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小娱侃圈
编辑 | 芒果粉
近期,潘石屹及其关联资本的跨境流动持续引发社会热议。
当国内房地产行业深陷债务重组、转型攻坚的特殊时期。
这位曾依托中国城市化浪潮崛起的地产大佬,却用十余年时间完成近300亿国内资产清空,真是让人“十分震惊”。

当王健林还在变卖资产,许某印陷入到困境之中的时候,潘石屹却早就在国外与张欣潇潇洒洒的度过美好生活了。
他们斥巨资深耕纽约豪宅市场的选择,但是他的这种行为不仅搅动了公众对房地产行业人心惶惶,更被央媒点明了本质。
“缺乏使命感、无社会责任的企业,再大也不需要”。
这是央视对他和他的企业的点评,那么这个人究竟干了些什么事,竟然能够让央视说出这样的话呢?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房地产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潘石屹正是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从甘肃大山走出,踏入商业地产领域。
凭借对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精准布局,他打造了一系列标志性项目。

他弄得北京望京SOHO以独特的建筑造型直接成为了城市地标。
在上海外滩,SOHO占据黄浦江畔稀缺资源。
所以,这些项目不仅成为城市风景线,更借助国内政策支持、旺盛的市场需求和完善的基础设施,迅速转化为了他们的“摇钱树”。

2007年,SOHO中国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创下当时亚洲最大商业地产IPO的纪录。
巅峰时期企业年营收突破180亿元,市值一度超过千亿港元,潘石屹也跻身富豪行列。

以“地产大佬”的身份活跃于各类场合,多次提及“自己是时代红利和扶贫开发的最大受益者”,言语间满是对国内市场的感恩。
但是他嘴里的这些感恩还真的是仅存在嘴里,丝毫没有落实到行动之中。

2014年,国内房地产市场首次出现明显降温,调不少房企选择收缩战线、优化布局以应对挑战,但潘石屹却开启了截然不同的路径。
他一看势头不对就开始密集抛售国内优质资产。
2014年,他以52.32亿元出售上海两个核心商业项。
次年,又以30.5亿元将上海凌空SOHO转手。

随后五年间,虹口SOHO、静安广场、北京光华路SOHO2等多个位于一线核心城市的优质资产被陆续摆上“货架”,累计套现金额逼近300亿元。
在同行纷纷加码核心区域、拓展多元业务时,潘石屹的这种行为就显得非常的突兀。
不过事实证明,他做这种行为的时候,或许真的看出来了,市场的风向是不太对劲的。
但是,与国内资产“大甩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潘石屹在海外的持续投入。

他首先将目光投向教育领域,向哈佛、耶鲁等美国顶尖名校捐赠累计6亿元人民币,对外宣称捐赠目的是“资助中国贫困留学生”,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
但随后公众发现,他的两个儿子却先后进入这两所捐赠院校就读。
这所谓“公益捐赠”更像是为家族后代铺路的“敲门砖”。

所以这一行为也遭到企业家曹德旺“夫妇二人鬼精得很”的直接点评,他们费尽心思给自己穿上了华丽的慈善的外衣就这样被曹德旺给扒了下来。
但是说实话,教育领域的布局只是起点,潘石屹的核心目标是海外资产的全面落地。

他本人始终保留中国国籍,因为他心中也清楚中国国籍能给他带来多大的好处,不过他也放不下美国那边的市场。
所以就将大量转移后的资产置于早已加入美国籍的妻子张欣名下,通过这种方式完成资本的跨境迁移。
在2021年,他也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他计划以236.57亿港元的价格,将SOHO中国的控股权出售给美国黑石集团。
若交易成功,他将彻底清空在国内的核心商业地产版图,实现“全身而退”。
不过,这一涉及巨额资产跨境转移的交易引发监管关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启动反垄断审查。
最终这笔交易因不符合相关规定而终止,潘石屹的“完美退场”计划落空。

不过,哪怕国家出手了,监管的拦截并未让他改变方向,反而加快了“离场”节奏,他好像真的是曹德旺所说的那种鬼精鬼精的人。
2022年,潘石屹与张欣双双辞去SOHO中国的董事长、CEO等核心管理职务,彻底脱离对这家自己一手创办企业的直接管控。

而在他们退出的时候,此时的SOHO中国已陷入多重困境。
仅仅在2024年上半年,他们的净亏损就达到了1.08亿元,核心资产的出租率更是跌到57%,创历史新低。
除此之外,企业还因为税务违规,物业服务乱收费等问题,累计被处罚八亿多元。

谁都没想到,昔日的明星企业竟然能沦为“问题缠身”的烫手山芋。
他们走了之后,留给股东和投资者的是持续的损失和不确定性。
而就在国内企业举步维艰之际,潘石屹在纽约的生活与投资却风生水起。

因为他早已在纽约购置了价值1亿美元的豪华住宅。
即便2024年为填补国内公司的资金缺口,他不得不亏本220万美元出售曼哈顿的一套联排别墅,也未选择回流资金拯救国内业务。
反而在2025年10月再次出手,豪掷7600万美元买下纽约上东区6块黄金地块。

这片距离中央公园不足500米的土地,是纽约最稀缺的豪宅开发资源,他计划在此打造高端豪华公寓,继续加码美国地产市场。
不过,就连潘石屹各种鬼精鬼精的人,在美国的“淘金梦”并非一帆风顺。
他投资的共享办公项目因市场竞争激烈持续亏损,参与投资的科幻电影《月球陷阱》更是票房惨淡、血本无归,家族总资产也从巅峰时期的215亿元缩水至185亿元。

可是即便遭遇投资失利,他仍执着于海外布局,这种“国内套现、海外投资”的鲜明对比,让公众的质疑声愈发强烈,更值得关注的是他的“双重标准”。
他曾在社交平台高调晒出的美国“维-思-丁”健康科技产品,如今在国内京东等平台仅需三位数就能被所有人买到。
且迭代后的产品吸收率达到他当初所晒版本的20倍。

他一边在海外追捧各类健康资源,一边对国内老龄化背景下的“三高”问题、公众健康需求视而不见,这种只享国内发展红利、不愿承担社会责任的做法,进一步加剧了公众的不满。

央媒的点评精准点出了问题的核心。
“在中国没有所谓的‘大而不倒’,企业的价值从来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承担了多少社会责任”。
潘石屹的争议,本质上并非资本跨境流动本身,而是其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

他踩着中国城市化的红利发家,却在行业面临调整、社会需要企业担当的关键时候,选择抽离资本、转移资产,将国内市场的积累用于海外个人财富增值。
这就忽视了企业家应有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

这种“赚中国钱、养美国梦”的做法,伤害了国内投资者的利益,辜负了市场的信任,也违背了企业发展的本质逻辑。
无论他在美国的地产项目最终成功与否,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
一个忘记来路、背离故土的商人,永远无法真正赢得尊重。
来源:套现近200亿!潘石屹夫妇彻底清空国内资产,黑石接盘SOHO中国,股价10天涨近60%…——2021-06-17 10:53·证券时报

新浪财经—2025-10-23—炸了!“逃兵”潘石屹夫妇,在纽约花7600万美元买地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