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最薄iPhone,又被中国联通抢先了......

在号称是“苹果把牙膏挤爆了”的发布会上,“迄今最薄iPhone”,厚度仅有5.6mm的iPhone Air惊艳亮相,成为关注度最高的一款新品。

而iPhone Air之所以能能做到5.6mm的厚度,除了3纳米芯片、钛金属材料的加持之外,彻底取消SIM卡槽仅支持eSIM同样关键。

苹果自iPhone 14开始在美国市场推出仅支持eSIM的iPhone手机的意义,被‬通信行业‬严重‬低估‬了,仅就物理意义而言,全面支持eSIM,彻底取消实体SIM卡槽,对于手机制造商来说最直接的好处是节省了手机内部空间,降低了生产和设计成本,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手机的防水等级等设备性能。

在iPhone Air上,苹果这次终于把eSIM的物理意义发挥到了极致。

并且在同步发行的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上,eSIM的物理意义也得到了明确的彰显:采用eSIM技术的美版机型因为取消了实体卡槽,可以将其节省下来的空间用以增大电池容量,而保留SIM卡槽的国行版本的电池容量则相应减少了大约265mAh。

eSIM技术对于新一代机型的增益虽大,但运营商的意愿仍是苹果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全面支持eSIM iPhone的障碍。虽然苹果自2022年开始在美国市场停止销售有实体卡槽的iPhone手机,但根据咨询机构ABI Insight的报告,截至2024年全球eSIM手机的渗透率只有28.9%。

而作为全球手机出货量最大单一市场的中国大陆,无疑是苹果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自苹果首款支持eSIM的Apple Watch在2017年由中国联通首发开始,eSIM技术开始通过可穿戴设备逐步普及,然而到2023年,本已支持eSIM手表一号多终端业务的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却双双公告暂停了eSIM业务,又给苹果希望eSIM技术在国内从可穿戴设备向手机扩展的企图浇了一盆冷水。

其背后原因是运营商对于‬eSIM业务‬管理‬出现‬了‬风险‬漏洞‬。

一方面‬运营商‬自建的eSIM管理平台技术不过关,被不法分子找到了漏洞,从而出现了通过将eSIM转化为实体卡,非法窃取运营商流量资源的现象。在网上出现了将eSIM芯片拆出来焊接到专门的卡板上还原为实体SIM卡、代为远程制卡等非法教程,由此导致作为副卡的eSIM出现超额流量,造成运营商业务收入的损失。

另一方面,也不乏运营商有内部人员与分销渠道商相勾结,违反工信部“物联网等领域eSIM技术应用服务仅限开通数据业务和与之相关的定向话音、定向短信业务”的规定,将资费便宜的物联网eSIM面向手机用户进行销售以牟利。

因此,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受到‬监管压力‬,因为‬这些‬内部业务管理问题难以解决‬而暂停了‬eSIM业务。这‬无疑是因噎废食,好在中国联通仍然继续咬牙坚持。

作为实力较弱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中国联通曾在3G时代通过率先引进苹果iPhone手机,一度使得时任中国移动董事长的王建宙感觉心惊肉跳:由于中国移动的TD-CDMA 网络不支持iPhone,大批喜欢iPhone的高端用户开始转网到中国联通的WCDMA网上,为中国联通带来了一个扬眉吐气的3G时代。

吃到与苹果合作甜头的中国联通,能够在国内首发支持eSIM技术的Apple Watch并一直坚持下来未按下暂停键,或许也与其实力较弱有所关联:一是中国联通首发创新产品和创新技术容易得到政策支持和主管部门的扶持;二是中国联通用户市场份额较小,用作新技术、新事物的试验田,万一出了问题风险相对可控。

当然,作为GSMA eSIM系列标准的主要制定单位和全球最早部署GSMA RSP2.0标准产品的电信运营商之一的中国联通,也从2017年首发eSIM手表开始积累了丰富的业务经验和技术能力,中国联通eSIM业务官方认证账号也已经由“我的eSIM”更名为“联通eSIM”。

所以,引入国内第一款仅支持eSIM的手机,首家独发iPhone Air的荣光又一次落在中国联通身上,并不令人意外。

市场更为关注的是,作为国内首款仅支持eSIM的手机,iPhone Air凭借其惊艳的外表和优越的性能所获得的关注度,能否为抢到“独发”先机的中国联通带来一阵久违的“抢机潮”呢?

根据咨询机构ABI Insight的预测,中国大陆市场支持eSIM的手机出货量,将会在苹果的带领下,从2026年的1280万部增长到2026年的1.25亿部。

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留给中国联通“独发”的时间窗口并不会太长。

在eSIM技术终将取代SIM实体卡的市场趋势面前,一方面华为、小米等国产手机厂商会尽快在国内发布支持eSIM的超薄机型冲淡iPhone Air的新鲜度,另一方面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也会积极向主管部门争取放行,毕竟自2023年“因噎废食”地暂停eSIM一号多终端业务以来,两年多时间已足够这两家运营商堵住eSIM业务带来的管理风险漏洞。

管理风险不能再成为阻碍技术进步的借口了,自iPhone Air开始,在成本、性能方面有着全面优势、代表通信业鉴权技术迭代进步的eSIM,终将冲破重重阻碍卷土重来!


#媒体:iPhone17 Pro或卖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2

标签:数码   中国联通   苹果   业务   手机   技术   运营商   实体   中国移动   市场   中国电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