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之间的冲突,还在持续。过往很多人提起俄罗斯,脑子里“战斗民族”这四个字快盖住一切名字了。网上什么“俄罗斯人天生能打、会熬、武力值爆表”的调侃多得数不过来。可事实到底如此?这场战争拖成现在这样,真有很多年被忽略的现实被挑明了,说到底俄罗斯强大没强大?强在哪?又弱在什么地方?这些似乎并没有个让人信服的答案!
从草原部落直到汹涌的帝国,俄罗斯一路把国土摊开到两千万平方公里,瞅着就像一大块不倒的钢板。历史上,法国纳破仑、德国希特勒都败北于它脚下。苏联红军甚至能按着柏林上空插旗杆,二战以后变成超级大国。这让不止一代人断定,俄罗斯掌握着令人发凉的武力秘籍。可现实就像冬天莫斯科的风,呛人又让人喘不过气。
二战过后理论上苏军优势巨大,地盘、装备都在手里。冷战前夜,西方很多分析师警告,苏军这把快刀说不准就削过西欧去了。不过也有种说法是,苏联其实根本没有老底可拼。别看攻势汹汹,斯大林心里清楚,这一仗苏联是花了整整一代年轻人换来的。铁幕背后的欢乐,不过是建筑在黑土上长出的虚火。
美国当年光是对苏军的军事与经济援助,数字能堆出一条铁路。靠着北极航线拉回的重车皮,才有后来的东线会战。有人说,如果美英不插手,苏军能不能顶住德国后期强攻都得打问号。
战争一停下来,苏联急着喘口气。养伤、修墙、让大雪真正遮住血色。冷战成了两大阵营的对峙,谁也不敢真把刀子架到桌面上。其实挺适合当时的苏联,背后真要是两头点火——苏联经济顶不住后勤消耗,情况会不会比想象的更惨?
看军事力量,九十年代以前的苏联常被形容为坦克山、钢铁洪流、炮弹像雨点。可是数数看,真的有几次大规模硬仗?自从苏德战线结束,苏军再没搞过那种靠人命硬抗的对垒。倒是“擒贼先擒王”这条路子,成了他们的标配。
布拉格事件其实挺典型。捷克脱离苏联意图一冒头,苏联用了一招中心开花。在捷克首都机场,几千特工乔装混进,小心翼翼,一个个桥段像电影。等机场被控制住,武装直升机拉着重型装备飞进来。短短几天,布拉格就变了天。捷克高层全换了人,没有开大会、没有全面战线。看到这,很多人恍然大悟:苏军有时候根本不是靠大部队横推地毯式进攻,而是打快、狠、准。所以后来才有人说,普京一开始也试图把乌克兰打成第二个布拉格,结果?不是没人怀疑普京能力,只是现在的俄军和1968年终于不一样。
其实苏联时代,军事未必如传说中那般无敌。对内支撑的其实就是动员能力。无论死多少人,后面总能再拉上来。俄罗斯民族身上那种“命硬”、“抗冻”的气质,多半缘自这股能忍、能耗的劲儿。二战时损失了将近两千万,绝大部分是青壮年。铁幕之后,苏军重创再起,但有些事情变了,有些没变。就像你看一场球赛,其实球员早都换过一遍,场地还是那块场地。
不过此次乌克兰战争打下来,数据一会儿这边说几万人,一会儿那边要抬到几十万,谁都没法掰清。比如今年三月,泽连斯基说乌克兰阵亡三万一,俄乌战损比一比五。俄罗斯那头立马顶回来,说乌克兰自己损失四十五万,这里头水分多少谁也不好说。
战损比到底怎样还得单看情况,乌克兰先进武器越来越多,西方的援助一波波送过,俄罗斯损失会不会真的像外界估计那样飞涨?进攻方本就占不到便宜。推到这,俄罗斯人口基数大的优势体现出来了。俄方最新户籍人口大约1.4亿,是全欧洲最多。乌克兰自战争爆发以来,人口大约只剩两千多万,移民也流失严重。差距摆在那,一纸征召令,可以拉出三十万新兵。乌克兰,征兵窗口年年减少,兵龄越拉越高。泽连斯基还得四处求人,能不能把跑到波兰、德国的乌克兰壮年强行送回来,足见局面紧张到什么份儿。
所以说俄罗斯强在哪里?有人讲是武器,有人说是战略,但归根结底,最可怕的是它那条人力供给线。能不断补充兵力,这件事本身就让很多欧洲国家望尘莫及。损失再大都敢咬牙往前顶,这不是单靠意志力可以想明白的。过去苏德战、对法国大军,人命如流水。你觉得赌注太大,他们偏能换口气再上。
不过话说回来,有时候俄罗斯搞“大兵力消耗战”这个传统根本就是亏本买卖。本世纪一二十年代的“现代化强军”工程,实际成果有限,很多改革都是走过场。现代高科技战争靠的不是数量,弹药、数据、指挥体系才是硬通货。俄军空天军投的炸弹命中率不高,坦克防护水平看起来没想象的牛。如果真要拿十年前的乌克兰和今日俄军对线,胜负哪能说得明明白白。而且这场仗,从最初的“闪电战”打成了泥潭,俄罗斯自己的经济也兑着这种长期消耗。粮食、武器、能源,大量消耗掉,国内的通胀指数比外界以为的要高,数据上还藏着不少不愿意摊牌的事实。
可是如果你看新闻头条也知道,乌克兰这边同样被伤得不轻。大批男性士兵被动员,女性和老人顶岗,经济基本靠外援续命。两国都不是真的全无损伤。只不过俄罗斯,真的能撑到最后?
这场战争各方都在权衡筹码。欧洲不再是一片铁板,法国、波兰、德国都在外头站着观望,有时候嘴上挺乌,有时候又下不了狠手。美国的军工厂倒是忙得飞起,一批批武器下线就发往东欧。同时俄罗斯背后也不是没人帮衬。土耳其、伊朗、中亚,一些小兄弟跟着转场,虽帮不上大忙,但也没手松劲。
讲到底,乌克兰有多少人,是个糊涂账。俄罗斯手里的牌好像多,其实数来数去也没多少能翻天的。普京想打的“捷克模式”,终究乱了局。现代战争就是能拖,拖到对手先流光血,就算赢。而且,俄乌战争起码暴露了冷战后俄罗斯的底盘,不像表面强大那么不可撼动,却也没有软弱到一击即垮。
或者说,所有事到最后拼的是谁能更忍,谁能撑着不倒。“战斗民族”这个帽子好戴,但真要放到国际棋盘上,俄罗斯只能是个不巧的老玩家,能不能笑到最后,没人能下定论。
这场仗还没结束,故事远没讲完。俄罗斯强悍也脆弱,乌克兰悲壮还迷茫。所有“必胜逻辑”碰上真正的历史,大概率会被现实打脸。至于接下来怎么样——没人敢百分百说得准,也许一切才刚开始。
更新时间:2025-09-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