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三大战役推倒了三座大山,埋葬了蒋家王朝,蒋介石一边让手下誓死作战,一边紧锣密鼓地准备逃亡。
一个下野的老蒋,为什么要逃亡台湾,之前在台湾都是谁说了算,他又如何很快掌握了台湾呢?
1949年1月21日,正是北方小年,三大战役的平津战役基本结束。这一天,傅作义送了新年大礼包,与解放军签订了《关于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协议》。
1949年9月27日之前,北京市还叫北平市。签订了协议后,在1月31日,也就是大年初三,北平市的国军撤离,红军进驻,标志着三大战役的彻底胜利。
还是在北方小年的这天,蒋介石万般无奈,宣布“退休”(xia ye),给出的理由很“因故不能视事”。虽然很含蓄,却也是地球人都知道,蒋家王朝要结束了。
老蒋“退休”(xia ye),李宗仁“转正”,难道国军要迎来李宗仁的时代了吗?
李宗仁“转正”还不正,老蒋走向了幕后。幕后的老蒋,还是老大,
他退而不休,下而更野,他要以退为进,寻找出路,随时复出。
虽然一败再败,虽然众叛亲离,虽然早已准备好要跑,可老蒋依然是不甘心、不服劲,胸怀侥幸,心存幻想,他要划江而治。
4月20日,解放军成功渡江,蒋介石心都凉了,很快就解放了南京,可逃亡依然只是计划没有执行。
解放南京
直到1949年12月13日,蒋介石毫不犹豫地飞向了台湾!
为什么蒋介石这个时间走?因为再不走就走不了,他的身边到处都是起义。
1949年12月9日,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在四川彭县起义。
12月9日,卢汉在昆明通电起义。
12月10日,王伯勋等在贵州普安通电起义。
12月11日,郭汝瑰在四川宜宾宣布起义。
12月12日,范绍增在四川大足宣布起义。
尤其是老蒋,听闻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郭汝瑰、范绍增纷纷起义,着实慌了,怕了。
尤其是12月12日,他太知道这个日子的可怕了!
还有此时的老蒋,不在重庆,而在成都,而四川境内遍地起义,他太怕被活捉了。
有西安事变,他绝不允许才出现“成都事变”了。
那为什么,他向台湾飞而不去西康或者是海南呢?
如果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郭汝瑰、范绍增不起义,老蒋还真想做个“刘备”。可他们都起义了,他再一路向西,还有什么意义,被灭亡是迟早的事。
1、为什么不去西南?
也许您会说,胡宗南的众多人马就集结附近,并且是全美械精锐部队,老蒋翻身还不靠他呀!
您可别替老胡了。且不说老胡遇到解放军是屡战屡败,屡败屡退。1949年8月份,胡宗南和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宋希濂一同去重庆向老蒋汇报,他给出的建议就是放弃西南,撤向滇缅,被老蒋骂了个狗血喷头。
11月份他的部队向成都集结,到了12月12日,他听说四川、贵州、云南到处是起义,内心比老蒋都恐慌。
老蒋13日飞向台湾,他20日计划撤到西昌,结果23日就私自飞到三亚了,留在四川南部的3个兵团全部起义。28日在顾祝同劝说下才硬着头皮飞到西昌,并在1950年1月1日成立西康省。
前后撑着了一百来天,1950年3月26日解放军逼近西昌机场,老胡把指挥权交给参谋长罗列,自己偷跑到台湾了。
老蒋要靠他,估计被活捉都毫无悬念,他到台湾后就遭到弹劾,说老蒋“失去大陆江山”,老胡“应负重大之罪责”。还是老蒋、陈诚放了他一马。
2、为什么不去海南?
薛岳
广东乐昌人薛岳,在抗日战争中是战神。可在解放战争中,因为老蒋兵败如山倒,到处是起义,薛岳也乱了阵脚,独木难支。
到了1949年10月11日,薛岳从广东退回了海南,在12月1日任海南防卫总司令,统一指挥海南陆、海、空三军,并设立了三道防线。
薛岳确实能打,在解放海南时,就连毛泽东也说“你们遭遇薛伯陵务必持重”,伯陵是薛岳的表字。
1949年的老蒋,他信不过胡宗南,也信不过薛岳。在大陆胡宗南屡败屡战,西昌也守不了多久。薛岳很能打,人心散了,同样是屡败屡战。大批兵力退到海南,看起来很美,其实不然。
海南岛距离广东太近,而解放军虽然海上舰船不足,但只要他们渡海成功,海南必败无疑。在1950年的劳动节那天,海南岛全部解放。
3、老蒋为何选择台湾?
解放军可以通过大量木帆船为少量机帆船,渡过琼州海峡从而解放海南岛,但很难通过木帆船、机帆船渡过台湾海峡解放台湾。
琼州海峡东西长80公里,最宽处39.5公里,最窄处只有19.4公里,平均水深44米,最大深度114米。
台湾海峡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400公里,最宽处约200公里,最窄处约130公里。海峡的平均水深约为60米,最大水深约为120米。
台湾海峡不仅太宽、太深,而且老蒋可以挟洋自重。
当时,国家要解放台湾,就必须用多年的时间大力建造舰船。
可赶上了抗美援朝,美国第七舰队在1950年6月27日,得到华盛顿命令派出十多艘军舰进驻台湾高雄、基隆一南一北两个港口,进驻在台湾海峡中。
1945年8月14日,老蒋的外交部长王世杰签订了外蒙古独立的条约。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29日,老蒋派陈仪任台湾行政长官,陈仪治理台湾,出现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引发人民不满。
正当他兴利除弊,大展宏图时,在1947年2月28日爆发了“二二八起义”,他残酷镇压,从而导致陈仪的落幕,而使老蒋强化了对台湾的控制。
1947年4月22日,老蒋撤销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改组为台湾省政府,由魏道明出任第一任省长。他是博士出身,当过南京特别市市长,还当过司法行政部部长、驻法大使、驻美大使、立法院副院长,可谓是全能型的职业官僚。
他一上台就表示“今后但以最大的努力来谋台湾的幸福”,三下五去二不仅让台湾欣欣向荣,更让台湾土著同胞交口称赞,就是这么一位能官干吏,只干了一年零七个月,就辞职赴美了。
1949年1月5日,老蒋任命陈诚为台湾省第二任省长,陈诚能文能武,自比刘伯温,也时时刻刻努力要超越刘伯温。
陈诚同样治理台湾只有一年多,却让台湾在军事、政治、经济、工业、农业,有了全面迅猛发展,尤其是他的土地改革,非常成功。他还善于总结,撰写了《台湾土地改革纪要》一书。被外国人翻译成英、法、德、西班牙、阿拉伯等国文字,从而学习他的改革经验。
老蒋以下野之身,逃亡之徒,飞到台湾,是怎么掌控台湾的呢?
前边说了,老蒋下野只是说说,他逃亡也是听从陈诚意见逃亡的。
不错,在12月12日时,老蒋的确慌了,尤其是想到当年的西安事变。可老蒋还是不服劲,他在12日还准备去重庆部署西南军事,可他收到陈诚的信函后,第二天立即就飞向了台湾。
大家知道陈友谅吧,想当年陈友谅的老领导倪文俊谋害徐寿辉未果,投奔陈友谅。结果,陈友谅取而代之,并最终谋害了徐寿辉。同样都姓陈,为什么陈诚不学陈友谅呢?
陈诚原名陈德,人品没得说,他是“三炮”出身,是“土木系”老大,老蒋对他有知遇之恩,他感激万分。
而且老蒋对他非常倚重,言听计从,老蒋是蒋委员长,大家都称他为小委员长。老蒋曾经说过:“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中正是老蒋的名,辞修是陈诚的字。老蒋就差说,陈诚是自己的张良是自己的刘伯温了,不过老蒋没有刘邦、朱元璋的命。
谭延闿与宋美龄
陈诚还是老蒋的干女婿,大家都知道老蒋的夫人叫将宋美龄。宋美龄最初要嫁的人不是老蒋,二是谭延闿。谭延闿是宠妻狂魔,以“为亡妻守节”拒绝了红娘孙中山和要成为新娘的宋美龄。
谭延闿为避免尴尬就认宋美龄的生母为干妈,而谭延闿的掌上明珠谭祥认宋美龄为干妈,而老蒋又和宋美龄让陈诚休了原配,迎娶了谭祥。
1949年的陈诚已是知天命之年,而且还有胃病、肝病,他也不可能再折腾和冒险了。
陈诚邀请老蒋赴台后,老蒋非常开心,老蒋是正职,让他担任副职。
老蒋逃往台湾幻想的是东山再起,去台湾前看似是长官、省长说了算,其实还是老蒋说了算,陈仪有起义的念头被老蒋杀害,陈诚是老蒋嫡系中的亲信,亲信里的亲戚,是“追随蒋介石最久,最为忠诚又最受信任的得力助手”(章开沅语),老蒋能不轻松、顺利掌管台湾吗?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