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观宁夏:银川谁在“带头消费,带动消费,带领消费”

这两年银川为了刺激消费,各个层面所下的力度都很大,比如各种国补和消费券的发放,各种娱乐文旅消费场所的促销活动频出,加上餐饮的各种降价或者优惠,让人看到了这座城市的热闹和喧嚣。

与此同时,很多人也在吐槽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不如意,比如说,工作不好找,房子买不起,餐饮贵等等。那么问题来了,银川是谁在“带头消费,带动消费,带领消费”?

下午的时候,刷到消息,宁夏统计局发布了“2024年全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在消息中看到,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为120355元和62509元。

要是按照月收入来计算,那么城镇非私营每月达10029.58元;而城镇私营则5209.08元。两者相差几乎一半!和两年前的城镇非私营9806.75元,城镇私营5130.58元相比,都提高了。值得一提的是,宁夏城镇单位非私营就业者月工资首次突破了1万元。

城镇非私营单位指的是公职人员、港澳台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就业者。根据已公布的信息,全国共计有17个省市区发布了2024年度的平均工资情况,其中宁夏的城镇非私营单位人均工资只落后于广东、天津、浙江和江苏,暂列第五位。

毫无疑问,按理说城镇单位非私营就业者应该是“带头消费,带动消费,带领消费”的主力军。

因为这部分人按照理解,他们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比如,买房压力相对小,因为有公积金;工作日的一日三餐有单位食堂,也就是平时周末需要自己做饭;享受着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消费支出相对精准;每个月工资按时固定;养老问题不用过多考虑等等。

简单点来说,较高的收入,宽松的生活支出等等,让他们有时间有钱来消费。

而对于城镇私营就业人员来说,每个月工资到手,需要掂量支出项就多了,加上需要存点钱来应对未来的诸多不确定性,于是,杂七杂八扣除掉,可供消费支出的则相对少很多。因为当生计和日常固定支出已经占据了收入的大部分,哪里还有钱来进行其他消费?

不过有意思的是,按照“1-5月份银川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显示,银川人住户存款已达到了3597.75亿元,自2023年3月开始统计住户存款以来,这已经连续26个月住户存款同比增速超过了10%。人均存款更是超过了12万。

谁有这么多余钱来存?显而易见。

究竟是谁在银川的消费浪潮中扮演着"隐形推手"?数据背后呈现出一个耐人寻味的消费悖论:当城镇单位非私营就业者手握万元月薪时,银川的储蓄水位却在持续攀升。这揭示了一个超越简单收入分层的复杂图景——消费意愿正在成为比消费能力更关键的经济密码。

威记发现,银川的消费市场正呈现出明显的"哑铃型结构"。

在高端消费领域,比如大件商品消费,房产,文旅跨省游,出国游等,城镇单位非私营就业者构成了主力消费群体。每逢节假日,数据显得尤为明显。但真正支撑起城市烟火气的,却是城镇私营就业人员,以及未被纳入统计的那些就业人员。他们正用差异化的消费方式重塑城市商业生态。

宁夏绝大部分的就业者(超过66%)的工资收入,并在不统计范围之内。

从存款数据的持续增长则感受到更深层的集体焦虑。这种保守的财务策略与银川期待的消费热情形成了微妙拉锯,反映出在经济转型期,即便是相对富裕群体也在重新评估消费与安全的边际效益。

消费市场的真正破局点或许藏在细分场景里。比如差异化消费;比如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的消费;比如各种"精致省"的消费等等,他们都在暗示着新的市场机会——当品质追求与成本控制达成平衡时,积蓄的水闸才会真正打开。

或许银川消费升级的故事,正在等待更精准的需求密钥。

一句话,银川与其吆喝和砸钱促消费,不如想想怎么调动消费意愿。

因为收入相对低的人们,消费的上限有限。而把收入高的人群消费意愿放在本地,那么产生的消费额足以让银川的消费市场达到炙热的程度!

而银川不缺这样的诱因!缺的是方法和手段!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5

标签:财经   银川   宁夏   城镇   私营   单位   业者   存款   收入   住户   意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