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星巴克牵手“中国合伙人”,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怎样的格局变化?

央广网北京11月8日消息(记者唐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在中国咖啡市场的激烈竞争下,星巴克给自己找了个“中国合伙人”——星巴克中国日前宣布,与中国资产管理公司博裕投资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运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务。星巴克此举意欲何为?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怎样的格局变化?

星巴克和博裕资本在声明中表示,博裕资本将通过与星巴克成立的新合资企业,持有星巴克在中国零售业务最多60%的股份。星巴克将保留剩余的40%权益,并继续向合资公司授权其品牌和知识产权的使用。新成立的合资企业将继续以上海为总部,管理并运营目前中国市场的8000家星巴克门店,双方将致力于未来将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规模逐步拓展到20000家。

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星巴克是一位“老朋友”了,这家企业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曾长期占据中国咖啡市场的主导地位。然而近年来,随着瑞幸、库迪等本土品牌迅速崛起,星巴克的市场份额持续下滑。有数据显示,星巴克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34%,大幅下滑到2024年的14%。

这次星巴克牵手的这位“中国合伙人”是博裕投资,成立于2011年,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私募投资公司之一,管理着总募集规模近百亿美元的基金。值得注意的是,博裕投资过蜜雪冰城和瑞幸的供应商——塞尚乳业。

那么,星巴克为何要把中国业务的控股权交到中国本土企业的手里?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说:“中国咖啡市场经过这十年的高速发展,整个行业的消费金字塔已经建立起来了。星巴克中国作为美国本土以外的全球第二大咖啡市场,受到星巴克总部的重视。如何能够保持整个星巴克中国可持续发展呢?那我想本土化是非常好的策略,通过金拱门(麦当劳)以及肯德基中国的成功案例之后,星巴克也非常想往本土化方向进一步深化,我觉得星巴克对于整个中国市场的认知理解非常科学。”

上海啡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振东指出,当前中国咖啡市场已进入“本土品牌时代”,星巴克面临产品创新滞后、数字化落后、下沉困难等多重挑战。而与博裕投资的合作,正是其希望通过本土化资源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一步。星巴克未来如果想实现其在中国市场“2万家”的扩张目标,必须进行体制机制层面的深刻变革,而不仅仅是产品或营销的微调。

王振东说:“对于星巴克来说,它必然要做的就是下沉市场,因为各个品牌主要的新增市场都是在新一线或者二线城市,甚至一些比较低端的品牌,县域市场现在也是变成他们争夺的非常重要的战场了。看起来一个地级市好像人口挺多的,但其实能够成为星巴克现在这种商业模式的目标客群的人口基数其实不是那么多,所以对它来说一定要进行一些模式上的创新,要想办法覆盖到更多的消费群体,然后要和现在的消费市场变化趋势更加匹配,更加吻合。”

近几年来,外资品牌牵手中国本土企业的案例比比皆是,从麦当劳出售中国业务部分股权给中信集团,到星巴克牵手博裕,外资品牌正从“直营主导”转向“本土合作”,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朱丹蓬认为,星巴克的这一举动,不仅是一次企业战略调整,更可能预示着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集体转向。

朱丹蓬说:“我们国家市场红利、人口红利和消费潜力都是非常高的,我们现在一线城市(咖啡消费)人均才40杯/年,而国外的话,可能已经到100杯/年了,所以说整个空间是非常大的。为什么金拱门(麦当劳)、肯德基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就是把资源跟决策权下沉之后,更加贴近市场,更加贴近消费者,更加贴近本地的消费习惯以及风俗,这个是优势。”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美食   中国   合伙人   格局   牵手   市场   中国市场   品牌   本土   咖啡   麦当劳   本土化   合资企业   肯德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