待,但接收乱象让他们寒心。陈仪用人不明,亲戚朋友塞满公署,台湾本地菁英进不去高层。经济上,计划经济搞得物价飞涨,失业人口多,军队抢掠,社会不安。文化上,强制中国化,忽略台湾已有基础。
结果,人心散了,事件爆发。事后清乡,逮捕名单上千人,秘密处决,尸首不存。外省人也有受害,死伤上千,但整体看,本省人伤亡重。事件结束,戒严解除,但伤疤留到现在。
1980年代起,台湾开始平反,1995年李登辉道歉,设立纪念日,补偿条例通过,到2023年赔了72亿多元,涉及两千多案子。
转到现在,两岸关系还是紧绷。中国大陆对台政策,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深化融合发展。国务院台办强调,支持台商在大陆发展,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推动两岸交流。
但赖清德当局顽固台独,阻挠合作,煽动对抗,导致台海动荡。民调显示,台湾民众对统一独立看法分歧,41%觉得两岸会变坏,41%觉得差不多,仅5%认为会好。
对比历史,现在的策略更注重人心先。战后陈仪急收土,忽略民生,导致反噬。现在,大陆强调利诱多于胁迫,支持台胞来大陆,构建新发展格局。
两岸问题,本质是人心归属,台湾问题源于二战后国共内战,1949年国民党退台,两边分治。中华人民共和国视台湾为领土,意图统一,初期有武统想法,但现在主推和平统一。
美国干涉加剧了局面,中美竞争下,美国操弄台湾,嵌入战略,拉盟制华,推动台湾军事化,多边化干涉,但大陆坚定统一大势不可挡。
台湾民进党倚美谋独,以武谋独,制造风险。但两岸血脉相连,统一是历史潮流。策略上,先收人心,通过交流,让台湾人感受到诚意,再谈国土完整。
收土易,收心难。两岸民众,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统一不是目的,是为了大家过好日子。忽略人心,任何策略都白搭。
现在,大陆推动民间互动,深化理解,或许能化解隔阂。统一大业,得人心者得天下。
参考资料
国防部:有关国家应慎之又慎处理台湾问题 人民网
更新时间:2025-08-0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