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避寒
编辑|避寒
2015年,一场政治秀震惊世界,土耳其总统会见巴勒斯坦总统时,身后站着16个装扮各异的古代武士。
这16个武士代表着从公元前200年匈奴帝国到1920年奥斯曼帝国的16个"祖先"。
一个现代国家,竟然一口气认了跨越两千年的16个爹,这不是历史无知,而是包藏祸心的政治算计。
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凯末尔站在废墟上,如何给这个新生的国家找到合适的身份?
奥斯曼帝国刚刚覆灭,六百年的帝国历史,突然断裂,新政权需要一套全新的民族叙述,来凝聚人心,证明自己的合法性。
奥斯曼帝国
凯末尔选择了一条危险的道路,重新发明历史。
1930年代,凯末尔和他的养女阿菲特·伊楠开始了一项疯狂的工程。他们要证明土耳其人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高贵的民族,这套理论后来被称为"土耳其历史理论"。
土耳其人是突厥人的直系后代,而突厥人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从中亚的草原到地中海的海岸,从古代的匈奴到中世纪的奥斯曼,所有使用突厥语的帝国都是土耳其人的祖先。
突厥人纵马
这套理论配套了另一个更加离奇的"太阳语言理论"。该理论声称,所有人类语言都起源于突厥语,因为古代突厥人最早崇拜太阳,发出"阿格"的声音模拟太阳。
1932年,第一届土耳其历史大会在安卡拉召开,会议确立了土耳其民族的"光荣历史"。从这一刻起,土耳其开始了长达90年的"认祖"游戏。
起初,凯末尔还算克制,他只承认塞尔柱帝国是土耳其的直系祖先。
毕竟,11世纪的塞尔柱突厥人确实在安纳托利亚建立了政权,这和后来的奥斯曼帝国有着清晰的传承关系。
可是,野心一旦点燃,就很难控制。
2018年,他们制作了一部纪念建军2227周年的宣传片,开头场面壮观,一群匈奴骑兵驰骋在亚欧地图上,马蹄声震天动地。
按照土耳其军方的逻辑,他们的建军史始于公元前209年,那一年,匈奴冒顿单于统一了草原部落。这个给汉朝皇帝刘邦制造过"白登之围"的草原霸主,摇身一变成了土耳其陆军的开山鼻祖。
现代土耳其陆军甚至将"209"这个数字融入了军队标识,每个土耳其士兵都被告知,他们继承了2200多年的军事传统。
这份"祖宗名单"越来越长。匈奴帝国、西匈奴帝国、阿提拉的匈人帝国、白匈奴帝国、突厥汗国、阿瓦尔帝国、哈扎尔帝国、回鹘汗国、喀喇汗国、伽色尼国、塞尔柱帝国、花剌子模、金帐汗国、帖木儿帝国、莫卧儿帝国、奥斯曼帝国。
16个帝国,横跨2000年历史,遍布亚欧大陆。
金帐汗国、帖木儿帝国、莫卧儿帝国都是蒙古人建立的政权,属于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后裔,土耳其人居然也要认成吉思汗当祖宗。
更荒谬的是这些"祖先"之间的世仇关系。
白匈奴帝国和阿瓦尔帝国都被突厥汗国灭掉过;塞尔柱帝国被花剌子模攻击;花剌子模又被金帐汗国的祖先蒙古人彻底摧毁;帖木儿帝国曾经把奥斯曼帝国打得满地找牙;奥斯曼苏丹巴耶塞特一世被帖木儿活捉,关在铁笼里示众。
按照土耳其的逻辑,这些"祖先"如果在地下相遇,估计又要打起来。
真正有传承关系的,只有突厥汗国、塞尔柱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这三个政权,其他13个"祖先",纯粹是强行拼凑的产物。
2021年,一项DNA研究彻底戳破了土耳其的"突厥神话"。
研究结果显示,现代土耳其人的基因构成主要来自安纳托利亚的原住民族希腊人。土耳其人和现代希腊人的基因相似度极高,可以说是"同源同种"。
这个结果让土耳其的史学家们坐立不安,他们声称代表"纯正突厥血统",实际上却是被征服者的后代。
11世纪,一支叫乌古斯的突厥部落从中亚迁移到安纳托利亚半岛,这些突厥人数量并不多,大约只有几万人。他们征服了拜占庭帝国在安纳托利亚的领土,建立了塞尔柱帝国。
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开始融合,突厥人的语言和文化传播开来,但人口基数太小,无法改变当地的基因构成。
安纳托利亚的希腊人、亚美尼亚人、库尔德人、阿拉伯人逐渐接受了突厥文化,在语言和宗教上"突厥化",但血统依然是原来的血统。
奥斯曼帝国时期,这种混合更加彻底。奥斯曼苏丹的后宫女子几乎全部来自欧洲,包括希腊人、塞尔维亚人、匈牙利人、波兰人。
苏丹的生母们世世代代都是欧洲血统,苏丹本人的突厥血统越来越稀薄。
到了19世纪,奥斯曼帝国的统治阶层已经完全"欧洲化",最后几任苏丹的长相更像欧洲贵族,而不是中亚的游牧民族。
现代基因学证实了这个历史过程,土耳其人保留的突厥基因不到10%,90%以上都是安纳托利亚原住民的基因。
突厥语的传播并不等于突厥血统的传播,在历史上,"突厥化"更多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种族现象。
土耳其的"认祖"游戏背后,隐藏着一个更大的政治野心,那就是重建奥斯曼帝国的影响力。
2002年,埃尔多安的正义与发展党上台,这个政党公开推行"新奥斯曼主义"政策。他们要在前奥斯曼帝国的版图上重新建立土耳其的主导地位。
巴尔干地区、中东地区、中亚地区,所有曾经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土地都成了土耳其的"势力范围"。
中亚是重点目标,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相继独立。这些国家都使用突厥语族语言,成了土耳其"泛突厥主义"政策的天然盟友。
土耳其开始大规模向中亚输出文化和教育,他们在中亚各国建立了数百所学校,派遣了大批教师和宗教人员。
2018年,土耳其主导成立了"突厥世界合作委员会",这个组织的目标是实现"突厥世界一体化"。
从安卡拉到阿拉木图,从伊斯坦布尔到比什凯克,土耳其试图构建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突厥世界"。
"16个祖宗"的历史叙述为这个政治目标提供了合法性,土耳其声称自己是"突厥民族的长兄",有义务保护和领导其他突厥语民族。
这种做法对地区稳定构成了威胁,"泛突厥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分离主义思想,它试图打破现有的国界,按照语言和民族重新划分势力范围。
在新疆问题上,土耳其的立场最能说明问题。
埃尔多安公开支持"东突厥斯坦"分离势力,声称维吾尔族是土耳其的"兄弟民族"。2009年乌鲁木齐事件后,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指责中国搞"种族灭绝",承诺为热比娅等分离主义头目提供庇护。
土耳其的媒体经常使用"东突厥斯坦"这个称呼,拒绝承认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结合,威胁更加严重,土耳其试图在中亚和新疆地区传播宗教极端思想,支持各种分离主义和恐怖主义活动。
从安卡拉的政治算盘来看,"16个祖宗"的历史叙述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政治工具。它为土耳其的地缘政治野心提供了历史依据,为"新奥斯曼主义"政策披上了民族主义的外衣。
现实很讽刺,一个主要由希腊人后代组成的国家,却要以"突厥正统"的名义干预中亚事务。一个继承了奥斯曼帝国领土不到十分之一的共和国,却要重建横跨三大洲的帝国影响力。
土耳其的"认祖"游戏还在继续,每当埃尔多安需要转移国内矛盾的时候,他就会搬出"16个祖宗"的故事。
通胀率接近80%的时候,土耳其人被告知他们继承了2000年的光荣传统。里拉贬值的时候,政府宣传说土耳其正在重建"突厥世界"的辉煌。
这种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正在显现,土耳其的外交政策越来越激进,和邻国的关系越来越紧张。从"与邻国零问题"到"零朋友",土耳其正在为自己的历史妄想付出代价。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土耳其可以一口气认16个祖宗,但历史的真相不会因为政治需要而改变。
当虚假的历史叙述遇到残酷的现实,最终受伤的还是土耳其人民自己。
参考资料:
澎湃新闻:《百年土耳其与帝国遗产①:泛奥斯曼主义的困扰》(2023年10月28日)
维基百科:《土耳其历史》、《泛突厥主义》、《新奥斯曼主义》等词条
更新时间:2025-09-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