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村之夏,美如冠玉。
今天是母亲节,我回到徐村参加爱心企业青岛全友惠特商贸有限公司,为徐村新村80岁以上女性老人捐赠优质调味品礼盒活动,感受企业洋溢在错水河畔徐村的社会责任感……
徐村党委书记韩宗祥,驻村第一书记庄学海介绍了徐村今年的一些发展变化,令我手中的相机和墨笔不停地聚焦记录……
徐村
漫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王台街道徐村,抬头放眼,我仿佛面对的是一幅幅流动的田园版画:多彩的花果谷,蜿蜒的错水河,村西油菜花已经蝶变为饱满的菜籽,挺拔的小麦与远处喜鹊山的青翠交相辉映。
徐村花果谷
这个立村三千余年的村落,如今不仅是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更以“桃源徐村”之名,成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鲜活样本。在这里,自然之美、实践之智与创新之魂交织成一曲动人的乡村振兴协奏曲。
徐村
01 田园美,万亩桃林织锦绣,四季画卷醉人心
徐村的田园之美,首推其“万亩桃园”的盛景。每年四月,万亩桃林如约绽放,粉白相间的桃花层层叠叠,从空中俯瞰宛如大地的粉色织锦,与黄土地、绿麦田共同勾勒出春日的斑斓画卷。
徐村桃园
穿行其间,动车呼啸掠过花海的现代感与乡亲们弯腰劳作的古朴场景形成奇妙对比,恰似一首跨越时空的诗篇。
若逢夏秋,这里则化身“蜜桃王国”。依托“岳家蜜桃”这一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徐村通过合作社统一推广,蜜桃发展风生水起。游客可参与蜜桃采摘节,亲手摘取饱满多汁的果实,或在“云上桃花节”线上认养桃树,体验从花开到果熟的全程守护。
错水河畔的生态景观更添诗意。河水倒映着水车,诗情画意。离河岸边不远处的溪庐书庄等主题院落,将传统文化融入田园肌理。村夕阳红艺术团的群众演员,在文化广场跳起秧歌,茂腔艺术团的悠扬唱腔随风飘荡,处处彰显“桃花源”般的恬淡与生机。
02 实践美,党建引领聚合力,民生福祉润心田
徐村的乡村振兴实践,始于“融合”二字。在乡村振兴中,村级组织优化调整后,徐村将五个自然村整合为“新村”,建成包容万千的党群服务中心,推行“一门式”集中办公。徐村乡亲老韩感慨:“过去办事要跑街道,如今线上找网格员,线下到服务中心,难题迎刃而解。”
在民生领域,徐村开创了多个“全区首家”:村级助老大食堂为老人提供午餐服务,升级后的居家养老中心涵盖医疗、娱乐等六大功能;标准化卫生室实现“小病不出村”;公交线路连通黄山等地。
产业振兴上,村集体成立“东聚业”市政公司,千方百计促发展,助力集体经济更加殷实。
03 创新美,农文旅融合破题,文化IP激活乡愁
徐村的创新发展,以文化为魂,微电影《错水河畔》,村歌《我是徐村人》,报告文学《徐村乡村振兴进行时》等文化产品,将乡土情怀转化为品牌影响力。
农旅融合破题发展。徐村连续多年举办“桃花源艺术节”,推出“云赏花”直播、书画展览等活动,年吸引游客众多。2023年蜜桃采摘节期间,红色旅游协会在此设立理事单位,书画名家现场创作,将田园风光与艺术创作深度融合。此外,村党委引入“乡村公共资源+共富公司”机制,同时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与金融单位共建党建联盟,探索金融助农新模式。
徐村的跨越发展,是乡村振兴“西海岸样板”的缩影。从桃花灼灼的生态之美,到党群携手的实践之智,再到文化赋能的创新之力,这片土地正以“一家人、一条心、一件事、一起拼”的信念,书写着新时代的“桃花源记”。
离开徐村时,我升起了无人机,透过操控屏我看到,生机勃勃的徐村欣欣向荣,徐村乡村振兴的故事仍在继续——
这里不仅是游客们心中的诗与远方,更是父老乡亲们脚下和心中希望的田野!
更新时间:2025-05-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